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314

文章分享:


化泥岩堊地為教育沃土──國小與大學攜手的翻轉教育

作者 / 郭正平

位於大台南市東南方山區的左鎮,向以白堊地質所形成的月世界風貌聞名,然而在這樣一個土壤貧瘠且交通不便的山村環境,除了能夠種植少量自足的農作物之外,資源不足及人口老化是整體社會大勢所致的常態。光禿的白堊荒原就像是左鎮地區的現實寫照,嶙峋、荒涼且寸草不生,原本在這裡有岡林國小及草山分校,還有澄山、光榮、左鎮這三間國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少子化的衝擊,如今整個左鎮地區也只剩下光榮與左鎮兩間小學,相較於大城市的都會孩子,他們每天需要翻山越嶺才能抵達學校上學。此外,偏鄉學校在大時代的都市磁吸效應之下,也疲於投入教學。鄉村的教育工作更加艱難,孩子們能呼吸到的知識更加稀薄,而小左(化名)就是在這種資源缺乏、風雨飄搖的教育現場中所成長的孩子。

因為家庭文化及經濟條件的限制,小左在就讀幼兒園時曾被老師評定為學習遲緩兒童;上了國小之後,她的學業表現依然十分低落,甚至因為她的反應慢、聽不懂、學不會,總是成為班上成績墊底的學生,不但跟不上同學們的學習進度,也因此顯得遲鈍沒有自信。然而,這些看似難以改變的現實與環境,如今卻已經全然不同了。現年十二歲就讀國小六年級的小左,已然不再是個沒有自信的孩子;連同班上其他同學,即使不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學生,也都有著明顯的進步與成長,他們的現任班導林玟宜老師回想起這些年的改變,也直嘆不可思議。

究竟是什麼事情的改變,讓小左與這些左鎮鄉村的孩子們有著不一樣的轉變呢?答案或許就像是現任校長與教師團隊所堅持的信念:「重點不在於成功或失敗,而是勇於嘗試」。而透過這些嘗試與努力,也與成功大學課群教師協作發展地方本位的教學,將左鎮地區這一塊貧瘠的白堊荒土,打造成一片屬於孩子們的學習樂園,並將這樣的環境特質內化成在地性格:純樸、率直且堅毅有韌性。

2011年夏天,出生台南山村、有著西拉雅血統的李智賢校長來到了左鎮國小。當時學校與在地社區和外界幾乎隔絕,且在他之前的數任校長,沒有人能在此地留得又長又久。面對著校內教師團隊成員幾乎清一色是非正規教育體系出身,加上並非把教育工作視為一種志業,致使教育理念更加難以經營。於是,李校長到任後首先做的關鍵要務,就是帶動教育現場的教師。


圖:左鎮國小第一次教師社群聚會。

與學校教學內造同步展開的,社區教育的發展與經營像是數位學習與樂齡教育等,也陸續在左鎮國小的學區範圍推動。學校教學團隊也藉此進行左鎮地區的文化調查、產業發展及硬體改善,透過這些社區教育去發現每個社區的文化,從社區文化裡面再挖掘出在地特色,然後結合學校課程去做,這逐漸捏塑出來一套循環互補的教育實踐方法,是這惡地山村教育事工的主旋律。

「有建築文化、有產業文化,又有分宗教、歷史故事,從這麼多的教材裡面才知道這裡叫西拉雅。我們希望孩子們藉由認識在地西拉雅的過程,不是僅止於認識過去的聚落文化而已,而是從教學培養學生多元文化的尊重,甚至生命教育。」這些年裡,左鎮國小積極經營在地文化認同,甚至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延伸向生命教育及資訊教育的結合,將「西拉雅」所賦予的意義更加靈活運用,最後以DM設計或3D列印技能的資訊應用產出,具體展現學生所學。


圖:透過西拉雅線上語文遊戲,學習鄉土文化。

現任教務主任陳容芯歸納了教學團隊歷年來的變革步驟,一開始是將學習目標定錨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讓學生習得「如何學習」的方法,於是以左鎮在地的西拉雅文化為主軸,透過師資培養(教學研討會)、在地資料蒐集(結合教師定期進行的家戶訪視)、各式教學計畫的申請,與學生社團成立(常態性進行國樂、八音、鬥牛陣練習),巧妙地整合課程教學與課後活動,逐步營造樂在學習的校園文化。

