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210

文章分享:


沒這麼容易活,也沒那麼容易死:讀《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

作者 / 徐圓茹(「有此藝說」書店主人、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社員)

受本書譯者睦怡邀約撰寫書評時,光聽到書名便興奮的點頭如搗蒜,因為我自己開一間小書店第六年,對於何謂經濟、何謂市場已經是種日常困惑,另一方面我也越來越常遇到年輕的斜槓、自營工作者,本書呼應的正是在臺灣從邊緣逐漸主流化的重要提問。

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這本書是透過倫理思考,將經濟行動放回人類生活的整體時空之中。書的開頭將經濟意象從「機器」轉換為「菜園」,在機器圖像中,人是受抽離的經濟法則所支配的軀體,在追求自利的衝動下行動;在菜園圖像中,人是鑲嵌於萬物循環的一部分,因而從整體觀來行動才是追求生存的自然反應。

本書將章節區分為「奪回」工作、商業、市場、財產、金融,除了是有條不紊的與既有經濟分類框架對話,「奪回」一詞的力量感更吸引了我。在閱讀前我以為奪回意味著權力的集中到分散,但閱讀後我發現奪回的深意在於對思想的解束縛,意即倫理思考的獨立性。這突顯了另類實踐的本質,難以追求標準化的操作或評估,而是要求行動者不斷在具體情境中做出適宜的判斷,這也讓我對於疑惑許久的「獨立思考」一詞有了新的領悟。


圖:《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原著書影。在Community Economies Institute網頁上有更完整的原著及社區經濟資訊

老實說,暢談倫理思考類型的書籍,有一段時間讓我感到無所適從,因為即使完全認可書中所寫的價值追求,也無助於消解現實的困難,甚至在讀到許多作者在困難之處的輕描淡寫時,會忍不住在書上圈出好幾個問號。因此我特別喜歡本書結論中直接了當的問法:什麼阻礙了我們?作者提出了三個層次的說明,首先是當代消費者,不斷在交易經驗中被刺激追求便宜;這種消費慣習,又強化了利益凌駕倫理思考的認知;消費者需要新的思考框架,將經濟拼回整體生態環境視角,並重視經濟的多樣性可能與相互依賴的關係。

作者將本書視為促進思考與行動的工具,以淺顯的語言與案例,建構出一套不僅是合乎倫理、更是可評估的價值標準,包括何謂幸福、如何好好存活、如何思考私有與共有等。這些關懷最動人的,是從個體的需求出發,並指引出如何「由一到多」連結公共的路徑。相較於傳統經濟學邏輯中,人人追求私利市場才有效率的推理,本書指出這種推理充滿瑕疵與副作用,自利不能解釋幸福、永續、人際關係、倫理思考等元素,對於何謂好生活不可或缺。

在同意本書作者的另一方面,我也想像為什麼在傳統經濟或市場想像中,鮮少評估倫理需求。在本書作者環環相扣的敘事中,彷彿可將此地與他方、當下與未來置於同一個天平上衡量,然而這對總是身處片斷時空的世俗行動者是困難的,人如何超越時空重力進行大我的倫理思考?以及更抽象的哲學疑問是,加總個體追求幸福的倫理行動,是否會堆疊出合乎全體幸福的效果?

此外,雖然情感與關係是人不可或缺的幸福來源,然而它們卻難以簡化為可欲的目標,合作與互信總是令人嚮往,然而只是鼓勵人們聚在一起、共同做事,便會過得比較幸福嗎?更進一步說,在群體合作追求公共性的美好圖像之下,實存人與人碰觸後無可避免的困難,包含情緒與信任、文化與認同、公平與正義、性別與權力關係,這些既有的社會分歧,被覆蓋在合作或其他美好倫理追求中,以曖昧不清的身影偷襲投身公共參與的新手,我認為這些難以承受的衝突與分裂,或許也是想像一個自利的市場最後總是「比較容易」的原因。

因此沿著本書脈絡讓我繼續想的是,我們對於公共參與、共有管理、合作互助的想像與認知是否仍然過於單一?人們是如何在「關係」互動中,疊加對公共性的實踐,而我們又能如何評估與修正這些實踐的影響,讓我陷入深思。

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參照自己從2015年加入「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而後任第二屆理事的經驗。為本書撰寫推薦序的陳怡樺、陳郁玲是《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的作者,而此書又被列為入社申請的推薦書單之一,轉了一圈又遇見的巧妙,讓我細讀文中提及的案例「蒙德拉貢合作事業體」(MCC)。

MCC是目前最大型的合作社組織,從一個合作社開始,成長為一百二十幾間合作社集合的西班牙前十大集團。此合作社組織顯然深具代表性,出現在本書「奪回商業、奪回金融」兩章案例,作者提及MCC特殊的剩餘分配模式,意即屬於社員的合作社盈餘(股息),被強制儲蓄到合作社開設的「勞動者銀行」,在社員退休領取之前,這些資金可被利用於強化合作社營運、有利地方環境與福利的投資。儘管書中對此著墨不多,但讀至此已讓我大感驚歎,合作社有盈餘已經不容易,竟然還能成立一個服務合作社的銀行來善用這些盈餘,簡直是奪回經濟的超級勝利!


