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334

文章分享:


一場街頭社會實踐的創新與嘗試:d-street街頭公民審議紀實

作者 / 施聖文

 

 

 

 

 

 

 

 

 

 

 

 

(首圖說明:小組主持人行前製作教案一隅))

文 /施聖文
圖 / 施聖文

2014年3月18日所開啟的太陽花學運,對於台灣民主政治史而言,不僅重新反省過去台灣代議政治的缺失,同時也在街頭運動中展現了多元的可能性。從佔領立院之後,議場內的學生,以及各方聲援的民間團體,都希望能在立院內外,維繫對抗的能量,抵抗著強度極高的政治操作與媒體文宣等的攻擊,街頭上也安排了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演講、公民講堂等等活動,來維繫這股力量。

但要如何擴大參與,讓立院之外終日靜坐支持的學生,也能夠有機會發表他們的意見呢?一場新的街頭實踐的可能,在街頭公民教室與公民審議兩者概念的結合下,逐漸地點燃,並在3月26日正式啟動。直至到4月5日,十天十三場,開設約兩百五十組,動員超過四百名小組主持人次與工作人員,招募了三百多位未來志願參與擔任小組主持人,實際參與討論人數近四千人,旁聽者不計其數。

►3_26第一天的上陣, 一場街頭實踐的開始

雖然擾動了許多人的參與,然而,不僅想要自我反省的是這些數字背後呈現了什麼意義?而街頭審議的討論設計、操作、以及對於實際操作的主持人,對於街頭審議的理念又有什麼樣的想法?當然,這裡面所開創出的人際連結,以及對於未來在台灣各地又可以散播出什麼樣的公共討論的種籽呢?筆者有幸參與其中,本文將從一個第一人稱的角色,重新反思十天來街頭審議的實踐意義。

 

審議的操作,街頭的侷限

在設計街頭審議的操作中,最困難的是如何在同一時間中,在最短時間內進入人群,找到願意參與公共討論的公民。其次,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將議題融入成為一個日常語言,並且又能夠使民眾進入並閱讀有關服貿協議中的原始文件,可以聚焦在特定的問題或行動上。第三,如何評估並對於現場的狀況能立即反應,而其後勤的支援,場控的協調等,在短時間內如何組織出來,並且克服街頭環境的變化與限制,讓討論得以順利進展。這三個「如何」,成為構思出一套簡潔,但又能符合民主審議內涵的課程設計基礎與原則。這三點將在後文中一一的討論與回應。

當然,街頭的操作,避免不了一些簡化。因此對於審議的目標,也不能訂立太高,因此,基本上掌握三個原則,一是了解公民現在對於各個議題的想法。二、如何藉由閱讀原件資料的過程中,能夠更進一步找到反對或支持的理由。三、對於該議題會有什麼樣的期待或是改善的可能。這三個原則,也大致奠立了每一次審議程序上的議題設定。

►4月5日人民議會的討論小組中,主持人只有高三喔!

街頭的侷限,某種程度也造就某種創新的可能。常有人認為創新與資源投入有關,而在這次街頭中,更有趣的是在各種侷限中,如何找到突破才是創新的開始。而其創新的可能性在於執行與後勤的支援、不斷保持著動員能量、對於民主審議的認同、對於議題的興趣,以及參與小組主持人的配合,環環相扣之下,才能誕生出目前的成果。

 

戰術一:立場中立與主動進入人群

​如何利用地形以及街頭靜坐中「不移動的慣性」,能以最少的移動達成討論圈成形。然而,主動接近人群的意義,更深一層的是在於當主持人掌握討論程序的大權之下,仍能彎身的邀請,讓彼此權力位置的逐漸接近。

另一方面,在小組主持人培訓中,主持人的中立立場與不回應原則必須不斷地確認。某種程度,掌握會議程序,基本上已經掌握極大的權力,而其他的權力必須下放給參與者,並為維持每位參與者發言的權利而努力。

