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940

文章分享:


臺日大學的社會參與和人才培育:「在地實踐教學創新工作坊」小記

作者 / 新作坊

臺日大學聯盟第二次的交流盛會「在地實踐教學創新工作坊」,在今年(2019)7月18日於中山大學舉行。活動前夕遇到丹娜絲颱風前來攪局,幸虧颱風及時轉向,加上主辦單位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與中山大學擬妥周全的雨天備案,讓活動能在天風與海潮的環繞中順利展開。


圖:中山大學鄭英耀校長代表地主學校致歡迎詞。(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國立中山大學 提供)

中山大學鄭英耀校長代表地主學校致詞時表示,歡迎臺日嘉賓蒞臨美麗的高雄西子灣,共同探討當前大學如何透過學術專業與實務推行,在地方連結和社會實踐的層面上,為整體社會產生貢獻價值。他指出,從日本到臺灣,目前正在推動的「地方創生」,對於此刻的高雄來說是刻不容緩的議題,中山大學在教育部與科技部計畫的支持下,這幾年有許多師生不斷走進社區,透過學術專業、教學課程協助地方活化。他強調:「身為高屏地區首要的國立大學,陪伴高雄一起轉型,找出未來的方向,更是中山大學責無旁貸的責任使命。」


圖:陳東升教授說明「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推動要旨。(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國立中山大學 提供)

身兼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主持人、教育部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推動中心共同主持人的陳東升教授發言時,首先感謝鄭英耀校長帶領中山大學團隊,協助籌辦本次大型交流活動的辛勞。他表示臺日兩國的社會背景、國家政策或是地理位置均有相近之處,由科技部與教育部支持推動的「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即希望透過研究與教學的交流,深入了解彼此的實踐特色,讓地方連結的經驗能進一步深化及共享。他也期待這種跨國經驗的交流互動能夠長期持續,甚至從臺日兩國的合作擴展到亞洲其他國家。

在地實踐X課程教學X人才媒合X通識教育

本次培力工作坊集結了臺灣、日本十二所大學參與。日本有金澤、富山、信州、高知、龍谷及千葉等六所大學代表跨海而來共襄盛舉,臺灣則有海大、暨大、成大、高科大、中山、東海等長期投入在地實踐的大學成員出席分享。活動聚焦於「在地實踐課程發展與教學實作」、「在地改革人才媒合教育」及「通識教育與在地實踐」三大主題,探討大學社會參與的過程裡,如何透過教學、課程、實作、研究的施行,帶動學生的學習、捲動老師的參與、滾動社區或產業伙伴的協力投入。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國立中山大學 提供)

在地實踐課程發展與教學實作

第一場「在地實踐課程發展與教學實作」論壇中,金澤大學西本陽一教授分享「金澤大學的地域實踐教育」,暢談該校的文化人類學學習課程、地域協力實習課程、金澤市及周邊城鎮委託大學與政府組織合作研究,這三種帶領學生發現問題、和居民共同擬定實作方案、提供政府政策研究的大學在地實踐模式。富山大學林夏生准教授,則以「走向『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歸的故郷」為題,說明他和伙伴們透過資訊宣導、社群活動、和地方組織及公部門的連結,讓少數的LGBT(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多元性別認同族群不受歧視,能樂歸故鄉,安居富山。

臺灣海洋大學曾聖文助理教授,從傳授「創意行銷企劃實務」課程的經驗,講述他和學生如何在海大馬祖校區,經由田野調查、在地活動、創意激盪、企劃競賽等方式,和在地鄉親、業師共學共創,完成觀光摺頁及微電影,這段讓學生認同馬祖,也提升學習動機與成效的「I See Matsu──馬祖在地課程發展與課程實作」經過。

暨南國際大學劉明浩助理教授,以「在鄉下的大學學習是學生人生很珍貴的經驗」破題,並舉自己和學生在埔里成功社區經由調查結合實作,與居民真實互動的歷程為例,實際說明暨大「社會參與式教學」的課程發展模式。他指出帶領學生在地方學習、向地方學習,進而獲得深刻學習經驗的社會參與式教學,在校內有賴教師社群的支援與合作,在校外需要透過更多資源連結,讓想像落實。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國立中山大學 提供)

