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社會經濟

高雄城中城大火後的韌性重生(上) :社區參與的投石問路

Vol.117 作者 / 黃紫翎(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舊港團隊博士後研究員)、陳志維(中山大學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專業經理)

在府北社區的行動方案中,中山團隊採用了「社區地圖」。社區地圖是一種說故事的繪圖工具,捕捉了物理、社會學和文化方面的價值觀,並呈現了地圖繪製者與地方的情感和抽象價值的聯繫。透過這個媒介,居民使用圖像說明他們在社區中體驗和生活的視野。我們以手繪、情緒連結色彩和建築物貼紙等方式,讓參與民眾表達對社區意象的認知,並且需要社區內不同組織之間的協作、對話、開放和包容。

那些超乎想像的在地實踐者:「九州地區的地方創生與社會實踐」 交流經驗

Vol.111 作者 / 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推動與協調計畫主持人)

這些日本的地方實踐者都不是在學術界工作的人,儘管知識體系沒有那麼完整,不過他們分享的內容和經驗,還有從實作經驗萃取出來的核心價值令人佩服。因為這次的經驗,讓我感受到日本地方社會的深度跟厚實的程度超乎我們的想像,這不是一個、二個人而已,而是幾乎所有的受訪者,他都能去闡釋他在做什麼,甚至有幾個人分享時,你站在旁邊聽到眼淚都會掉下來。

大臺中一日生活圈:新社宅與舊市場的日常觀察

Vol.109 作者 / 鄭懿婷(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大學實踐計畫在舊城生活圈中所面臨的挑戰是更加多樣,新建的社宅定位明確,大學多聚焦在社福相關的實作議題上;而在舊城區進行推動計畫,大學面臨的是在地深耕團體各有主張,要如何串聯合作、號召更多具有在地情感認同的居民一起參與公共事務?當地方政府對舊區域的未來規劃與居民商家及大學成員的想法不同時,該如何有效溝通,取得共識?

「超展開」的社會實踐:記訪談睦怡

Vol.102 作者 / 徐葆權(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身為「計畫總辦的博後」,睦怡常被大家認為是老師的代言人,但她認為自己跟大家就是伙伴關係,總辦與執行團隊同在一艘船上,總辦的角色是傾聽大家的想法和困難,提供支持和協助,與團隊一起解決計畫執行所面對的問題;以個人而言,她認為關心甚至參與這些議題都是責無旁貸的一件事,也體認到這些努力的過程,就是為了孩子跟自己的未來在奮鬥。

「計畫結束了,然後呢?」大學實踐研究團隊的討論與觀點

Vol.100 作者 / 新作坊

「不要把自己想的太偉大,即使沒有你,事情也不會變得更糟。」分組討論中,有伙伴將這句在原住民部落流傳的「名言」提出來分享,一方面鼓勵眾人平常心面對計畫終將結束的必然性;二來也是慰勉大家社會實踐的工作本就是一棒接一棒,永不休止,更重要的是反過來問自己,參與人社實踐計畫這幾年為場域、為自我留下了什麼,並為未來開創了什麼樣的契機與局面。

一份傳承百年的《犁頭山水話》

Vol.96 作者 / 楊真宜(清華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從採集地方文史資料的田野調查團,到編輯發行在地紙本刊物《犁頭山水話》,內容主題包羅走訪山水、特色店家、技藝采風、客語薪傳後生挑擔、活動剪影、在地議題及人物話語,不變的初心是將地方的故事透過文字保存下來,期待這些故事能夠一代一代地不斷被記錄與傳頌,也藉此呈現城鄉共好、共融、共存的理念。

奪回經濟之外,遇見他者的能力:評《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

Vol.89 作者 / 吳宗澤(穀笠合作社執行長、南投縣大埔里文創協會理事長)

人民該如何奪回經濟?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日常的勞動和消費習慣,創造更多樣的剩餘價值和交換平台。小到可以從自身做起,中到可以呼朋引伴一同來實踐,大到可以鬆動國家的制度規範。將公共的剩餘價值投資到未來。每一次「選擇」都是一場「投票」,我們能夠藉此選擇並創造更好的未來。

行動是最佳的良藥——「邂逅油羅溪畔」培力工作坊小記(下)

Vol.88 作者 / 黃靖玫

「跑社區非常勞心勞力,所以我們真的要做自己喜歡,也有意義的工作。」姵君與成大團隊伙伴在老師的力挺下,展開農業議題行動方案,過程中不但看到合作農友與自己的成長增能,也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與想法。期待這股理念能繼續影響場域中的行動者,讓實踐工作經過風霜雨露的考驗後,結出滋味豐美、別有風韻的果實。

行動是最佳的良藥——「邂逅油羅溪畔」培力工作坊小記(上)

Vol.87 作者 / 黃靖玫

「我覺得行動是最佳的良藥,只有想到方案、付諸行動,在實作中持續學習與發想,才能發展出更多的成果。」多年來在成大團隊擔任助理的姵君,在臺南的淺山場域與居民們一起共學共作,發展出議題式的社群網絡,也與農友們相互培力,在環境永續的道路上持續實踐前行。

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新挑戰——2020新實踐暨臺日聯盟國際研討會

Vol.82 作者 / 新作坊

研討會文章反映出從過去注重教學研究,到投入在地實踐的階段,研究者必須更重視人際連結和地方脈絡,也需要彈性調整,才能以專業回應社會的真實需求。而在經驗梳理與研究呈現部分,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更是一大挑戰。實踐若要細膩精準而不流於瑣碎細節,需要有理論的支撐與引導;理論也需要有實踐的檢視、修正與創新,才能更為堅實。兩者的比例拿捏,運用或擴充,在在考驗研究者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