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5500

文章分享:


從掀海風到掀冊店——一個返鄉青年團隊的進化旅程

作者 / 黃靖玫

暑假進入尾聲,臨海小鎮的陽光一如往常刺目炙熱。這個週末苑裡順天宮的廟埕前,從上午便開始湧現出群聚的人潮。和平常不同的是,舞台上搬演的並非以往見到的酬神戲曲,而是抱著樂器賣力演出的樂團,還有國小學童登場用稚嫩的嗓音演唱臺語童謠;舞台下方的另一端,在地小農在攤位內吆喝著介紹自家友善環境的農產品,往來人客則手持環保餐具選購在地食材製作的餐點;隔壁手作DIY的攤位,圈著一圍低頭的人們,手上正努力製作藺草編織、古早童玩與草染藝品;廟埕的另一頭,榕樹下有一群人圍著展板熱切談論著,你來我往地好不熱鬧。

這是2017年第一屆的「海風季」活動現場,由「苑裡掀海風」團隊籌辦的在地藝文活動,結合了音樂、友善小農、當地手工藝、公共議題等元素,吸引了超過4,000人次的參與者,其中約有一半是來自外地的觀光客。這次的活動並沒有申請公家單位的補助,完全是掀海風團隊與志工們、在地商家合作,由小額募資、販售周邊商品、以及向在地企業募款等民間資金來負擔。


圖:掀海風志工們上街為海風季宣傳、募集資金。(圖片來源:苑裡掀海風

「苑裡掀海風」的團隊成員因為2013年「反瘋車」運動而結緣,運動結束後留在當地耕耘,延續對公共議題的討論,並把關注力轉向推廣傳統藺草編織產業,以及和在地友善環境的小農合作,希望能承接過往農業社會的「交工」概念,轉化為現今社群之間彼此的協助力量,傳承在地的特色與文化。

籌辦海風季的想法其來有自。作為苑裡在地凝聚返鄉青年的組織,希望能號召更多年輕人認識或投入苑裡的活動,同時也想知道在地鎮民是否認同掀海風關注的議題,並願意以行動支持藝文祭。活動地點選在媽祖廟前,原因除了廟埕本就是傳統的公共空間,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能發揮傳統社會祭祀圈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概念,一起來支持民間自辦的活動。


圖:2017海風季在苑裡順天宮廟埕歡喜揭幕。(圖片來源:苑裡掀海風

掀起風潮後,下一步往哪去?

若有機會走進位於窄仄小巷中的「掀冊店」,目光可能會先被挑高的空間所吸引。門口的木架上擺滿了在地小農生產的果乾、「孝念米」與藺草手工藝品,店內餐點飲料中的與苑裡有關聯的食材,如茶葉、蜂蜜、啤酒等等也都陳列在此;一旁展板上記錄了種植這些在地農產來自哪一位小農,讓消費者與生產者產生連結感。越過吧檯,在座位區旁的桌面上展示著本期的主題選書;回身越過通道,更多的書籍則擺放在另一邊的閱讀空間內,依照不同的內容調性,規劃成不同的陳列與閱讀專區。

第一屆的海風季不僅帶動許多返鄉青年與在地志工參與,透過民間的募資宣傳,以及活動當天的親身體驗,也讓苑裡鎮民們更加認識掀海風團隊。那時候,團隊成員正處於思考下一步的階段,「成立據點」就成為拓展團隊工作的討論選項。

原本掀海風並沒有獨立的工作空間,團隊成員與海風季的工作伙伴們討論之後,決定以獨立書店的形式,在苑裡經營空間據點。以往團隊與其他合作伙伴的關係是一對一的經營,透過海風季的活動,讓這群理念相近的人有機會彼此結識,形成向外擴散的網絡,因此也希望這個空間據點,能夠聚集大家共同關注的主題,提供社群連結的功能。此外,獨立書店不僅有傳遞知識跟文化的概念,調性也很適合辦理藝文活動;而店內除了販售書籍、海風季相關商品之外,也提供輕食餐飲,延續團隊原本關注的傳統藺編產業、在地友善農產品等主題。


圖:「掀冊店」的閱讀空間一隅。(圖片提供:阿桂)

燒掉的百年菜市場,燒不掉的苑裡記憶

「掀冊店」於2018年正式開幕營運,孰料相隔不到三星期,鄰近的苑裡公有市場便發生大火。恰巧不久前掀海風與橘子基金會合作,曾經在菜市場進行田野調查,收集攤商們的勞動生命故事,策畫「市場人生」展覽。因此火災發生之後,掀海風便二話不說地提供援助。不僅鼓勵受災的攤商成立自救會,並利用先前的調查內容,搭配地方文史資料,向苗栗縣文化觀光局提出申請,將火災後倖存的大門、部分牆體、山牆及「据賣所」建築提報為古蹟

苑裡市場興建於日治時期,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火災的消息後傳開之後,不少鎮上的民眾,甚至已經移居外地的老苑裡人,都紛紛來到現場緬懷這個有著共同記憶的場所;掀海風也在對街的騎樓重啟「市場人生」展覽,再次展出市場與攤商們的故事。民眾們在此交換彼此對於菜市場的記憶與故事,留下想要對市場說的話。這些對於攤商們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支持力量。


