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8439

文章分享:


「高教深耕,地方創生─臺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經驗交流論壇」側記(上)

作者 / 郭怡棻

「地方創生」(Regional Empowerment for Japan's Growth)是日本最近幾年熱門的一個關鍵字。2014年,安倍晉三首相上任後,為了回應日本社會面臨人口負成長及超高齡化造成的勞動力減少、人口向東京首都圈過度集中、地方遭遇發展困境等問題,而從國家整體發展的高度,推動跨部會整合的「地方創生」政策。不僅在內閣設置了專門負責地方創生工作的「城鎮、人、工作創生總部」,也在眾多關鍵的環節上嘗試透過特殊的設計和治理機制來推進地方的活化,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吸引人口回流,打造適合年輕人創業及成家生子育兒的優質環境。

在這項活化地方城鎮及鄉村的改革事業中,日本的學界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由主管機關文部科學省領頭進行跨部會合作,並結合2013年就開始推動的地方/知識基地的整備事業(大學COC事業)[1](以下簡稱COC)與2015年啟動的「大學作為地方/知識基地的地方創生推進事業(COC+)[2](以下簡稱COC+),徵選國內大學參與,以發揮大學作為社區知識中心的功能,強化大學與地方的連結,協助振興地方並解決地方的問題,並培養在地所需人才,讓學生能夠留在地方就業。

而此刻,臺灣社會同樣遭遇少子化、高齡化、城鄉發展不均等問題,高等教育也正面臨學生人數大幅減少,以及大學缺乏特色、學生學習意願低落、學用落差等困境。走在前頭的日本高教改革及地方創生推動經驗,對於正在重整腳步與方向的臺灣來說,極具參考價值。因此今年(2017)4月,教育部及科技部推動高教改革及大學社會參與相關計畫的主持人連袂赴日,拜訪文部省及鄰近東京的幾所大學,針對法令及跨部會資源的整合方式,以及大學實際執行經驗進行交流。

這趟取經之旅中,特別造訪了執行COC」與「COC+」計畫成果亮眼的千葉大學,雙方代表就「大學的地方貢獻」交換意見,並至千葉大學合作的橫芝光町參訪,深入了解大學與社區及公部門如何合作。此行也促成千葉大學鈴木雅之副教授、田島翔太助理教授回訪。因此在端午連假前一天,來自全臺各地的高教伙伴齊聚在集思臺大會議中心,在主辦單位「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辦公室的策劃下,從大學校務經營、教師教研合流、青年公共參與三個面向,和遠道而來的二位貴賓互動,交流彼此參與大學社會責任工作的實踐經驗。

前行者的建議

論壇一開始,國發會曾旭正副主委應邀致詞指出,大學的社會參與為什麼值得做,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談。第一個角度是「利他」,大學作為地方的教育機構,應該對地方有所貢獻,與居民共同面對地方的問題。其次,讓專業有回饋的機會;因為專業源自於社會需求,但在發展過程中可能逐漸疏離起源,必須要回到原本土地上,讓真實的經驗及挑戰重新刺激專業,讓專業再次提升。更重要的是,大學的社會參與是為了學生的學習,藉由與社會的真實接觸,或是發揮專業助人,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挑戰自己,從事真實的學習。曾副主委強調:「大學來做這樣的事情,是為了學生的學習,而不是把學生當作廉價勞動力、幫學校製造新聞。」


圖:國家發展委員會曾旭正副主委。(王承翊 攝影)

曾副主委具有豐富的社區營造經驗,目前任職的國發會也正在推動「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畫,他建議在場的教師,在社會參與的相關課程中,學生會有很多的需求與挫折,老師要調整自己成為陪伴者與溝通協調者,陪伴學生學習成長。而在學校部分,走出去會遇到許多的困難,譬如與地方政府的溝通、與鄰近社區的關係經營,學校需要調整作法,並因應課程及協同教學的需求,提供老師彈性協助。針對眾人關心的成果評鑑問題,他特別說明:如果有所謂的KPI,重點在於過程中突破了什麼困難、克服了什麼挫折,請把這個過程寫出來,而不是只寫自己做了什麼、辦了多少活動而已。

千葉大學的地方創生經驗

大會主席林從一教授在介紹本次論壇專題演講主講者時,特別提醒大家可以從鈴木雅之副教授的三個身分,來觀察日本政府是在什麼樣的戰略高度下來看待地方創生。首先他是千葉大學的教授,再者他是千葉市橫芝光町的City Manager(類同副町長或顧問,輔佐町長制定地方創生政策),同時也是非營利組織千葉地方再生研究(ちば地域再生リサーチ)事務局長。一人身兼三種角色,讓大學與地方、中央、民間團體的聯繫更為緊密。

