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案例放送局

國境之南的永續之夢:綠農的家

Vol.56 作者 / 蕭惠中(成功大學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讓芒果在樹上「自然熟」究竟有多難?「綠農的家」安排消費者親身走訪果園、品味不同栽植方式的果實,實地瞭解農友對於有機或友善耕作方式的堅持;另一方面也將對環境的理念轉化,希望藉著經營消費客群培養公民社會的動能、增強民間組織的自主性,爭取更多人認同並參與環境議題,讓改變逐漸擴散、持續發生。

從手作體驗自然慢活:專訪慢8樂猿土團課

Vol.56 作者 / 阿桂

「不必奪取地球資源,也不需要工廠加工製造,這些材料都能從大自然隨處取得,蓋好之後,冬暖夏涼,這些技術知識,老祖宗早就在用了。」現代的生活倚賴過多的物質,回歸簡單生活的風潮在近幾年漸漸盛行,具備利用最低限度自然資源生活下去的技能,正是一種體現。

催生一齣戲,讓人們愛上土壤裡的動物們

Vol.56 作者 / 王木

王巧萍還記得,《獅子王》在中間換場時,幕一打開,音樂傳了出來,鳥兒在飛,雖然底下是操偶師拿著桿子晃動,但因偶設計精細,翅膀的擺動栩栩如生、充滿張力。於是,她開始夢想著,能不能夠在臺灣跨界合作,演一齣發生在土壤、像《獅子王》那樣的偶劇,最好土壤動物的比例、尺度要精確,在知識面上有所講究。

欲窮千里目,更上玖重樓

Vol.52 作者 / 黃昱珽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趨勢,近年來「青銀共居」被視為一種新的生活型態。與不同生命經驗的人一起居住、互動,進入他們的生活,就是日常的深度旅遊及冒險,豐富了彼此的生命。青銀共居提供的既是機會,也是解方,在共居生活中,一起創造彼此理解的契機。

在市井日常裡養一份生活態度──小市場咖啡專訪

Vol.49 作者 / 郭怡棻

多數人對於未知總是充滿恐懼,小魚和她的伙伴嘗試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打開門戶,引進更多資源,以實際行動展示新的可能性,來說服眾人別害怕改變。她強調小市場咖啡是一個新與舊交流和實驗的平臺,「舊的人可以在小市場看到新東西,舊的東西也可以透過小市場讓新的人看到。」這樣的心念,她用謹慎的準備,大膽的行動來傳遞給市場裡看顧她長大的長輩。「做就對了!你做了他就會看到,他只是以前不知道,他看到之後就會願意去相信。」

將族群歷史寫在身上──排灣族紋身師Cudjuy Patjidres

Vol.47 作者 / 阿桂

臺灣身為南島語族的起源地,和其他國家一樣有深厚而豐富的紋身文化,只可惜尚未被世界看見。Cudjuy Patjidres從一張黑白照片開始追溯傳統的排灣族紋身圖紋與技藝,希望能藉著實際執行與傳承技術,讓過去的圖紋回到現代的部落。

從農之道:青農、玉里米與產地認證標章

Vol.47 作者 / 郭怡棻

夏末的這天,我們到玉里拜訪一位人稱「小林」的青年農夫李林皇,趁著豔陽高照稍能離土歇息的空檔,與他聊一聊加入玉里米鎮產標章行列的經驗,還有他返鄉務農所觀察到的農村樣態。

為孩子編織起社區的照顧網絡—豐田五味屋現場

Vol.46 作者 / 阿桂

「 小孩子某種程度來說,可以是個作品,藝術家就是他自己,他創造出自己的生命、走向自己的未來。」依循著這樣的信念,五味屋的工作人員也期許能扮演稱職的「策展人」角色,透過一起生活、互相分享的過程建立起關係,引導孩子們創造出自身的價值。

從身體療癒到友善環境,一切順應自然——本立自然良品

Vol.44 作者 / 阿桂

「以自然為本,立足於大地」,是本立自然良品的根本精神,不只販賣是各種友善環境的概念產品,也是屬於家與分享的所在。

讓月事成為女人真正的好朋友—棉樂悅事工坊

Vol.43 作者 / 阿桂

「如果今天她真的可以負責任,對工作的價值感、在工坊的貢獻就會被建立起來,她們就會覺得有力量。」在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谷中成立一座生產布衛生棉的社會企業,造就的影響不只是推廣女性月經教育、提供當地婦女就業機會,更用女性賦權(empower)的概念來管理工坊,讓婦女認識到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