就這樣,到了2015年開始,又出現了新一波的轉機,那就是在目前教學團隊紮穩的教育基礎上,加入了國立成功大學跨領域協同教師課群這股有力的外力,於是所有翻轉教育的助力,逐漸在左鎮相遇匯集。起初,課群團隊是透過與當地社區的接觸,開始建立與左鎮地區的關係,像是【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與【社會設計的方案規劃與實踐】等課程,經由在社區舉辦場域工作營,讓大學學生志工們從認識場域開始,再逐步帶入自己專業所長進行方案行動。在一次為當地兒童所籌辦的「兒童社區探險隊」活動後,李校長對教師團隊統籌者方雅慧老師說,「帶完營隊之後,還要留下來嘿!」基於對學校學童「會留下來」的承諾,加上左鎮國小正好有校園空間營造與教學研發的需求,遂由校長引介至左鎮國小和老師們進行教學分享,也在校園裡接觸到來自左鎮地區的學童,從交流中探索課程合作教學的可能性。

同一個學年度,林玟宜老師才來到了白堊山林的左鎮地區,成為小左五年級的班級導師。起初,身為一個代理教師,左鎮確實是一個遙遠的選擇,每天從台南市區車行八十多公里的來回通勤,成為她至今為止兩年教職生活的一部分。家上班上孩子有超過半數是依親(父母不在身邊,由祖父母照顧)或者單親,需要特別關照課業與養成生活自理能力。林老師談起左鎮國小留住她的魅力所在,除了純樸又富有人情味的孩子,最幸運的莫過於遇見全力支援的學校行政團隊,而成功大學所提供給孩子的多元可能,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圖:「故事劇場」戲劇課。

「校長總是說,你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林老師在訪談中這樣回應。對於教學,起初總是會擔心時間與經費的問題,不免成為綁手綁腳的阻礙,然而學校行政團隊總是扛下了許多重責,讓左鎮國小的教師團隊可以放膽地去嘗試更多元的教學,原因在於他們的共識──給孩子們更多的機會。「顧好基本盤」是老師們應盡的教職本分,而那些額外多出來的參訪與比賽,只要是在負擔可及的範圍之內,則全由校長或教務主任親自帶隊率領,因此從來不會造成教師團隊的額外負擔,老師們可以專心在自己的課堂上用心教學,因而逐漸凝聚教學團隊的向心力。

這不是一般偏鄉學校教師所能夠享受到的待遇,老師們不用拚招生、拚計畫、拼成果,可以將心力專注於課務上,學生們也不用疲於參與各種活動比賽與巡迴演出,「學校行政團隊真的主動為學生付出很多!」,林老師這麼說著,這似乎也呼應到了李校長所言,透過行政工作的後盾支援,讓老師們將教育作為一種志業與興趣,而這正是他的實踐之道。


圖:老校友和孩子一起在「時空小旅行」中話童年。

成功大學所提供的資源與機會,也讓左鎮不再只是由左鎮國小教師團隊來獨力開鑿,而是將教育發展的腹地打通到山村之外的世界,提升了孩子們的眼界、自信與發揮天賦的學習力。當然,從中努力學習的也不只是左鎮國小的師生,參與過程的大學生們也同樣在這過程之中獲取寶貴的經驗,並向左鎮地區學習:

為了瞭解眼前的孩子,陪伴孩子的大學生,跟著山村孩子走了一段最久高達兩小時來回的通勤路,蜿蜒於惡地形的山陵間,回到藏於一片竹林深處的家屋。有同學便在反思中回饋,自己經歷了「生平第一次在屋簷下時而聞到飄來的雞糞味」,直接的感官訊息衝擊著他們慣常的世界觀。   ──引自〈走一段跨域接地、師生共創的學習之旅〉,《山村有教室──青年公益推動者教育實作工具書》,頁69。

同樣的心情,也存在林老師的記憶之中,她回憶起自己參與家庭訪問時,所親歷的具體感受:「老師們乘坐一輛校車,一起挨家挨戶地去學生家裡作家庭訪問。那實在是非常震撼,孩子們平常生活在非常偏僻的地方,到了現場我們才知道,為什麼他們無法做到平常我們對他們的那些要求。」也許,正是這些令人震撼的衝擊與刺激,才讓大家修正了想法與步伐,下定決心從最根本的地方去耕耘、去翻轉左鎮國小的孩子們的命運。