專題演講中,鈴木副教授詳細介紹了鄰近首都圈的千葉大學如何透過COC與COC+推動區域合作及校內改革的過程。日本政府在2013年推動COC之目的,是要讓大學成為堆動地方活化與再生的核心,透過培養解決地方議題人才、與地方緊密結合的貢獻型研究等方式達成。而2015年發動的COC+,則特別配合中央的地方創生政策,試圖解決人口減少、地方青年往東京集中的問題,而讓大學擴大聯繫地方政府、企業、公民團體及非營利組織,共同培育振興地方產業的人才、推動地方產業創新,讓青年留在地方就職及創業。


圖:地方創新協作下的大學研究和產業振興之循環。(圖片來源

為此,千葉大學在校內設立「社區創新辦公室」(Community Innovation Office)下轄「社區再生及關懷部」及「地方創新部」來主導及協調校內各學院參與COC與COC+,並由學務部教育企劃課下設置的「地方創生推進事業係」來協助行政業務。

推動地方活化,教學與研究並進

在COC的具體作法上,由「社區創新辦公室」結合校內教師,針對在地議題組成跨學科的「超高齡化」、「住宅與社區」、「人權及男女共同參與」、「基盤及空間」領域四個團隊,和地方政府、地方組織、企業合作,盤點與媒合地方需求(Needs)和大學資源(Seeds),規劃校內課程、進行地方研究、推動地方活化工作。同時,千葉大學提撥地方導向的教育研究經費,鼓勵老師組成跨學科的教育研究團隊,讓實作能力強的教師號召、帶領其他老師共同參與,開設與地方議題相關的新課程,持續教育與研究的連結,並且推動以在地居民、在地議題為對象的行動研究展開。

在人才育成課程改革方面,千葉大學從2015年開始推動以地方為核心的 「地方與生活」課程(共二十門課)納入通識課程中。入學的新生因人數眾多,故依其所屬科系分為五個群組,必須修習與該群組相關的四門課。而附帶一提,前述申請校內地方導向的教育研究經費的老師,採用的條件之一就是要開設地方與生活的必修課程。


圖:鈴木雅之副教授。(吳柏澍 攝影)

另外,為了培育解決地方課題的專業人才,千葉大學也規劃了「社區再生及關懷學」的證照課程(Certificate Program)。學生必須修習以地方為核心的基礎理論,搭配演講、體驗活動、問題導向式學習、實習型科目所組成的通識課程,以及各個學院所開設與地方相關的專門課程。這些課程除了在校內修習,也可以到指定的鄰近大學選修。千葉大學希望透過全部二十三學分的課程,培養學生社區工作所需情報收集分析力、企劃力、調整力、溝通力、引導力、表達力與組織經營力。

校方支持COC的作法,還包括(1)提供「社區再生及關懷學」的課程指南給學生。(2)辦理學習登錄制度,核發學習證明書,辦理學生交流會,發送學習、就業情報。(3)在鄰近社區舉辦工作坊提供學生跟市民參與,讓學生能夠實際接觸居民,了結實際需求,並取得單位認定資格;參與工作坊的居民也能取得學習證明,培育地方活動的人才。(4)租借千葉市的廢棄小學校舍,作為研究與教育的活動據點,也提供周邊居民交流、學習的地方。(5)邀請地方政府的市長、職員擔任講師,企業提供器具支援相關活動及研究經費,並與非營利組織、地方團體合作,辦理課程、演講與體驗活動。

為地方留住人才的COC+

2015年,千葉大學結合鄰近的八所學校、千葉縣轄下的十五個地方政府,以及三十八個民間企業、地方團體與非營利組織,聯手推動五年期的COC+計畫,試圖促進地方產業活化,把年輕人留在地方。

為了推動COC+,千葉大學在「社區創新辦公室」中負責COC+的「地方創新部」,設置了地方協調者(Coordinate)。這群由鈴木雅之副教授帶領的特任助教與講師所組成的地方協調者,主要工作是負責大學與地方合作的協調事務、地域產業創新、校內教學。學校也在鄰近的三個城市的市公所與閒置空間設置「Local Hub」,提供師生學習、活動使用。


