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891

文章分享:


我們不拜託,我們只跟你談生活:專訪翻轉嘉義工作隊

作者 / 郭怡棻

那天訪問結束後,坐在島呼冊店小口啜飲老闆豆子華手作的豆漿,漿濃熱香,扎實細緻的滋味喚醒腹內餓蟲亂竄,想吃鹹食的念頭不斷襲來。眼看一旁的伙伴還在專心準備晚上推廣活動的簡報,忍不住問桌旁正在上網的豆子華,「剛剛提到的對街魯熟肉攤,妳有沒有推薦的?」蟳粿、牛蒡天婦羅、燉蘿蔔等等美妙的食物名稱還沒說完,沉穩寡言的豆子華忽然消失,過一會兒才拿著自家用的碗盤遞了過來,「這借你們,那家店東西好吃,可是都用免洗餐具。」

或許就是這種對環境友善異常的執著與堅持,才會讓原本在竹科IC設計公司工作的她,現在在嘉義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開書店、賣豆腐。豆腐和書籍,家常食物與知識載體這兩種素無交集的物事,卻在島呼冊店遇合,成為豆子華在內的「翻轉嘉義工作隊」成員和外界交流,以及維持冊店營運的憑藉。

島呼冊店的故事要拉回到2014年的三一八運動說起。三一八運動發生前後,三十三歲的林詩涵剛返回她曾工作過的嘉義市,北迴歸線下的木造舊房子、亂中有序的舒緩步調深深吸引她;相較於故鄉臺中、求學的臺北,嘉義的社福資源相對缺少,也讓從事社工的她下定決心回到這裡服務新住民。

三一八之後,嘉義有一群年輕人在市政府前廣場集結,每天舉行民主論壇交流意見,藉以呼應臺北的行動。翻轉嘉義工作隊的好幾位成員就在這個場合相遇相識,而後一起參加廢核行動,並在那一年的暑假舉辦了青年返鄉營,在營隊踏查過程中,工作隊的成員初次走進位於嘉義後火車站,舊稱「北港車頭」的北興街一帶與一棟二層樓,微微泛著溫潤綠光的六十年老屋相遇。

這間老屋後來成為林詩涵投入年底嘉義市長選舉的競選基地。選舉開打,幾個生活在嘉義的舊識新交站出來幫她助選,團隊競選主軸就叫「一起翻轉嘉義」,這群年輕人希望能從市民的生活需求出發,將政策決定權還給人民,用行動改變嘉義。選舉結束,2,747張的支持票讓輸掉選戰的成員們更堅定翻轉嘉義的決心,大夥兒商討以後決定改組工作隊,把這棟老屋承租下來,以這裡為支點,翻轉嘉義。


圖:豆子華與Alice在島呼冊店門外。

 豆腐×冊店×公共議題 

 

問起為什麼不是熱門的咖啡西點,而是製作豆漿豆腐販售,豆子華端上一小碟自己手炒的香酥黑豆,回答說:「那時候在園區工作一段時間後,覺得生活有點無趣,想看看園區以外的世界,剛好有機會參加荒野保護協會,開始接觸到環境跟農業的議題。加上我從前幾年開始不吃肉,豆製品就變成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現在市面上的黃豆都是基改為主,想要讓社會大眾知道豆腐跟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和環境的關係,以及對身體的影響,也想要吃自己覺得OK的豆腐,所以就去學習製作,並分享給更多人。」

於是店裡就開始賣起了臺灣小農友善耕作的黃豆與黑豆製品。因為本土大豆產量少,一個人磨漿做豆腐也有限,就採小規模的社區豆腐坊的方式,每日少量手作,就近供應。「更重要的是,客人要自備容器來購買,我們不提供一次性容器。」豆子華不忘補充。

島呼冊店裡的豆腐是這樣來的,那冊店呢?環顧店內,架上的書籍新舊雜陳,涵蓋文學、藝術、環境、性別、社區營造等類別,也有市面少見的獨立刊物。這些書冊九成都是隊員的藏書,曾經引領隊員超離現世並走向世界,滋養一個又一個敏感而求知若渴的心靈。部分新書則是加入「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取得。

