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610

文章分享:


木下齊臺北演講番外篇:大學與地方創生

作者 / 郭怡棻

短短兩個小時的演講,來自全臺的聽眾們不時低頭振筆疾書,或拿起手機頻頻拍下簡報存檔,更在QA時段裡火力全開,接連舉手提問。會後更有不少聽眾帶著木下齊在臺灣出版的三本書,排隊等著和他交流及索取簽名。這現象或許也反映出,即將進入「地方創生元年」的臺灣,渴望吸收日本實踐經驗的蓬勃熱情,還有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急切與焦慮。

木下齊的分享似乎讓人意猶未盡?沒關係,新作坊團隊特別採訪長期推動大學社會參與工作,也是這次演講的幕後推手:陳東升老師與吳明錡老師,請他們聊一聊聆聽木下齊演講的收穫,以及對大學裡參與社會實踐伙伴們的建議。

「木下齊提到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了解需求,像他所說的客戶到底在哪裡,再回過頭來規劃要做的事情,不能先從我們自己想做什麼,往社區去推展。」主持這場活動的陳東升,一開口就將木下齊的倒算法與社區需求優先的概念連結。他接著說:「我們在做的工作必須可以『永續營運』,永續營運的模式則建立在推動的過程中,行動者是負責任的,是真實看待這樣的工作。」

他也指出木下齊的地方創業與教育行動具有創新性,能區隔傳統,從中找到利基。「顯然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們要跳脫既有的框架。譬如說人多,經濟是不是就會發展?人少,是不是就沒有特色?似乎是不見得的。所以我們不要被既有的框架所限制住。」

對於木下齊提倡建立地方事業活化地方發展的方式,陳東升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有些公共資源或地方議題,不一定適合用事業營運的方式去處理,大學可以針對不同的議題,提供解決之道。他也指出,政府的補助不一定會讓受補助對象養成依賴性。重點在於,「要建立什麼樣的機制,讓政府補助的經費可以持續」,推動大學或地方能逐漸自立,往預期的目標前去。


圖:活動主持人陳東升(右)與主講者木下齊。

整場拿著手機直播,分享現場畫面給未能到場伙伴的吳明錡,受訪開頭也提到木下齊的「以終為始」概念,最讓他印象深刻。他觀察到部分學校申請到了補助,很容易受到過去的制約,進入計畫補助的框架,開始思考(擔心)要完成多少KPI、要投入多少資源、開設多少堂課程、開發多少地方產品,比較少顧及到這些因計畫而產生的工作,對不同使用者來說有什麼意義與價值?到底哪些是需要的?或是再更進一步思考師生在參與這些真實問題的過程中,可以有什麼樣的成長?學校的課程結構或體制會有什麼樣相應的調整?

比如像農產品的開發,大部分是政府、廠商、學術機構代表在會議室裡討論(想像)出來,卻沒有向銷售第一線的盤商、小販或更後端的當地消費者或外地遊客徵詢意見,導致開發的產品或服務乏人問津,問題沒有解決,學校裡的知識系統也沒有代謝、更新。而如何累積知識,形成有系統、跨領域的知識架構,則是木下齊帶給他的第二個收穫。「我們常常有一個迷思,在做社會實踐、社造等實務工作時,好像有一個正當性,能把研究或知識生產這件事情暫時放旁邊。」然而木下齊的經驗卻提醒大家,「正是因為要做這些社會實踐,所以知識更重要。沒有知識,可能一方面走不遠,另方面是沒有擴散,沒有擴散,這些有意義、有影響力的事就不容易規模化。」

相較於此,木下齊的團隊則很有系統地彙整知識,甚至整合成課程,開辦民間的地方創生學校。吳明錡認為,臺灣不是沒有相關的案例、方法論與背景知識,而是需要長期投注心力去整理。另一種情形是有些地方的實務經驗很強,這些場域可能需要的不是大學進場,反而更需要擅長研究與知識生產的大學,協助後設分析,找出地方的模式與盲點。「所以大學不要一直想著要幫別人做什麼,應該善用自己的強項,關於知識生產、關於界定問題、關於看見別人沒有看到的問題。」他強調,大學的社會實踐跟知識生產從來不是兩條路,而是要結合在一起。跨領域的社會實踐需要有跨領域的知識基礎。


圖:整場持著手機直播活動的吳明錡。

關於第三個收穫與反思,他談到政府。「公部門的角色其實是可以很不一樣,不只是補助,還有很多基礎、關鍵的環節,可以做得更好。」除了徵件補助,他認為政府還需要考量民間需求,進而協助建立支持系統,也要透過多元的政策工具,去誘發受補助者產生新的行為。而補助只是工具之一,能否透過補助去建構推動創新計畫所需要的能力與行動網絡,在計畫結束之後,能夠持續自我運作可能是更關鍵的議題。

例如木下齊在演講中提到,以前日本公務機關為了活化地方,經常花錢請顧問公司擬計畫、寫報告。「為什麼不改變公務預算經費分配的邏輯,不是單向委託,責任外包,而是共同開發、價值共創,這樣子公部門和學校的團隊成員在做中學,彼此互相扶持,公部門的伙伴也會受到鼓勵,長回來的東西就是大家的,才能產生可以累積的進步。我覺得這比較實在。」吳明錡說。

處在「地方創生元年」即將到來的前夕,他語重心長的說:「我們比較大的問題是在發展過程中,我們清不清楚地方創生之於每一個單位、每一個伙伴的意義跟價值在哪裡?」當政策引領風向,多數人把地方創生當成時尚在談,只討論願景、架構,卻不清楚過去的瓶頸和現況處境時,他認為這是相當危險的。話鋒一轉,他也期待臺灣版的地方創生除了能盤點過去各部會的相關資源,也需要提升推動各項創新作為的能力和人力,才能克服換湯不換藥的老問題。

這次木下齊的到訪,正是從新的角度提醒我們,地方要創生,絕非單打獨鬥可成,唯有翻轉舊思維,結合地方事業經營者、民間團體、公部門、大學及在地居民,才有機會能孵育出解決地方課題的真正智慧。在人口減少的時代裡,創造出人人都能安居樂業、富足過活的所在。


〔延伸閱讀〕

木下齊臺北演講側記Ⅰ:地方創生教育篇

木下齊臺北演講側記Ⅱ:地方創生實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