在地改革人才媒合教育

「在地改革人才媒合教育」論壇中,信州大學林靖人准教授講述主題為「信州100年企業創出課程:透過以首都圏人材為對象的生涯研究・教育課程形成地方創生與人材環流」。他指出信州大學期待以百年發展為願景,結合在地企業提供資源,號召首都圈專業人才到長野縣工作。這些人才一方面能進入地方企業工作,另方面兼任大學客座研究研究員,將地方工作的觀察所得,帶進大學進行討論。既能協助地方企業解決問題,也能為大學注入活水。這批募集而來的人才在計畫期滿,約有80-90%人留在當地工作,成為地方創生的生力軍。這項成果出色的計畫也成為其他大學借鏡的案例。

來自四國的高知大學赤池慎吾准教授則聚焦在「地方大學的創新人材培育」,說明高知大學衡度地方需求與產業實況後,投入「食品產業」與「觀光產業」新人才培育領域的作法。高知大學廣邀產業界專家與校內教師共同授課,藉此提升課程品質,並開放社會人士餐與修課。修課學生除了能獲得該領域的基本知識與專業技術之外,課程期間所建立的人際網絡,對於未來求職或創業大有助益。

成功大學簡義明副教授介紹成大社會創新型USR資源中心扮演校內資源整合、校外場域連結的功能,以及在臺南官田與六甲區、安平與舊城歷史區域、屏東竹田等實踐場域的實作議題、課程規劃與校內外人才培育之作法。高雄科技大學蔡匡忠教授從「轉換思維」角度,談高科大USR計畫由「計畫導向學習」轉換為「問題導向學習」思維來設計課程,引導學生親自走向場域發現問題、思索解方,並與未來職涯發展有所連結。這種連結在地,結合基礎理論與實務工作的學程,讓高科大學生首創即時性農務工作媒合平台、全國首見的大學輔具行動維修服務等。然而,如何強化課程多元性與吸引力,也是未來持續執行的挑戰。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國立中山大學 提供)

通識教育與在地實踐

最後一場論壇「通識教育與在地實踐」,首先由龍谷大學石原凌河准教授,介紹該校政策學部的推動的CBL(Community Based Learning)課程。龍谷大學結合京都府內九所大學,以及地方政府、工商團體、NPO等共同推動「地域公共政策士」認證制度,這項制度最重視的即是與社區居民、企業組織、多世代社群協作的CBL課程。目前這項課程已制定Rubric評量指標,提供學生自我評價學習狀況及作為教師評量之依據。未來也希望將這套CBL課程及資格制度推廣至全校。

千葉大學鈴木雅之准教授開宗明義指出該校致力培育的地方人才有三類:能參與地方、做出貢獻的人才(全校學生)、解決地方課題之人才、創新地方產業之人才。為此千葉大學將地方導向課程納入必修,並開設兩種全校共通教育課程:「地域產業創新學」(證書學程)、「社區再生照護學」(輔修學程),提供學生自主選修,以培養能創造地方未來的專業人才。

中山大學蔡敦浩教授則追溯通識教育在臺灣發展的進程,指出通識教育的活化在於在地實踐,而在地實踐需要通識教育制度的創新。他以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在微學程、服務學習、跨與整合,以及結合在地實踐議題的嘗試為例,說明學校在通識教育創新上的努力。東海大學卓逸民教授由大肚山兒少教育議題談起,提出東海大學跨域整合校內外資源,啟動「大肚山兒少青跨世代全人培力創能發展」願景工程,陪伴在地學童學習成長及社區活化的模式。同時也說明在「地方創生」的政策下,東海推動相關科系整合課程及實習,並創立「東海小棧」作為地方創生人才培育實驗基地的運作現況。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國立中山大學 提供)

論壇結束後,與會者也驅車前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及高雄市立圖書館草衙分館,經由高史博王御風館長的接待說明,以及參觀「前草功夫活」特展,實際了解中山大學於鹽埕和前鎮草衙地區的社會實踐景況。

工作坊隔天(19日),聯盟學校代表召開「臺日大學聯盟籌組會議」,會議聚焦在大學的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經驗具體合作事項,細緻討論未來聯盟實際運作模式。並預告9月5、6日於臺北舉行的「2019新實踐暨臺日聯盟國際研討會」,希望兩國的學者能踴躍投稿,將實踐經驗轉化成學術能量,提出嚴謹有效的教學方法、實作良方,以及具體可行的政策建議。


*本次工作坊講者簡報檔載點:中文版日文版

**特別感謝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國立中山大學提供活動照片及相關資料。

【相關連結】

臺日學者齊聚中山大學 熱議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