主動接近人群,克制主持人的權力,是這場街頭審議的成敗關鍵。此間不僅牽涉到現場的狀況,同時也涉及到各個主持人的心態與對於審議民主的認識。而這些都在一個半小時的組訓中必須溝通完成。

►小組主持人的吸引力,旁聽者比參與者還多

 

戰術二:專業資訊與日常生活語言

在此次服貿議題中,另一個棘手的是各項專業類別的問題設定,以及如何發問的課題。因為中間包含了原始官方文件,以及各種網路版本、專家學者的資料,要在短時間內設計問題的順序,基本上有一定的難度。

然而,當審議民主的目標降低,並且是以一種「培力」的思維,來設計課程流程時,卻可發現議題與原始文件的深淺不是主要的重點,而是如何引發出現場公民的話語。甚至如何藉由參與者自己的討論中,將小組參與者會藉由討論,將議題認識的程度逐漸拉平。而課程設計中的「小小組」的設計,便在此時發揮了效力,可以看見公民如何以自己語言,來接合專業領域,甚至能夠更廣闊的延伸。

►小組討論中的重心:一張壁報紙加上主持人的巧手繪畫

 

戰術三:不斷變動的現場

現場最大的挑戰在於各種不確定的因素,包含人群、氣候、各種臨時狀況,甚至於旁觀聽眾的反應。後勤的調度與搭配,一直是現場中無法制度化的部分。因此,控場的現場敏感性,以及對於審議的程序也必須瞭然於胸。不斷變動的現場也這考驗著這場街頭審議的專注力。

記得第一天進行時,因應議場內人員調動的關係,尚未開始,就招募了三十位學生進入議場內支援。而更大的挑戰是在於街頭審議已經進入一半時,又傳出內場需要七十位學生支援。緊張之餘卻發現討論圈中並未受到影響,僅有一兩位旁聽的同學起身進入議場支援。直到此刻,才宣告了這場街頭審議民主的專注力,轉移到學生是真心想要了解服貿所可能產生的影響與問題。

►參與小組主持人培訓中,不乏有社會人士的大哥大姐們

 

從複雜到矛盾到希望:未來民主實踐的種籽

有人常問我這十天的感覺,其實到現在都還不能很清楚釐清這場街頭實踐對我的衝擊,那種情緒是複雜的。記得第四天,一位從頭力挺的錦桂姐,逼問我有什麼感受的時候,我卻突然梗咽了起來。因為在慌忙中,錯過了許多希望與我分享心得的熱切眼光,也忽略了在烈日當頭下這些學生的認真,並未做好可能的備案。太多太多細節的忽略,仍在我心中不斷地盤旋與計算。這些只要再細致點,細心點,應該可以做得更好,來回應他們的熱情與認真。

也有人跟我說,當同時有三百個人各自圍著討論圈進行閱讀與討論時,這不是作為一個大學教師夢寐以求的景象。雖然點頭贊同,但是另一面的心情卻是我們有什麼資格讓這樣的街頭景象成為夢寐以求?難道我們不是在太陽花運動前默不作聲的一群,使得學生們得趴在烈日之下,我們有什麼可以值得驕傲?

每次的行動,所帶給我的都是這種複雜的心情。身體的累也無法掩蓋這種失落,但又覺得好像在實踐上更前進了一些的矛盾心情。

當然,這是一個反省,並不代表整個街頭民主審議所誕出的成果。從這幾天的網路文章中,已有許多人為文討論街頭民主審議的意義與成果。另外,從這些參與者的回應中,作為一種活動,它當然是成功的。而作為一種運動,它牽涉的並不完全是論述,更大一部份是來自於願意行動與實作的夥伴們,並且在未來積極的去處理與回應累積在這場街頭實踐中,所孕育出來的民主種籽。

街頭民主審議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的確找到了一種教室的或街頭的翻轉的可能性,無論在規模、動員、組織以及效率上,都觸及了一種新的可能,同時也可能是未來公共議題討論進入公民日常生活中,最有可能的操作。

如果要問我真正的心情,一種實踐之後所開創的可能性,或許是此刻可以訴諸的吧夥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