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268

文章分享:


青銀童再創社區新活力:代間學習 X 在地藝術 X 食農教育

作者 / 梁鎧麟(暨南際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來,我跟你們說,這個鐵絲就要用這個工具才能夠鎖緊!」操著臺語,已經82歲的阿公,用著手上熟稔的工具,教導著暨南大學的同學如何運用廢棄的二手材料完成社區空間的藝術再造。

面對高齡人口快速增長,臺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個人中就會有一個是老人。而以這樣的時程算一算,今年大一的學生(2016年入學)在2025年時,也正是這個世代進入社會工作的起步階段,如何讓未來將進入社會的新鮮人,提早認識及瞭解未來可能面臨的社會人口樣態?筆者認為這是現階段大學教育應該要積極引導的部分

筆者於106學年度第1學期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開授應用光電與材料學系之服務學習課程,帶領應光系一年級的同學進到在地場域,認識在地與實務相關議題。而該服務學習課程不同於過往僅以累積時數的志願服務方式進行,而是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強調大學生與場域間的互惠關係。為了讓應光系的同學能夠在大一的階段及早接觸到老人的議題,筆者與暨大「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團隊,針對相關議題與場域的設定如何融入課程設計中,展開為期一個學期的新行動嘗試。


圖:菩提長青村社區長輩與大學生共同運用二手回收物品製作社區藝術造景。

如何尋找議題與場域?

一門課程要帶入到社區中,課前的準備不可少,這其中包括:要帶同學到哪個社區?同學進到社區要做些什麼事情?社區需要配合學校課程做些什麼?同學到社區做這件事情對社區來說是重要的嗎?在決定要帶同學進到社區中實作時,筆者就做好心理準備:必須要一一克服前面的問題,以便課程順利進行。

(一)翻轉爛課印象

筆者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從議題設定先行著手,盤點手邊資源能夠提供怎樣的議題讓同學參與,並能吸引同學,畢竟服務學習經常被同學認為是非必要的爛課,所以怎樣透過有趣議題的導入,引起同學的學習興趣,筆者認為是這門課首要克服的重點。首先,老人議題是筆者本身的研究領域,故是帶入課程中的首選,但是筆者觀察過去大學課程對於老人議題導入的操作,無外乎都是到安養護機構中帶長輩作活動等方式,而這樣的方式似乎無法提升同學認識老人議題的興趣,因此,筆者思考著能有怎樣的有趣議題,並在操作過程中,讓同學能夠與長輩互動,形成代間學習的可能。

(二)融入在地元素

什麼是有趣的議題?由於筆者與大學生也差了兩個世代,是否能夠確切掌握新世代的想法,筆者並不是那麼有把握。在這段煎熬的議題設定過程中,筆者發現來到暨大念書的學生,大一一定都會跑到隔壁的魚池鄉去玩陶土,儼然是大一的全民運動。這引發筆者思考:埔里過去是全臺造紙重鎮,運用紙漿來進行藝術創作應當會是個有趣的活動,而透過紙漿運用的藝術創作,讓同學接觸到在地的造紙議題,也能夠進一步讓同學認識埔里這塊土地,基於上述,筆者便決定以紙漿的材料作為在地藝術創作的媒介,讓同學在課程中能接觸此一在地議題。

(三)抓緊社區需求

當筆者決定好前面兩項主軸後,卻又浮現了一個問題,同學跟社區長輩要用紙漿為社區做什麼?筆者決定要先確定去哪個社區,再從場域的需求回推可以運用紙漿和社區長輩為社區做什麼。而帶課程進入場域中,最需要的就是與社區有良好的信任合作關係,並且要對社區的生態有足夠的了解,否則可能會造成社區與學生間的兩敗俱傷。於是筆者選定與筆者已有11年合作關係的「菩提長青村」,基於對於場域本身及社區需求皆了解甚深,選擇此一社區應當是推動新議題進行實驗最適合的場域。確定場域後,筆者與社區長輩很快地確定要以「社區菜園」為主要行動項目,因為菜園是該社區長輩每天生活的重心,也是社區供餐的主要食材來源,於社區中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而長輩希望能夠將菜園的內容與特色製作成招牌,讓參訪遊客能夠一目了然。基於社區長輩此一需求,筆者把菜園的食農教育融入課程中,也作為學生與社區長輩共同以紙漿創作的主題。