店裡的書可賣也可借,只要付出原價當作押金就能借回去閱讀。採「借冊」的方式是因為「我們覺得每本書都有它的價值,不想透過打折,或是二手就降價。卻又很希望書籍跟裡面的知識可以流動,不會只是在書架上無人翻閱。」隊員之一,目前也在嘉義市另一處閱讀空間「臺灣圖書室」工作的乃文說。書籍的生命價值經由閱讀而延續,這群書的知音把自己的書架移到冊店向更多人分享,卻也深知書緣難測,借閱者看完以後可以選擇把書留下或歸還,如果緣分已盡,歸還的時候押金全額奉上,書籍則暫棲架上,等待下一位有緣人。


圖:島呼冊店內的閱讀與活動空間。

「上次選舉跟民眾接觸的經驗,發現大家對於嘉義都有看法和想法,但只是在家講講而已。覺得自己的意見不重要而沒有公開講出來,或講出來不被聽到,就無法有效溝通,也沒有辦法改變什麼。」豆子華分享自己的觀察,也道出創造一個可以讓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相遇,帶動公共議題討論風氣的空間是冊店主要的「營業項目」。所以隊員們在過去一年來根據每個人的興趣及專長,配合時事策畫主題月活動,充分活用冊店的空間舉辦展覽、講座、讀書會、工作坊、電影分享、音樂表演……,引介不同的觀察視角,刺激參與者思考及行動。

譬如去年10月的主題原本是媒體,恰好遇到市府要將位於精華地段的舊嘉義市公所建築拆除後標售土地的爭議,當月主題緊急改為城市月,推出都市再生、社區參與、空間解嚴書展,用書籍解放人們對於城市空間的想像力。同時也加入「救舊嘉義市公所推動聯盟」舉辦的市集、公民聯署與公共論壇,連結在地社群網絡,呼喚城市居民共同阻擋怪手入侵記憶,為舊地景找尋新出路。

新團隊×老社區

冊店所在的社區昔日有糖業鐵道貫穿,通往北港糖廠的五分車每日黑煙猛竄,載著整車蔗糖直通縱貫線銷售海內外,也載來了鄰近農漁村青年到嘉義討生活。走出了北港線車站,外頭天寬地闊,林業、木材加工業需人孔急,附近又有果菜批發市場,遍地的工作機會讓青年男女依著「北港車頭」周邊落腳,幾塊木板鉛片拼湊搭建就成家,住家旁奉祀著故鄉分靈而來的神尊,終日香火繚繞,護佑離鄉的出外人,看守薄牆陋瓦的違建之家。

1979年北興陸橋蓋起,三年後五分車停駛,「北港車頭」的繁華盡褪。陸橋、鐵道阻擋去路,要進社區得遠行繞入,裡頭的移工後代彷彿處在「袋底」,繞啊繞,找不到出口。社區部分的孩子往往放學後無處可去,就在街道上閒晃發呆,或是在家裡代替晚歸,甚至不歸的父母照顧弟妹。觀察了一段時間,掌握了社區與孩子特性,在學校任教的隊員Alice終於覺得自己有足夠的能量在冊店開辦課輔班。

儘管社區無處去的孩子很多,但蹲點時間不長的工作隊還未與社區居民建立起信賴關係,一開始是透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挨家挨戶發傳單找孩子來上課。孩子來到店裡要先完成功課,才能上Alice搭配不同隊員所規劃的課程,上學期的課程五花八門,有貓窩探查、定向越野尋寶、節日共煮共食、科學玩具製作……。孩子玩上癮後,也拉了玩伴一起來上課,就連要在課輔班完成的功課,「後來為了玩,會先在家裡把功課寫完,空手來不知道幹嘛。」Alice半是欣慰,半是無奈地說。

