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068

文章分享:


流浪,然後回家:專訪《好久不見德拉奇》導演莎韻西孟(Sayun Simung)

作者 / 黃靖玫


圖:俯瞰環山部落。(sQoyaw Film提供)

「《好久不見德拉奇》這部片,與其說是回家,但我覺得她的本質其實是流浪。」

對莎韻西孟(Sayun Simung)來說,在外流浪的時間久了,遊歷過許多的他方之後,終究還是想回到最初的原點,從自身的泰雅文化立足,再出發前往新的路程。

「德拉奇」(Trakis)是泰雅族語中小米的意思,以此命名的紀錄片《好久不見德拉奇》,則是莎韻西孟「回家三部曲」的最終章,通篇以導演的主視角來呈現,敘述自己從都市回到家鄉之後,看到部落中三個家庭的生活故事:Yaki Yabon(雅鳳奶奶)有感於泰雅文化與價值的流失,決定重新依循傳統的方式種植小米,在農事的過程裡,也成為莎韻與年輕一輩的族人向Yaki學習傳統文化的絕佳時機。另一方面,部落的青壯年惠娟、詹姆士兩個家庭,則雙雙面臨了子女國中畢業後,即將要離開家庭與部落,獨自到城市求學、生活的狀況;由於部落的工作機會不多,孩子們極有可能在學業結束後繼續在外謀職,對父母來說,除了是難以割捨的思念,也有著隱含無奈的祝福。

片中交互訴說了這三個家庭的故事,他們面臨的種種情節也具體且微觀地呈現了整個部落、乃至於大多數原住民族人共同的問題:原鄉產業發展、原民文化復振、青年離鄉與回鄉之後的就業問題等等。這部影片不但獲選為2013年加拿大原住民影展的閉幕片,還入圍了今年(2015)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的「亞洲新力」單元,將和其他17部影片角逐亞洲規模最大的紀錄片獎項,這也是臺灣首度有以原住民為主題的影片入圍山形的正式競賽項目。

在這一代的部落青年裡,莎韻和許多人一樣,從小就負笈至外地求學,畢業之後也就順勢留在城市裡,經歷了文字記者、電視台、NGO等不同工作。由於協助司馬庫斯的紀錄片拍攝工作,學習到紀錄片的拍攝方式,以及說故事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司馬庫斯的拍攝期間,看到整個山坡種滿了小米,讓同為泰雅族的莎韻深受震撼,也開始思考:為什麼不回到家鄉,訴說環山部落自己的故事呢?就因為這個機緣,莎韻決定回家,並且開始用影像記錄部落的故事。

早期因為中橫的開墾政策,讓環山和周邊的一些部落開始種植溫帶水果與高冷蔬菜,許多族人因而獲得不小的經濟收益,成為開發最早的的部落之一。但也因為開發種植這些經濟作物的關係,近半個世紀以來,環山部落裡沒有再出現過小米田,本來依循小米種植過程而產生的各種儀式、祭典,也慢慢在族人的生活中消失;而隨著產業經濟的環境變遷,當這些高山農業的光環消逝,不再是部落青年的工作首選時,族人也多少感受到有些茫然。所以當Yaki Yabon決定重新種植小米時,莎韻便以此為主軸,串聯起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及議題。


圖:Yaki Yabon正在處理小米。(sQoyaw Film提供)

《好久不見德拉奇》製作完成之後,主要是受邀到各大學校園間巡迴放映。莎韻在巡迴放映與座談的過程中發現,生活在平地的非原住民,往往對部落生活有比較浪漫的想像,透過這樣的紀錄片,可以將原民日常生活的樣貌呈現出來,讓大家知道部落裡有這樣的故事,達到交流的效果;而同樣來自原鄉的學生們,對於影片中生活的刻畫相當有共鳴,在映後座談時,也會紛紛表示自己有類似的感情與經驗。

對於年輕學生的反應,莎韻表示,分享共同經驗是很不錯的反饋,而以影片創作者的角度,也覺得有留白的必要,讓觀眾們有自己思考、想像的空間,加上觀眾在當下的情緒往往比較豐沛,所以放映之後的討論大都是點到為止。不過還是希望青年朋友除了思土懷鄉,還有類似的生活經驗的共鳴之外,還可以想到更多文化上的意義,知道老人家的智慧、部落的文化有傳承上的需要,在往後的生活中加深自己的歷練,進而付諸行動去實踐。

就如同莎韻所說:「曾經種植過的土地,只要你願意再次去親近它,泥土不會忘記小米種子的味道,它會為你種出豐碩的成果。」只要轉身往來時的方向探尋,路就在那裡,家就在那裡。


圖:環山部落平等國小,《好久不見德拉奇》的首映會在此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