圖:社區長輩帶領同學認識菜園中的蔬菜種類。

二、青銀共創:打造菜園招牌

菜園是菩提長青村的命脈,不僅是社區落實「老有所用」價值理念的場域,也是社區每日供餐的食材來源,透過社區長輩每日的投入,讓社區一年365天,天天都保有新鮮的蔬果可以食用,而以每位老人家一餐的餐費成本50元計算,社區每天每餐都供應50位的用餐人數,且每天供應三餐,365天都不間斷,從這樣的產值計算下來,社區的菜園每年可為社區帶來近275萬元的無形產值,而這都是社區長輩自己投入所貢獻出的產值,也可以看出菜園對於社區與社區長輩的重要性。

決定要協助社區打造菜園招牌後,筆者將同學分為三組、三個梯次、每梯次為期兩天的方式進行。第一組食農教育小組的同學率先上場,先與社區長輩進到菜園進行菜園內種植種類的盤點與調查,以提供後續兩組紙漿組同學進行招牌設計與打造的素材參考。透過菜園盤點,平時在社區菜園耕作的長輩變成大學生的菜園講師,從耕作的方式、施肥、田間管理、季節調節等的內容,社區長輩無一不跟大學生做分享,這個課程設計不但讓平時在都會生活的學生能夠有接觸農田的機會,也能夠從長輩的智慧中學習農作相關知識,將代間學習的模式運用在食農教育的「農育」當中。爾後,同學則是繼續陪伴社區長輩進行食材的整理,從菜園的摘菜到撿菜,再到最後進入廚房成為中午老人餐廳的菜餚,由社區長輩帶領同學學習「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而社區的長輩也從一開始的害羞、不願意,到最後變成滔滔不絕的和同學分享,分享的時間從原本預定的兩個小時,硬是增長為三小時,也滿足了社區長輩這輩子都不可能完成的夢想─―「變成大學課堂的教師」。

     
圖:社區長輩教導同學有機堆肥如何使用。

第一組同學完成菜園資源盤點後,便將種植種類進行地圖繪製,並將繪成的稿圖,提供給第二組作為菜園招牌的設計參考。第二組同學完成草圖後,選擇社區內的二手回收材料進行招牌骨架的施作。而如何運用鐵絲、鐵網、瓦斯槍將廢棄水管、鍋碗瓢盆等器具,塑形成為紙漿招牌牆的骨架,成為這一組別同學遇到最大的難題。但所幸社區內許多長輩年輕時做過水電工、木工、鐵工等,長輩從原本在一旁觀望的態度,到後來回到自己家中把私藏工具搬出來,並且一一指導同學如何完成骨架,又再一次的將社區長輩的智慧經驗傳承予年輕世代。同學多表示這是過去求學經驗中不曾有過的經驗,因為考試領軍教學下,他們高中時的工藝課都被借去上國英數等升學科目了。所幸社區長輩具備豐富且多元的技能,儼然成為同學們的業師,帶領同學接觸過去從未接觸過的實作議題。

接續前面兩組完成的事項,第三組同學開始進行敷紙漿的工作。從絞碎紙漿、與其他複合材料混合、再將混配好的紙漿材料敷上骨架,完成社區菜園紙漿招牌牆的初步打底工作。但就在打製打底完成後,同學們發現牆面並不平整,不易進行後續上色的工作,就在同學們頭痛時,一直在旁邊觀察同學在幹什麼的長輩又出手了,長輩們回家中拿出平時敷水泥會用到的工具,耐心的教導同學如何運用工具,最後兩代合作一起把紙漿牆面順平。


圖:同學繪製的社區菜園地圖。

圖:同學運用紙漿複合材料進行敷漿。

筆者從三組大一同學分組、分議題,再以接力的方式協力社區,並與社區長輩共同完成社區菜園紙漿招牌的過程,將代間學習、在地藝術、與食農教育的議題融入其中,以代間學習作為同學接觸老化議題的媒介,以在地藝術的紙漿素材作為同學與社區長輩互動的媒介,最後再以食農教育作為同學與社區長輩實作的媒介,建構起大學課程進入社區場域中與長輩互動的模式,翻轉過往服務學習被認為廢課的認知,同時也翻轉過往大學生進場老化議題的操作方式,運用在地議題並以生活化的操作方式,讓大學生在實作過程中跟著社區長輩學習,傳承社區長輩的智慧,也進一步埋下老化議題在大一生心中的種子。

