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走進社區廚房

蔡嘉信
瀏覽次數:1566
文章分享:

前兩期都提到「社區經濟」,到這一期好像有一些進展了。倒不是因為我的文章引發什麼迴響,也不是文章提的問題得到什麼回應──在電子報的某個角落自言自語的同時,有些事情就在發生……

趕快找到一個會煮飯的

八月某日,在籃城社區辦公室,理事長打電話向南投地檢署L先生回報S先生已完成報到,並告知社區有需要一名會煮飯的來服社會勞動,請對方協助安排。這名「會煮飯的」,主要是要幫社區廚房煮飯。當時在社區廚房煮飯的是L阿姨,他家種百香果、絲瓜,若不是因為常任主廚籃城家政班班長那段期間有要務,L阿姨是要忙家裡的農事。九月中旬過後,現任籃城家政班班長忙完回來,L阿姨結束任務,專心務農。

十月初某日,服社會勞動的T先生到籃城社區辦公室報到,專長是「農」,還是無法做廚房工作。這時候,不只社區理事長與總幹事,家政班班長也很想趕快有一個「吃酒醉的」來,[1] 這樣他就有時間做自己家的農務及家務了。

班長有多忙?他不是專職的班長,他是總舖師,有時要出去辦桌,也種筊白筍,要收割、剝殼,還會幫人誦經(義務性的),自己的家務事當然也少不了。為了在社區廚房煮飯,他禮拜一到禮拜五早上的時間都被佔滿了。每個禮拜一到禮拜四,他要煮二十多人份的午餐。為了煮這一餐,他早上八、九點要到第三市場買菜,大概十點、十點半左右回到社區廚房,到了以後就開始整理,洗菜、切菜等,接著開始煮,煮到十一點多,上菜。煮完公家的,要趕回家煮自己家的,煮給自己的先生及媳婦吃。來得及嗎?班長說可以,因為飯跟「鹹的」(指配肉)要在出去買菜前就先煮起來,十一點多回到家就炒個菜,用餐時間準時上菜是不成問題的。至於禮拜五,由於吃得人較多,準備的量較多,煮得時間也較長,班長就要早一點出去買菜。這一天,他會七點去買菜,八點多就回到社區廚房,開始整理、洗菜、切菜,九點多開始煮,十一點多才煮完,上菜。一樣的是,煮完公家的,還要回家煮自己家人的,炒個菜,搭配早上出門前就做的飯及「鹹的」,就是當天的午餐。聊著聊著,班長說:女人很忙對不對?我回答:對!沒有半點耽擱。

真的沒有人可以輪替嗎?班長說班員們做田的做田、上班的上班、在家忙的在家忙,例如有人要在家裡帶小孩(其實是孫子),有人要做工(農工),有人家開車的修理廠,有人要上班,還有一位八十多歲的阿嬤,他還在做田,也是環保義工隊隊員,但以他的年紀跟體力,沒有人忍心叫他出來煮。總之,大家都有得忙,在那個「吃酒醉」而且又會煮飯的X先生/小姐報到以前,身為班長,只能暫時負起「責任」,煮出飯菜。

圖1:在社區廚房煮飯中的家政班班長

「社區貨幣」與「時間銀行」的發想

先換到另一個場景……

暨大人社計畫執行長容邵武老師在這學期開了一門「行動研究」課程,這是一門研究所的選修課。這門課希望學生能夠走出課程研討室,進到社區或整個大社會展開「行動研究」。這門課有五個人類所學生選修,有兩位用「旁聽」的身份參加,沒有學生身份的我也想跟著這門課的節奏走走看,因此也都參加他們的討論與社區勘查(且稱他們為「行動研究團隊」)。

十月的第一周,「行動研究團隊」來到籃城,要看看有什麼議題可以操作。同一時間,有另一個老街規劃的案子也納入考量。後來「行動研究團隊」還是選定籃城作為實踐的場域。在這個之前,團隊的宗澤和一群去苗栗南庄老寮參加「青年進鄉團-創新創業工作坊」的年輕朋友共同研讀《金錢的社會意義》,而有推動「社區貨幣」的構想。他也選了這門課。他把想法提出來,獲得團隊的支持,大家決定朝這個方向試試看。

十月的第三周,容老師與學生討論實際的行動如何操作。上課前,團隊對於「社區貨幣」、「時間銀行」已有初步的認識。當老師介紹完伴隨資本主義而來的非資本主義或另類經濟實驗的歷史軌跡,到Karl Polanyi留給經濟人類學的遺產之後──重點來了,這種另類經濟的實踐要怎麼進到社區?要用什麼方式推動這個理念?

兩邊接起來

到這邊,大概有人已經想到這篇文章要如何發展下去了──不就是把前面兩邊的場景接起來嗎?急需要「吃酒醉」的一邊,跟在知識上的發想的另一邊,不就正好可以「對」看看嗎?也就是說,想推動「社區貨幣」或「時間銀行」的團隊是可以走進社區廚房試看看的。

基本的想法在於,「社區貨幣」、「時間銀行」背後的概念是勞動力的交換與互惠,它是一組知識或概念,要進入社區、讓社區的居民能接受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不是團隊安排一個時間進去,把居民都叫來,說我們要推這件事,然後就請居民配合。團隊若不先投入人力或時間,而在一開始就跟居民說什麼是「社區貨幣」或「時間銀行」是不會有人聽得進去的。於是團隊要先付出他們的時間與服務,看能不能攪動「廚房裡」的社會關係。

容老師特別提醒:「不能變成義工」、「不要讓居民認為我們也是『吃酒的』」!不然社區會認為團隊來服務是應該的,那就無法啟動勞動力交換的機制,互惠的關係就無法被建立起來。所以,團隊不只是付出勞動力,還要能夠取得「回報」,這才是交換,或互惠。進一步說,團隊要先走進社區廚房的大門,以家政班這個群體為主,看這場「行動研究」能不能發展出家政班班員之間勞動力交換或社群互惠機制。打個比方,接下來的某一天,班長要忙家裡的農事,班員A可以代替班長來煮飯;班員A原本這個時間要帶小孩,他的小孩可以由班員B來照顧;或者團隊的某人可在這個時間點代替班員A的工作。總之,就是班員間的工作輪替,一小群人之間互相幫忙,像一個小共同體。。

10月30日早上,團隊要先進到社區廚房,也要跟著班長一起煮菜。班長平常都會做三到五樣菜、一鍋鹹湯,而團隊要出兩道菜、一鍋甜湯。午餐時間團隊也會和社區長者一起用餐。這也有點Potluck的感覺。藉由這個機會場合,團隊要慢慢認識班長、認識用餐的長者進而認識其他的班員,慢慢聊,看能培養出什麼關係,再看看團隊能做什麼。

截稿在即,先寫到這邊……

圖2:行動研究團隊認識籃城社區當天


[1] 意思是酒駕的被判刑,而到社區服社會勞動的人。


本文亦刊載於暨南大學人社中心「人文創新&社會實踐」電子報第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