圖:「合作、參與、教育、社會責任和創新」是1956年成立的「蒙德拉貢合作事業體」營運的重要價值。當組織持續擴張,走出西班牙境外後,也面臨既有價值能否堅守的挑戰。(圖片來源:MCC官網

為了了解更多MCC資料,才發現了另一本書《The Myth of Mondragon》,一反多數以MCC作為正面範例的角度,該書提出「去政治化」的批判立場,認為MCC茁壯為一個獨善其身的孤島,不與其他勞工階級一起罷工,甚至開始在海外僱用非社員勞工。我才注意到本書作者確實提及此事:MCC以資本主義企業僱用非社員工人成為「不受某些人歡迎」的發展策略。但作者態度顯然是體諒與寬容的,他認為MCC面臨強大的外在市場壓力,同時合作社也仍是需要教育與時間的漫漫長路。

回頭思考我所處的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下稱友善),它做到了臺灣、甚至鄰近國家都無法達成的事:由小書店老闆做為社員,集體向上游進銷書,並保障社員書店簡便與低門檻的進書管道,七年來間接促進了臺灣各地鄉鎮小書店空間的發芽。

在我心中,友善是小書店合作抵抗市場價格淘汰戰的勝利。友善的功能與理念不僅實踐了合作社如何作為倫理行動,還證明了這樣的倫理需求不斷擴張,社員數量已經穩定成長到兩百多位。然而友善的困難與挑戰卻與日俱增,不論是財務或是人事,都隨著組織的成長而難解,參與者身處各種情感與關係的羈絆,使得何謂共有、何謂平等、如何負責等,看似基礎的倫理思考顯得格外沈重複雜。

真相有時是殘忍的,在複雜的人際互動中,倫理性甚至變質為情緒勒索的權力爭奪工具,參與者因心理負擔而主動迴避,破壞了擴大共同參與的合作社精神。我不斷在想發生了什麼事,或許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說服同行的倫理引擎,還需要能夠處理人與人間各種分歧與權力關係的倫理防彈背心,讓行動者不至於在投入倫理行動時傷重不治。


圖:《閱讀的島》是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出版的紙本刊物,內容涵納最新的書店情報、書店深度介紹、社員選書與書評,以及合作社動態與書業議題。社員透過刊物的編寫,交流書店經驗,也邀請公眾參與討論,開拓書業經營與合作的多元性。(圖片來源:《閱讀的島》臉書粉絲專頁

回應本書結論中的提問:是什麼阻礙了我們?我認為對於合作與公眾溝通欠缺風險意識與具體操作方法,反而會使行動者受傷與失去信念,而對公共討論、民主參與的失敗經驗,經常再度強化傳統對經濟、財產、市場、管理的做法,擁抱公司化、私有化為有效的解方。這種失敗了於是又重走老路的思維,往往讓我們錯失了真正反思與進步的機會,奪回經濟是在實踐中不斷修正的經驗,我們不僅要探索第三種或第四種可能性,也要將失敗經驗如登山地圖般,為行動者標誌出可能的險惡與阻難,因為這條路太遠,沒有星火燎原的參與者根本無以為繼。

奪回經濟已然是許多人正在拓荒的道路,本書中提到的具體評估指標,非常適合行動者納為評估既有行動、說服他人投入的工具,你可以把這本書放在床頭,心煩意亂時從中找回核心提問,並重新認知目前所面對的困難。追求永續與循環的經濟已逐漸擴散為顯學,即便多數實踐都面臨不同的危機與風險,並籠罩著缺錢又缺人的陰影,然而這也反向的證明,倫理思考如何作為基本需求,不斷吸引行動者自願忍耐不適與痛苦前行。

如同本書所呼籲:多樣性會創造韌性,從成長來看,多數倫理行動似乎沒這麼容易活,但從放棄來看,這些倫理行動也往往沒那麼容易死,這些堅持住的身影構築出臺灣多樣的日常經濟樣貌,小而持續的在地化倫理行動面貌及其生態仍然充滿未知,值得我們投入更多資源去理解。


【延伸閱讀】

做自己的上游——小書店轉動圖書供應鏈的「友善」革命

重構新世代的解方「合作經濟」:Together We Are Stronger

社區需合作,合作真有力:「合作社與合作經濟工作坊」小記(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