圖:千葉大學「Local Project實習」特別指導課程募集學生海報。(圖片來源

課程方面,在COC的基礎上規劃三十學分的「地方產業創新學」副修課程,傳授學生社區營造、地方產業與創新的專業知識及技能,並依年級先安排學生在校內上課,再到校外進行短期的工作坊,以及在企業、非營利組織進行一週的實習,第四年則要在社區實習一個月。學生修完課程後,學校會授與證書。

學校也積極連結學生與地方企業,向學生提供地方就業資訊、媒合企業實習、辦理就業面談活動,並向企業進行宣導、提供諮詢服務。由學校扮演推手,將大學生送到地方,地方企業、組織、居民則像磁鐵一樣,用各種支持行動將學生吸往地方。目前千葉大學每年約有2,400名畢業生,學校希望畢業生在地方就職者數,能從2015年的24名(1%),在2019年增加到264位(11%)。這是在當初向文部省提出申請案時就訂出的目標。


圖:大學的推力與地方的拉力,共同把年輕人留在地方。(圖片來源

另方面,大學也跟公部門、民間團體、企業一起針對地方議題合作研發,將成果事業化、商品化、服務化,在這過程讓學生參與實習及培養在地就業的意識,並且創造出工作機會提供學生就業,同時促進企業的成長,形成地方與大學共生發展的良好模式。此外,因應地方創生政策,中央政府會要求地方政府提出振興在地產業及地方未來藍圖的規劃。訂立目標之前,地方政府會和大學討論,希望借助大學擁有的技術及研究成果,協助地方達到哪些目標。再據此向中央政府申請補助金,經費將撥到地方政府,其中一部分由地方政府透過委託研究或補助的方式,挹注到大學。

演講之後,有與會者提問,地方政府、企業與大學的立場或思考模式不一樣,如何能夠跨界合作?鈴木副教授回答說,對於人口減少會讓導致日本消滅,大家對此都有危機意識因此能產生共識,一起合作解決。他自己為了讓市長、政府職員、大學教授、市民們有這樣的意識,會到各地進行溝通,請大家參與地方創生的工作。不過鈴木教授也嚴肅地說,如果有些地方沒有危機意識的話,就讓它消滅吧!事實上,日本政府也有類似的想法,如果這個城市沒有危機意識的話就讓它消滅。因此,多數人會認為地方創生是保留自己地方存在最後一個機會。

大學校務經營×地方創生

在第一場「地方創生架構下大學校務經營的挑戰與能力建立」專題討論中,主持人周素卿教授指出,參與推動大學社會責任或社會實踐相關計畫是一場新的社會運動,其中的困難點在於心態的轉變,亦即日常慣性行為的轉變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場討論將聚焦在如何經由校務治理,改變大學的生態系統,去與在地連結。周教授引用阿基米德的話:「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撐起全世界」,闡述接下來的引言人與討論人將具體分享如何找到校內與校外的支點,從一個小改變引起結構性的大變革。

首先分享的吳明錡博士從國際比較性角度切入,去談國家發展有效的區域創新系統的方法,通常是由國家提供整體政策性框架與完備基礎建設,當原則性大方向訂出後再讓不同區域發揮各自的特性。以日本的地方創生政策來說,為了解決人口減少與人口往東京集中,日本政府擬訂了國家總體的戰略,透過由下而上的戰略布局,採用資訊公開、人才回流、資金補助的方式,由下而上擾動關鍵環節,希望能在2060年達成城鄉活化、日本再興的目標。並且透過政策推動,由內而外調整體質,企圖改變過往部門之間只有分工沒有合作、資訊不流通、重視短期的效益,忽略國家長期發展等問題。


圖:吳明錡博士。(王承翊 攝影)

文部省推動的COC或COC+,即是在回應國家的總體戰略,透過資金補助,促使大學回應地方需求,成為驅動地方創生的核心據點。此外,COC+更希望能把把生態系統的關係創造出來,從單點的學校跨出去與其他大學、地方政府、民間組織、企業等合作,促成學研機構、都市與鄉村三者之間的知識、技術與人才的流通,不僅創造區域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更培養出地方新一代的人才,為城鄉注入活力。

綜觀日本及世界各國的社會實踐模式,從介入程度由淺到深來區分,由單純的發聲倡議、到積極回應社會需求、再到創造需求。換言之,大學不是只被動的回應解題而已,更能進一步地運用大學師生的天賦和專長,驅動對未來的想像,想像社會、產業的下一步在哪裡。為了回應這種新的挑戰,越過創新轉型的阻礙,大學更需要重視參與者的需求,改變新的推動框架,建構新的能力。回到國內正在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以下簡稱USR計畫),吳博士認為學校領導人需要重新檢視推動大學社會參與的目的,思考學校有什麼特色、為何要有特色,釐清這些問題,才能帶領學校團隊真正認識及定位自己的工作。「所以,USR不是為計畫而計畫,而是能帶來新的眼光重新看待學校。」

