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社會創新.行動中

邁向宜居社區(上)——「藝同遊樂」願景勾勒

Vol.117 作者 / 葉維俐(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左營團隊博士後研究員)

「藝同遊樂」指的是以藝術、創意等方式與長輩們共創課程任務,共思社區願景,強調像是出門遊玩般輕鬆愉快的心情,避免造成長輩們的壓力。為了更貼近一般民眾的語言,「渡・左營」團隊從「家」的概念出發,以「居住(或生活)適宜性」的「宜居社區」概念與長輩們互動及交流,更嘗試從對周遭生活環境的關懷,來引發在地居民對公共事務的關心,同時也以「願景勾勒」的方式引導在地居民對於「韌性社區」的想像。

「Tjinalja'avusan舊來義部落尋根活動」紀實(下)

Vol.117 作者 / 鄭百騰(屏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這次「Tjinalja'avusan舊來義部落尋根活動」參與者的年齡區間大約5歲到70、80歲。然而,活動記憶卻可能會存於未在舊社生活者的心中,一路陪伴他到70、80歲;在舊社生活過的耆老則能經由活動,穿越時光,回憶幼時在此生活的種種。當耆老與幼時記憶再次相遇,以及孩童與舊社互動的深刻體驗,將會伴隨他們回到日後的社會生活,成為未來部落文化發展的根基。

邊境社區的田野紀要:好美里尋人記

Vol.116 作者 / 林依陵(嘉義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在社會實踐的歷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那麼,「人」指的有哪些人呢?大學和地方發展關係時,往往是先與社區頭人合作,雖然這種方式能有效率、有結構地推展大學行動方案,但也容易與社區頭人的人脈緊密綁定,限縮在傳統地方組織的網羅裡。唯有開始去找社區的人,讓居民從對社區事務的「無知者」成為「知情者」,並且成為願意出一張嘴、出一點錢、或出一點力的「行動者」,如此才能打造「多邊有感的社區擾動」。

「Tjinalja'avusan舊來義部落尋根活動」紀實(上)

Vol.116 作者 / 鄭百騰(屏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屏東大學「他鄉/故鄉:原民遷村的文化培力、創新與再生產」在計畫推動初期,也就是2022年9月2日舉行mamazangiljan傳統領袖共識會之時,正式向Tjinalja’avusan來義系統傳統12大家族報告,將於隔年舉辦 Tjinalja’avusan來義系統舊部落尋根活動,希望透過部落老青壯幼攜手返鄉整理舊家屋後豎立家屋牌,讓族人再次重溫來義部落的文化,包括社會組織與空間配置的關係、家屋建築、傳統信仰、祭儀場、生活領域等。

市場小聚:從臺中第二市場實踐談共創的藝術(下)

Vol.116 作者 / 林心乙(前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談好,意味著有方向性,而作為計畫團隊的我們,確實帶有倡議目標與場域的其他成員面對面。換言之,除了對於場域的策略選擇,「不卑不亢」的態度更是基本心法,憑此在「團隊的倡議方向」和「場域多元異質的期待」中找尋平衡,才有可能走在共好的道路上。

老人與海:嘉大研究生與好美里長者的邂逅

Vol.114 作者 / 林宛諭、陳素秋(嘉義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在職專班學生)

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的臺灣,高齡長者的心理健康也逐漸受到重視。嘉義大學人社實踐計畫團隊在初步接觸社區場預後,決定以心理健康團體作為接觸當地居民的方式。「學習」對長者們而言並非難事,只要用心選擇合適的方式,結合主題活動的設計,便能吸引長輩認真投入,不僅團隊成員認識當地長者的生活風貌及生命故事,同時增進參與者對於心理健康知識的瞭解,為嘉大團隊在好美里的行動拉開動人的序幕。

「南迴地區紀錄片培力工作坊」:賦權的多種可能性(下)

Vol.113 作者 / 林瑋璇(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南迴地區紀錄片培力工作坊」的舉辦呈現另一種非大學主導行動方案的合作模式,場域擁有取得資源的能力,進而成為資源運用的決策者;而大學站在顧問與協力的角色,讓大學與場域合作的權力關係有如跳雙人舞般充滿動態變化,有時大學主導場域跟隨,有時是場域主導大學跟隨。

「南迴地區紀錄片培力工作坊」:賦權的多種可能性(上)

Vol.112 作者 / 林瑋璇(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當大學與場域合作時,由誰握有資源與拍板決定權?許多在地組織對於申請計畫、取得資源已有相當的經驗,如果有外部伙伴在共同理念下協作,將能在新的領域進行更多元的嘗試。由土坂社區發展協會主辦、臺東大學人社中心協辦的「南迴地區紀錄片培訓工作坊」,便由場域伙伴主導規劃,東大人社成員從旁協助,一同推動「由在地人說在地的故事」。

市場小聚:從臺中第二市場實踐談共創的藝術(中)

Vol.112 作者 / 林心乙(前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從「大學團隊全然主導」過渡到「邀請在地行動者共同主導」,東海人社實踐計畫團隊學習更敏銳地接收來自市場人事物的訊息,並調整自身步調,從內容的共創、形式的共創、進一步到遊戲規則的共創,有意識地釋出主導性。將更多能量投注於營造友善環境和支持系統、激發成員的發想,協助討論找到交集,提供「我們大家能夠做得出來」的信心和實踐力。

市場小聚:從臺中第二市場實踐談共創的藝術(上)

Vol.111 作者 / 林心乙(前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共創」、「共好」是公共參與常聽見的詞彙,然而到底要怎麼共創,才能兼顧共好呢?東海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團隊在與臺中市第二公有市場的在地行動者合作的過程中,結合大學課程規劃各種主題策展,發掘並轉譯市場的知識。然而在嘗試建立彼此合作模式的過程中,團隊內部也針對在地行動者的需求、大學團隊與在地行動者的關係、社群平台的功能與策略展開不同路徑的思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