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024

文章分享:


「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發起學校簡介(臺灣篇)

作者 / 新作坊

2013年啟動的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實踐計畫,隨著七年來的扎根與培力,逐步蓄積大學社會參與的操作模式和研究實作能量,也帶動國內大學社會實踐的風氣。人社實踐計畫的願景之一,即是希望以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模式,提出回應全球社經發展負面效應的有效解決方案,讓臺灣的社會實踐與創新研究成果有機會從在地實作出發,積極和國際社會對話。因此跨國的學術合作與交流,也是人社實踐計畫的工作重點。

而在鄰近臺灣的日本,比我們更早面對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非都市地區人口外流、城鄉發展不均,以及防災與重建等各種艱鉅挑戰,而於2014年起推動「地方創生」政策。臺灣則設定2019為「地方創生」元年。循著這樣的發展脈絡,近年來臺日的大學院校也紛紛發揮區域知識中心的功能,走出校園到場域駐點,並將日常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工作結合,和社區民眾共學協力,積極回應在地議題,共尋解方。

有鑑於臺日之間具有相近的社會背景、關注議題與願景目標,2019年由科技部人社實踐計畫辦公室,聯合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邀請臺日兩國長期投入地方實踐工作的大學共組「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過去一年來,藉由舉辦國際論壇、教學工作坊、學術研討會等活動進行密切交流,也著手籌備聯盟組成事宜,討論未來共同的工作目標。


圖:2019年5月23日舉行的研究論壇是臺日聯盟首場公開的交流活動。

聯盟預訂於2020年臺日校長會議後正式成立,創始成員為雙邊的十所大學,分別是臺灣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東海大學、高雄科技大學、暨南國際大學、臺灣海洋大學,以及日本的千葉大學、信州大學、高知大學、龍谷大學。

臺日聯盟作為兩國大學與在地協作及社會實踐的交流平台,為促進彼此經驗交換、精進和擴散,除了定期交流活動的辦理和校對校的緊密互動,另方面也將發布《臺日聯盟電子報》,即時流通聯盟成員學校的資訊。本期HISP電子報亦摘錄其試刊號部分內容,簡介目前臺灣參與的成員學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創設於1995年的暨南國際大學,多年來深耕南投縣埔里鎮,並於2013年設置「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以行動研究設計為原則,扮演地方公共智庫與人才孵化器;同時連結通識教育中心,發展社會參與式教學。企盼結合在地城鎮公共社群,共同落實共學、共工的「高教深耕、地方創生」之水沙連大學城目標。

2017年起,暨大積極由水沙連人社中心統籌各學院以其專業知識作為基礎,與地方公共社群共同探究地方問題、規劃社區設計方案,提出各類的實踐計畫方案。另一方面,學術與行政副校長分別整合跨院系所專業社群,並與地方政府共同發展跨域治理合作平台、協助構思地方創生相關計畫,逐步累積大學教學與研究創新、地方良善治理發展的共榮模式與氛圍。


圖:暨大科技學院協助地方進行河川水質檢測。(圖片出處:科技學院社會責任實踐辦公室臉書粉絲專頁

國立成功大學

大學與所在城市發展、居民福祉密切相關,彼此共生共榮、共同生產知識。成功大學所發展的社會實踐計畫,係建立在各學術領域紮實科研基礎上,在教學和研究方面,須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孕育出具有全球特性的USR面貌。同時強調在地性、社會性及民主性,以區域社會創新為平台串連及發展社會資源和社會力。

目前成大執行的USR計畫包含五大議題:永續城鄉營造、高齡社會、循環經濟、友善農業、科技民主。實踐場域除臺南市為核心場域,亦逐步涵蓋雲、嘉、高、屏等縣市。隨著USR的社會網絡與實踐知識逐步厚實,「社會創新型USR資源中心」即轉型成為「南臺灣社會創新型USR資源中心」,創造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具體加值效益。


圖:林從一副校長在USR博覽會中向日方大學代表介紹成大執行的計畫內容。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大學治校理念為「活力創新、海大躍進、海大精進」。依據總體發展之願景,持續推展海洋科技之研發與人才培訓,提升師生國際競爭力,培育學用合一之人才,促進學校和社會共生共榮,善盡社會服務之責。目前海大共計執行4項USR計畫,未來將持續在場域深耕,以培育人才、產業振興、促進社區發展、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為主要目標。


圖:海洋大學與基隆市產業發展處共同主辦「老闆學院」創業培訓班。(海洋大學提供)

國立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為高屏地區地方發展的發動機,陪伴著正處於產業轉型期的地方社會,從社會實踐、教學研究、行政整合三個面向策畫布局。行政整合上,於2018年成立一級校級單位「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整合相關工作。教學與人才培育上,打造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致力於更多元的教學與探索方式,培育兼具專業和跨領域知識,並具實作能力的青年。

在社會實踐上,中山承接多項社會實踐型計畫,亦協助推動地方創生,開展多樣的場域,推展海洋教研守望、社會議題關懷、南方文化創造、產業經濟推動、地方治理協力等主軸工作。並以社區意識、社區參與和社區發展為實踐主軸,建立校內以地方問題為導向的創新思維與跨領域能力,持續深化研究量能。


圖: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成員。(中山大學提供)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高雄科技大學由七個系所單位所組成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團隊,以屏東縣林邊鄉及佳冬鄉為場域,媒合政府、社區、企業及大學資源,共同推動養殖業負責任生產,減低養殖用水、用藥;並透過在地水產循環經濟加工創新研發與設計,提升產品附加價值,進而以食漁教育與體驗觀光,宣導國人負責任消費概念,形塑及推廣鄰家好漁優質水產品,增加就業機會,吸引創業青年洄游,促進地方經濟繁榮。未來亦將導入國際連結,經由聯盟平台與日本大學及社區進行學術及地方創生經驗交流,以期共同攜手帶動場域經濟發展,而達到與社區共榮之目標。


圖:高雄科技大學舉辦的食魚教育活動。(高雄科技大學提供)

東海大學

東海大學規劃社會實踐,從課程與實踐面向統合資源。課程面培養學生與社區共作的能力,以專業知識深入社區議題,以跨學科合作提出具體創新方案。

當前東海大學所執行的社會實踐計畫分別為五個主題:1.建構社區高齡服務支持系統;2.推廣環境哲學並規畫建置學習生態系統;3.改善偏鄉兒少教育及社區共創;4.舊城區空間再造、產業活化與社群互動;5.偏鄉人文發展與跨域治理。實作場域涵蓋臺中市、彰化縣等中部區域,期以開創的精神,投入社會實踐與教學創新。 


圖:日方大學代表參觀東海大學在USR博覽會中的攤位。

未來臺日聯盟正式成立後,將由參與的大學設置秘書處,統籌雙方的交流活動。預計每兩年將舉行一次首長級會議,每年舉辦四次定期活動(包括兩次工作坊、一場研討會和一場博覽會),並定期辦理十校代表會議。期待藉由聯盟搭建的互惠網絡,雙方能持續透過研討對話、成員互訪、移地教學等合作方式,強化學術研究、教學課程與人才培育的能量,讓臺日的大學能夠在地深耕,也能藉由跨國協作,在國際場域中實踐與精進。


【延伸閱讀】

《臺日聯盟電子報》試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