「不一樣的課程,加上專業的教師,有這樣的資源,有什麼理由讓我們不鼓勵學生們多去嘗試呢?」林老師對於成功大學教師團隊所帶來的思維啟發與教學熱情如此肯定。像是在2017年的寒假期間,方老師組織了課程助教們與台灣義築協會合作,透過定期和左鎮國小的教師進行教學專業成長活動,以參與式規劃引導教師談論所期望的校園學習環境;同時又進入班級了解孩子們的期待,進而將學校那破敗的升旗台改造成具有在地特色的「生活舞台」。緊接著的學期間,成大課群助教和學生進行的四次策畫性活動,結合在地傳統土埆製作並帶入建築教育,利用左鎮現場的在地資源──白堊土──來改造校園內的升旗台,變成學校與社區之間共有的生活舞台樣貌。大學生也巧心慧思地設計了未來思考的教學活動,鼓勵孩子們有更多元的視野。


圖:在第二堂建築教育課裡動手印土埆。

方老師認為這些課程從任何角度來說,除了肯定彼此的文化特質,也因而達成雙方的共識與默契,成功締造了一個由小孩子與大孩子、社區與大學教師們,大家一同協力實作的學習環境。林玟宜老師也表示生活舞台的嘗試對學生來說是寶貴的體驗:「學生們親手製作土埆磚,這對於左鎮的孩子們來說,『土地』正是他們生活及遊戲的一部份,這樣的課程對他們而言比讀書更加好玩有趣,也讓教師看到學生們,尤其是在班上成績落後、低成就的同學們,展現他們自信的一面。」林老師對於過去實作生活舞台的經驗這樣評價,儘管有些孩子在課業上表現得不盡理想,但是在手作土埆磚的過程中,可發現他們參與的表情與態度是十分用心與專注的,而有些孩子的家人身就是從事水泥工程或建築營造,耳濡目染的他們做起活來比大學生還要熟練,也比任何人都要來的自信且積極。


圖:生活舞台落成儀式上,孩子分享參與實作課程經驗。

方老師在實作生活舞台的那個夏日尾聲,留下了這樣一段感想與記憶:

在左鎮生活舞台構築完成時,我們和學校安排一個由孩子們表演來作為落成儀式的第一個演出活動。除了安排孩子合力把自己處理好的木條鑲在舞台上,也邀了一位過程中學習動能轉變最大的孩子小婷,來分享她所參與的地方建築與未來想像課程。只見原本笑談自如的孩子,一拿到麥克風後,便將想說的千言萬語都哽在喉嚨。迎著直曬的太陽熱情和眾人的殷殷等待,撐著她的肩膀的同時也直接能感受到孩子在那沉默中的艱熬。對於這孩子,眼前等著她跨越的,是相信自己可以將她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

那一刻,她學著為自己發聲;而我站在她的身旁,走進了和她的命運同在的位置。從旁的師長,一是鼓勵,也同時邀了她的同伴趨前和她一同分享。就這樣,三位孩子在一問一答中互相接力,最後完整地表達了她們的學習心得。這個時刻,所有在棚架內的師生,以各種形式支持著孩子們自己發聲表達。正如同預期九天舞台現地營造過程,每天都面臨著計劃趕不上變化,山村夏日午後說來就來的大雨洗禮,施工志工團隊硬著頭、咬著牙也要和天抗衡,搶時間趕工

──文章節錄自臉書粉專「山村有教室」,2017年9月3日

經過「生活舞台」的實作經驗,讓雙方的合作得以延續到新學年度。一方面,與林老師協力規劃的主題式課程除了維持和原本班級的關係,也延伸到下一屆的五年級班級導師和學童。成功大學和台南大學的學生定期前來左小,帶領孩子們以左鎮生活為素材,以戲劇方式呈現山村的生活故事;也帶孩子們動手組裝戶外教學的活動傢俱。另一方面,延續著前半年的動手實作,孩子們在團隊合作與互助學習的動能也明顯地提高,一股自主學習與創造的動力蓄勢待發。


圖: 校園中生活舞台一景。

2017年暑期,由於左鎮國小的老舊教室正在進行翻修維新,林老師的班級正面臨可怖的「非常時期」。他們從原本的教室搬遷到學校旁邊的老倉庫,那裡又舊又熱又髒亂,是一個無法想像如何進行教學的環境,就在此時,看到孩子們的學習力與主動性的成長,方老師與林老師再次進行討論,想提供給孩子們動手改造屬於自己的教室的機會。