圖:苑裡市場發生大火後,民眾在「市場人生」的展覽攤位留下想要對市場與攤商說的話。(圖片提供:阿桂)

每當自救會開會時,掀海風的成員也會加入討論,甚至陪同攤商們回到現場撿拾火災後的殘餘物品。「我們注意到在等待的過程中,市場阿伯阿姆的心理狀態非常焦慮與低落,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所以決定陪他們回去撿東西。」掀海風的成員劉育育大學時主修心理,她認為撿拾物件不但能協助釐清攤商的損失,如果未來政府同意賠償可以有所依據。另一方面,由於這些物件標記著他們勞動工作的回憶,透過回到現場撿拾的行動,也讓大家重新連結自己跟市場的關係,還能藉機會彼此交換近況、流通資訊,對於受到災損的攤商來說,有另一種心理層面的幫助。而在撿拾的過程中,大家也發現市場攤位的小工具,往往蘊含著主人的巧思與在地的常民文化。這些撿拾回來的物件經過整理後,也成為地方文史記憶的一部分,並在市場未燒毀處的一個空間留存、展示。

在文資審議結果公布之前,掀海風還集結了市場攤商、在地商家,共同舉辦苑裡菜市仔音樂會,融合音樂、市集與公民參與的力量,為菜市場的存續與去留發聲。所幸苑裡公有市場之後便順利通過文資審議,登錄為歷史建築,鎮公所也已經開始著手重建的工作,希望能讓新的市場與舊的歷史建築並存,呈現過往歷史的風貌,也規劃出合適的使用者空間,讓苑裡鎮民世代以來的共同記憶能不斷延續下去。

圖:菜市仔音樂會中,受災攤商們一同上台與參與的民眾合唱,右側即為遭焚燬的市場。(圖片來源:苑裡掀海風

真正的文化和觀光要從地方認同開始

掀海風成立以來,就持續不斷以小旅行與文化推廣活動的方式,為來訪的旅人們介紹苑裡的文史故事、傳統的產業文化,並且嘗試以生態博物館的方式,將一個一個的景點連接起來,如音樂家郭芝苑故居、歷史建築苑裡公有市場、天下路的帽蓆老街,再回到掀冊店。串聯過去與現在,策畫出具有在地脈絡的旅程。

恰巧在2018年底,交通部觀光局將隔年的觀光主題訂為「小鎮漫遊年」,並在網路上舉辦投票,選出30個經典小鎮,苑裡在活動中擠下瑞芳、坪林、鹿港等一般民眾心中的熱門觀光聖地,奪得最高的票數。對於這樣的結果,掀海風的成員們發表了不同於官方的意見

「我們覺得真正的文化和觀光,要從建立地方認同開始,所以我們想要用民間的力量,由下而上地去指認出我們的經典是什麼。」育育如此解釋,這樣的想法也催生了苑裡海風夏季學校。「我們覺得培訓很重要,經典小鎮要有經典的鎮民,所以這個學校的概念是一種公民培力的學校,就是關心在地發展公共意識的培力。」

在今年的海風夏季學校中,將地方創生的概念轉化為「地方創校」,以苑裡的田野作為教室,引領地方民眾向土地、向家鄉學習。內容包括拍攝苑裡紀錄片的工作坊,邀請大家一起拍攝出自己心目中的苑裡景點;採集在地特殊地點的聲音,作成聲景地圖;以不同的學科專業策畫主題書展;舉行公民審議活動,持續引領民眾討論對於菜市場重建的想像;另外也有專為高中生設計的大學系所經驗分享會。


圖:苑裡海風夏季學校的公民審議課程,希望培力在地青年、延續公共討論,帶動人們想像苑裡的未來願景。(圖片來源:苑裡掀海風

「我們的團隊成立到現在已經第五年,必須思考下一個階段怎麼培育更年輕的參與者」身為七年級生的育育解釋。「現在團隊裡有八年級生,可是如果再過三到五年,沒有九年級生加入,那就會有一個世代的斷層,這表示我們的工作方法跟理念是沒有傳達給年輕一代的。我們也不能預設自己一直到五十歲都還能繼續做這樣的工作,所以要開始思考如何培力,讓現階段的高中生、大學生知道說他們還是有機會可以回到故鄉做不同的事。」

因此,掀海風與學校有許多實質上的合作。校方的老師與學生主動擔任掀海風相關活動的志工,並且參與討論這些在地活動的元素與內容,進一步可以從中提煉出來作為教案的素材,這也符合了108課綱中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概念。而當學校師生認同掀海風團隊工作理念後也會受到影響,持續關注生活周遭的公共議題,並將這樣的想法傳遞給更多的鎮民。

要如何將「地方」打造成「經典小鎮」?除了仰賴少數具有理想的工作團隊「掀風鼓浪」,更需要公部門、在地商家、民間團體的通力合作,以及一代又一代認同在地、願意共同描繪美好未來的人一起參與。才能將在地的風土文化、常民記憶、物質生活……形塑成歷久彌新的經典,讓人無法窮究其義,願意主動走向她。這也正是「苑裡掀海風」不斷蛻變,持續前進的方向!


【延伸閱讀】
藺草、小農、說故事,共同編織在地的記憶──苑裡掀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