臺北科技大學:結合社會需求的學校發展

接下來的黎文龍校長和周瑞仁副校長,分別從各自職掌校務的經驗,去談自己的學校定位,以及與地方及產業界合作,履行大學社會責任時所遇到的挑戰及能力建立之歷程。黎校長說明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在過去百年來是國內工業的推手、企業家的搖籃,學校定位為「具有技職特色的實務研究型大學」。他從教學、研發、創新創業三個面向盤點校內資源,指出北科大培育的學生一向被認為實作能力強,師生的研發成果注重與業界互動,學校鼓勵將技術產品化,加上許多校友畢業後自行創業,並回過頭來與學校進行產學合作,因此北科大的社會實踐工作有很大一個特色是注重社會需求,結合教學與研究,與業界共同攜手回應。同時,學校也推動課程與社團自主服務,擴大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活動,足跡遍及全臺和外島。


圖:黎文龍校長。(吳柏澍 攝影)

在地方創生的觀點下,黎校長提出北科大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工作所遇到的生態重整的衝擊嘗試:其一,長期以來北科大的發展與社會需求持續結合,為了因應這樣的研發與教學創新,制度規範需要適度鬆綁;其二,要產生地方活化效應,除了內部資源分配,還要引進外部資源,並選擇、擴大已進行的計畫;其三,調整學習制度,創造出誘因,引發年輕人的共鳴,投入地方活化工作;其四,面對大學資源的限制,自我檢視優勢與特色,起而行、各點突破,不必好高騖遠。例如北科大工程領域最強,就以這項優勢來跟地方、業界連結,對地方活化比較使得上力。

宜蘭大學:解決地方問題、精進永續的校務治理及學校定位

宜蘭大學周瑞仁副校長在分享時,首先指出宜大所在地的宜蘭是很特殊的地區,受到地理環境與歷史發展影響,居民極具公民意識,實驗教育、社區營造、生態保育運動等都在宜蘭行之有年,極具成效。這也使得宜大在和地方合作尋找共同議題時,理念較容易契合。而在與地方政府的互動上,宜大過去曾主動邀請縣長到校內演講,闡述施政藍圖,經由緊密的溝通與交流,一起思考學校與縣政發展的共同目標,宜大因此能協助解決地方問題,並成為校務發展亮點主軸,而地方也能夠永續發展,彼此共創雙贏。


圖:周瑞仁副校長。(王承翊 攝影)

周副校長認為不管地方創生或在地連結都是在談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其中的關鍵在社會貢獻度或影響力(Social Contribution or Impact ,SCI),而過去有人說大學是象牙塔,原因出在於校務治理時只想到師生、職員,對外僅聯繫校友、媒體、產業、政府,很多時候都沒有想到社區、社群、社團、社會、納稅人。因此,走出象牙塔,把這些利害關係人納進校務治理來考量,即是推動SR、SCI很重要的一環。

宜大從校務治理層級推動地方創生過程中,一方面思考學生所需的核心能力(公民力、健康力、專業力),一方面鬆綁規定,進行創新變革,推動教師多元升等、創新學習環境、跨域整合開設多元課程來因應。周副校長指出,校務治理應該具有前瞻性、整體化、系統性、精進永續,不要隨計畫起舞;並且呼籲主管單位「資源配置最大化」,補助已經建立起在地實踐典範的學校,能夠有充裕的資源將典範移轉和擴散。


*本次論壇講者及討論人完整簡報檔案下載處

[1] 原文為「地(知)の拠点整備事業(大学COC事業)」;其中COC為Center of Community之縮寫。

[2] 本項進階型計畫之原文為「地(知)の拠点大学による地方創生推進事業(COC+)」。

〔相關連結〕

高教深耕,地方創生─臺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經驗交流論壇」側記(中)

高教深耕,地方創生─臺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經驗交流論壇」側記(下)

〔延伸閱讀〕

〈「地方創生」政策作為日本地方治理新模式〉

〈「地方創生」,能夠解決人口減少、啟動地方經濟嗎?〉

〈日本擋得住人口減少特快車嗎?全民總動員的地方創生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