林老師對孩子們說,「這裡是未來大家共同上課的地方,教室要變得怎麼樣,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師會盡量幫忙大家。」於是大家開始著手規劃改造一個屬於班上師生的教室。老師在過程之中與孩子們同樣是學習者,同時亦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在引導教育、設計教學方法上,應用了成大社會設計課程在Design for Education(為教育而設計)累積的心法。林老師再整合了美勞老師給孩子們專業建議與指導,讓美勞課變成有趣又實用的實作課程,從如何設計到風格的挑選,從水性漆的粉刷到粉筆繪製的藍圖,透過大家邊做、邊玩、邊學,一邊發現問題的同時,一邊也想著解決問題的辦法,讓一面原本烏黑斑駁的舊牆,變成有故事與畫面的牆面。就在這樣自動自發的過程之中,創意無窮、潛力無限的成就感凝聚了這間教室的溫度,也看到師生之間彼此的陪伴與成長。


圖:教室大改造,孩子動手粉刷。

「教室是一個團隊,同時也是一個家。」林老師欣慰的說。「跳脫純粹的感動,讓實作與產出真正與生命教育做結合」,最後回歸到人性的溫情裡,回歸到日常的生活中。這一點,林老師深有體會,她觀察班上的小朋友的特質,他們不計較、不取笑、不排斥,他們互相合作學習,學習力較強的孩子會主動帶領學習落後的孩子學習,「這些『小老師』甚至跑來跟我說:『老師,我終於知道妳當老師有多辛苦了!』他們真的是一群很有同理心的孩子。」

小左也是這個班級的一員,她飛躍性的進步與成長,全校師生也都是有目共睹,甚至最近一次總體學科成績名列班上第四名,證明了她並不是教不會的孩子,而是後天的文化刺激不足,讓她的學習總是跟不上眾人的腳步。如今教育環境已經徹底不同了,也打開了她學習方法的竅門。


圖:教室大改造前後景象。

同時,成大教師所鼓勵的肯定式探詢(植基於正向心理學)與教學哲學,無形中似乎也內化成為左鎮國小教師們教學行動的一部分。為了協助孩子們找回學習上的自信,林老師也仔細思考並調整了自己的教學過程。「以前我會說,沒做作業的人舉手,沒聽懂的人舉手,然後都沒有人舉手,因為小朋友們就算不懂,也不敢舉手承認。」林老師笑著說,「但是我現在會問他們,聽懂的人舉手,這時候聽懂的同學會很自信的舉手,而沒聽懂的那些同學就浮現出來了。」既然聽不懂,就一起來解決,在可以的時間內,大家一起努力前進,這也是身為班導的林老師的自信與魄力。學生們透過彼此的教導與學習,一起成長進步,他們每一個人也深刻體會到,不是直接告訴正確答案就是最好的,而是學會一起思考,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的學生出去參加比賽,不但台風很穩,孩子們也都十分主動且願意嘗試。」從李校長與林老師的回答之中,聽得出來他們以這群孩子為傲。偏鄉學童的學習機會總是少於都會的孩子,左鎮地區自然也不例外,為了克服這樣的環境問題,學校十分鼓勵老師們「多增加孩子表現的機會」,像是校外教學或參加比賽等,以補足孩子們在學業成績上的不足。而這些不同面向的嘗試,儘管充斥著阻礙與失敗,但是堊地環境所磨練的韌性與耐力,就像是在此生活的先民們所克服的天然環境,讓左鎮國小的師生們發展出獨特的人格特質。

「起初,有老師還會說學生沒動力、學習不佳,但逐漸地高年級學生的表現陸續獲得外部肯定,也激勵了下一屆的學弟妹;接著又陸續申請到生命教育、美感校園計畫與教學卓越獎,正增強了老師投入的意願。」李校長也雀躍地提起目前幾位任教幼稚園的年輕教師很有教學動力與熱情、還有選擇返鄉回母校教書的校友。

曾經歷經白河大地震,與二○六地震造成校舍毀損的左鎮國小,106學年度上學期終於突破繁瑣難行的行政,第一期校舍重建工程正式啟動,同時校園內也已經歷內造的寧靜革命,喚起教師的教學魂,捲動著教與學的正向循環。

「誰說偏鄉的孩子就一定教不會!重點不在於成功或失敗,而是勇於嘗試!」早期先民在堊地開墾的堅毅精神,轉換成裝備面對未來能力與地方文化認同的心念,正在這群深耕山村的教育園丁們身上傳唱著。


*本文為成功大學方雅慧老師、左鎮國小校長李智賢/主任陳容芯/老師林玟宜分別回顧多次教學歷程整理而成,由郭正平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