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690

文章分享:


龍谷大學見學記Ⅲ:搭建「夢想城鎮創造大學」的京丹後市

作者 / 郭怡棻

這是一所虛擬的大學,每年卻有千餘名的大學生因此獲取訓練得到實際學分;這是一所創造夢想的大學,讓社區居民和大學師生有機會共同逐夢;這也是一所由地方政府自主營運的大學,展現公部門推動地方活化的彈性作法與靈活身段。

距離京都市區約兩小時車程的京丹後市,位於京都府的最北端;由於緊鄰日本海,在山海環抱中展現出與內陸不同的壯闊氣象,而有「海之京都」的美稱。在龍谷大學政策學部金紅実副教授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人驅車前往丹後半島,拜訪龍谷大學在京丹後市的教學研究實踐場域。第一站先抵達大宮廳舍,由大宮市民局地域營造支援員村上幹生先生,為我們介紹京丹後市首創的地方與大學合作模式——「京丹後市夢想城鎮創造大學」(京丹後市夢まち創り大学,以下簡稱夢想大學)。


圖:京丹後市在京都府的位置。(圖片改作自:維基百科

地方與大學共同築夢的新模式

夢想大學是源自2013年總務省推動「『域學合作』創造地方活力模範事業」(「域学連携」地域活力創出モデル事業)政策,在京丹後市執行的一項地方與大學合作型計畫。總務省的補助在2015年結束後,由京丹後市政府自行籌措經費,創設夢想大學承接運作。

夢想大學設立的目的,是希望日本國內各大學能與京丹後市建立持續性的合作機制,針對當地各種實踐課題,透過大學教育活動發展解決方案,以推進京丹後市成為具有夢想與活力之地,並同時提升大學的教育和研究機能。以2018年為例,參與這項計畫的大學,包含龍谷大學、京都產業大學、同志社大學等9所學校,參加的學生人數有1,975人。另外,從2013年至2019年3月,進駐京丹後市參與這項延續性「域學合作」計畫的大學生,總共有8,194名。

京丹後市除了要負責大學與社區的配對工作之外,還會派遣免費公車往返京都市與京丹後市,直達各大學門口接送學生到社區。此外,還有專人負責協調大學師生進場的工作,包括(1)改造當地廢棄小學或閒置空間,作為社區住宿與活動據點「Share House」;(2)管理電動自行車等,聯繫協調市內活動交通工具;(3)與住民溝通,提供學生住宿飲食服務及會議使用空間;(4)協調田野調查、住民研討等實作活動中的大學與居民雙向需求。


圖:「京丹後市夢想城鎮創造大學」運作模式。(圖片來源:京丹後市提供簡報)

主動搭建地方與大學的橋樑

換句話說,大學師生進到地方與社區居民、NPO、地方組織及企業共學共作時,各方皆有不同需求,如何將大學與地方的多元需求橋接,同時務實地解決大學師生到地方進行實踐活動的交通、住宿、餐飲問題,讓「域學合作」可以順暢推進,是夢想大學的重要任務。先前曾擔任夢想大學協調員的村上先生,就表示自己從大學與地方的合作配對,到大學師生進入社區的行程規劃,都必須逐一協調聯繫,藉由夢想大學的橋接角色,讓無形的需求變成可以落實的活動日程。

目前各大學進駐京丹後市的方式,約有三分之二是以課程形式和社區居民、地方組織、工商業者進行協作。部分則以學生社團為主,透過課外活動方式到京丹後市參與地區活化提案,譬如廣播社團到在地企業取材後,製作介紹在地觀光資訊的廣播節目。此外,夢想大學也會規劃「期間限定」的鄉村留學,邀請大學生們到當地進行農事體驗,再針對「食農教育」提出新企劃。

這種由地方政府提供周到便捷的「域學合作」服務模式,據說是全日本第一。不禁讓人好奇運行這樣的模式需要多少經費?根據京丹後市提供的資料,2019年夢想大學的預算為1,273萬9千日元,項目包括域學協調運作費、Share House等硬體管理維運費、據點網路費、接駁巴士營運費等,其中由國庫補助的「地方創生推進交付金」為616萬日元、「故鄉納稅」基金200萬日元、地方自籌財源421萬9千日元。


圖:2019年京丹後市與大學合作之實踐場域。(圖片來源:京丹後市提供簡報)

為地方引入活水,持續經營是重大挑戰

本身也是龍谷大學畢業生的村上先生在簡報時指出,從2013年到現在,透過「域學合作」的模式,每年固定會有一千名以上的大學生到京丹後市各地,進行社區活化或地區課題解決活動。大學師生為社區帶來新的活水,也帶動了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活力,過去是大學希望能進入社區,現在反而許多社區會主動向市政府表達與大學合作的意願。

夢想大學在現階段的營運目標,是希望能將現有的成果「可視化」,捲動更多人加入,並將觸角延伸到高中階段,讓當地的高中生開始接觸大學參與社區事務的活動,未來在大學階段也能持續投入,畢業後能「U-turn」返回故鄉貢獻己力。同時也期待擴大現有的Share House的服務功能,成為大學與居民的交流空間。而如何在日漸增加的域學合作業務與有限經費中取得平衡,積極開源節流,減輕市府的財政負擔,更是夢想大學今後的重大挑戰。

陪同我們參訪的金紅実副教授,本身就帶領學生在京丹後市的三重.森本地區進行實踐課程。她表示,龍谷大學從2013年開始就與京丹後市多個社區密切合作,當總務省預告補助終止時,龍谷大學的教授隨即與市政府討論,規劃出夢想大學的雛形。「我們是有責任的,不能逃避!」金老師嚴肅地說。

金老師的課程在夢想大學的支持下,一年約帶領學生到三重.森本地區活動十五至二十次,與居民緊密互動並進行調查與研究。每次停留時間多為三天兩夜,住宿在當地的公民會館或居民提供的大空間,學生會攜帶廚具與餐具,採購當地生鮮食材煮食,務求環保及不增添社區困擾。


圖:與村上幹生先生(右四)、金紅実副教授(右三)於大宮廳舍前合影

相較於過往討論大學的社會實踐或社區參與,多半從大學的角度來談如何銜接地方政府或社區的需求,以及大學內部的教學、課程、研究與校務革新,較少論及地方政府的角色。然而,在京丹後市夢想城鎮創造大學的實例中,卻突顯出地方政府在大學與社區合作中可以扮演主動出擊的橋接角色,除了投入經費支持,更能設置專職單位與專任人員,讓熟悉地方與大學運作方式者在其中穿針引線、媒合多方需求,有機會讓域學合作事業走得更長遠。這樣的積極作為與相關配套措施,正可以提供臺灣正在推動地方創生的縣市政府或鄉鎮公所參考。


【延伸閱讀】

龍谷大學見學記Ⅰ:京都首創!培養地方人才的「地域公共政策士」制度

龍谷大學見學記Ⅱ:教授當社長 綠能活化淡路島

龍谷大學見學記Ⅳ:學生與居民共創「龍蝨鄉之米」 守護聚落環境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