在本次的課程行動方案操作後,筆者除了透過同學服務後的反思心得中,了解到同學對於服務學習課程的觀念改變外,同學也表示社區長輩的智慧傳承,讓他們學習與接觸到許多過去沒有接觸過的事物。此外,因為在社區場域中與長輩有所互動,修課同學們也開始關注老化的議題,其中有三位同學更是運用課外時間參與校內微型提案競賽,提出為長輩設計「垃圾車感應器」的方案──在垃圾車要抵達長輩家的前四百公尺時,透過聲光效果的提醒,以減少社區長輩與垃圾車擦身而過的機會。而透過課程的探索,也引發同學藉由其自身的科系專業,為老化議題提供可能貢獻的行動方案。再者,菩提長青村為暨南大學與南投縣長青老人服務協會長期合作的老人照顧實驗社區,社區內以弱勢老人為主要居住對象,透過大學課程的導入,讓社區長輩能夠與年輕人互動,也能夠為社區增添不一樣的年輕氣息,而活動進行中,也經常有社區老人家三五成群結伴到菜園觀看與參與課程活動。

圖:完成底層敷漿的社區菜園紙漿招牌,是青銀協力的成果。

三、銀童共創:為菜園招牌穿新衣

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體制中擁有豐富資源投注的教育階段,如何與區域內其他各級學校共享大學教學資源,筆者認為是身為在地性國立大學的重要課題。因此,除了前面青銀共創的教學模式導入大學課程設計外,筆者也嘗試將前述的操作運用在國小教育中,讓小學學童延續大學生與社區長輩的創作,進行社區菜園紙漿招牌的最後彩繪,而此也是最適合國小學童進行的階段。

社區長輩在得知國小學童要來進行社區菜園紙漿招牌的彩繪後,隨即表示紙漿招牌牆在打底之後,仍有表面不平整之處,塗上油漆後無法呈現出質感,於是社區長輩在國小學童進場前,開始運用其自己的工具,進行紙漿招牌牆的平整細作,目的就是希望讓國小學童進場時,能夠有最棒的成果展現。社區長輩過去都是勞動階層,從未有擔任過老師的經驗,但針對國小學童進場前的準備,就充分展現出學校教師課前備課的樣態,也顯見社區長輩在前面幾次大學生進場時,與大學生共同實作後有些許心得感想,而同時也為了他們最喜愛的菜園招牌能夠有更棒質感的呈現,而積極的自行做事前準備工作,從中,筆者也發覺社區長輩對此一系列課程活動的重視與期待。在這樣的過程中,筆者認為社區長輩雖然邁入高齡階段,但是透過適當的議題進入,將能夠活化長輩的活動力,也能夠讓長輩嘗試過去所沒有嘗試過的事情。


圖:社區長輩主動進行紙漿招牌牆細作,為國小學童的彩繪做預備。

透過暨大水沙連人社中心的協助之下,筆者將原本屬於大學服務學習課程的操作項目向下延伸,連結埔里忠孝國小五年級的學生,讓國小學童進到社區中,與社區長輩共同進行招牌上色的工作。在這樣的行動過程中,筆者承繼大學服務學習課程設計的目的,希望藉由紙漿招牌牆的彩繪,讓國小學童有機會與社區長輩互動,也讓國小學童跟著社區長輩學習相關智慧與技能。在共同彩繪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社區長輩對於與自己孫子一樣大的國小學童的喜愛,除了細心教導國小學童如何進行彩繪外,沒有參與彩繪的社區長輩則是搬出各式各樣的點心,深怕小朋友餓著。

透過大學課程資源的向下擴散,讓國小學童也可以參與大學課程的議題實作,除了能夠讓大學的教學資源有外溢效應外,筆者也期望能夠將一開始的課程設計目標向下擴散,透過相同議題的操作,讓國小學童與大學生共享教學資源,並且在同一場域、議題之下,創造與社區長輩的學習機會,傳承社區長輩的智慧,達成代間學習的目標。


圖:國小學童進行紙漿牆彩繪。

四、青銀童共創社會新可能

面對超快速老化的臺灣社會現況,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體制中,從未教導我們如何面對老人、如何與老人相處,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之下,未來的世代將如何面臨超高齡社會的來襲,著實是臺灣令人擔憂之處。筆者透過課程設計,融入「代間學習、在地藝術、食農教育」的元素,並以實作的方式用「菜園紙漿招牌牆」的施作,搭起社區長輩、大學生、國小學童間的「青銀童共創模式」,以社區長輩為行動議題操作的核心,搭接起大學與國小教育,讓社區成為校園以外的教學場域,同時也讓社區長輩成為學校教師以外的業界教師,讓大學生與國小學童在實作的場域中獲得校園內無法學習到的知識。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如何在社區場域中,運用青、銀、童的共創模式,開創社區生活的新可能,將會是未來各界須積極努力的重要課題之一。


圖:青、銀、童共創下的彩色社區菜園紙漿牆。


本文原載於《台灣老年學論壇》​第 37 期(2018 年 2 月發刊),蒙作者與《台灣老年學論壇》同意刊登,謹致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