孩子在店裡吼叫奔跑,偷穿高跟鞋,有時也會模仿大人的語氣嗆說:「我在扛神轎的時候,你還在跟你媽討十塊哩!」他們用狂暴的言行武裝自己,隱藏自己脆弱自大卻又希望別人關注的矛盾心理。顧守冊店的老闆豆子華經常為了要如何與孩子互動傷透腦筋,但她也不諱言,「我當初也覺得課輔可能是比較能夠跟社區接觸的切入點,因為這是社區現實上的需求,我們這邊也有空間可以提供。」

圖:「冊所好讀」精選易讀又具意義的繪本讓蹲廁所時光不再難熬。

「我想在這邊做什麼樣的翻轉呢?就是一直以來我們講的,要從社區裡面去做社造。雖然很小很小,可是是這個社區需要的,它會打破一些階層。」曾在深夜與胡鬧整夜的孩子對峙,只為與孩子溝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也曾被氣到要暫停課程的Alice,對於我們問她在冊店成立課輔班想要翻轉什麼?她想了一下,收起笑容嚴肅地說。「小朋友來的時候,他不必像去補習班一樣因為成績不佳要被懲罰,而是在相處與學習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我自己認為這是教育所謂的翻轉需要的思維,需要很有耐心和時間去陪伴他們。不是說我們這些已經長成的人想要給他們什麼東西,而是從小朋友身上如果可以看得到他們的改變,他們家裡的大人也會覺得自己應該要努力的過生活,因為小孩子都這麼努力了。」

課輔班的設立讓工作隊有機會與社區人士接觸合作,也跟孩子一起透過課程走入社區的巷弄。可是大部分的街坊鄰居對於島呼冊店多半持著好奇觀望的態度,只在外頭觀察,卻很少走進店裡點杯豆漿,坐下來看書,或是純粹進門話家常。隊員們很明白工作隊要被接納需要時間醞釀,只有更多更深刻的互動交流,冊店這個空間才會變成地方的一份子。

居民不走進來,我們就走出去,抱持著這樣的想法,隊員們帶著筆與照相機跨進社區居民的生活。「我們用製作刊物這個名義去採訪很多活動,假裝要去採訪,透過這種方式去滲透。」Alice半開玩笑地說。藉由採訪和社區居民及店家互動,也讓他們認識工作隊,往復滲透之間共同寫下在地的歷史和故事,用影像捕捉此刻社區的面貌。由隊員們自行編寫的刊物《橋下騷動》,印出來後親自送往每戶人家,創造人與人互動連結的機會。刊物同時也放在嘉義其他的開放據點,向外界放送陸橋下老社區的訊息。


圖:工作隊發行的地區性刊物《橋下騷動》。(圖片來源

我們只跟你談生活

談到工作隊本身,得到的答案頗讓人吃驚。「我們團隊大概十個人有吧?會來開會的有七、八個,是很鬆散的團隊,也沒有很明確的目標」豆子華說。乃文接著補充:「大家比較像是朋友的關係,我待過其他的組織比較是有既定的目標,認同目標的人就加入,所有人必須要朝那個目標走,跟其他人比較是工作伙伴的關係,不一定是可以深談的朋友。可是在我們的團隊裡面,大家有很深的連結,我們會不停地討論確認彼此的狀態,用彼此的狀態來評估我們可以一起嘗試做什麼事。這個方式跟其他組織不太一樣。」

鬆散而有彈性,隨性自在各展所長的工作隊在島呼冊店實踐「我們不拜託,我們只跟你們談生活」,這個從選舉期間延續下來的理念。不喊拜託,因為投票是選民的責任,關心公共議題是公民的義務。民主政治根植於日常生活,人民生活無處不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只有從生活出發去留心和參與,翻轉現況才有可能。

自認「無法滿足一般社會主流價值」,想要「活出自己的樣子」的隊員,在島呼冊店這個具有伸縮力,類似「空隙」的地方,找到自己在嘉生活的立足之地,更希望在這裡和更多人談生活、話夢想,回應腳下島嶼殷切的呼喚,共同思考與打造理想之「家/嘉」。讓人人可以回家安居,好好做夢,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