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957

文章分享:


面對土地徵收──洲美人的細緻與矛盾

作者 / 郭琬琤

從課堂擾動到老社區

隨著在輔仁大學的學習,尤其是今年心理系的「家庭社會」課程,不管是課堂內的文本分享,還是課堂外自組主題小團體討論,反覆地思辯自己的工作狀態、身體動能及家庭歷史,即便現在進到社區工作發現自己的政治敏感度超低,找不到語言對話,自立門戶忙著找錢找資源,深刻感受到身心與工作的擠壓,便開始提醒自己有多少做多少,對於接下來在洲美社區的規劃,不想只是在徵收前懷舊,更希望和居民一起找回家庭歷史,以及具體呈現政府政策下的居民真實生活和轉變,有條件與沒有條件的,不是單單開發與不開發的二元選項而已。這些社會性的連結,亦是在課堂中看似私人的家庭故事背後,其實勾連的是各種政治與歷史的環節,藉由課堂的書寫與互相回應文本的課程設計,找到了不同觀看家庭爭吵的視野,進一步產生行動。


圖:稻田是洲美人美麗的記憶。

回家之後

我在洲美長大,隨著政府開發計畫的時程,去年洲美國小停校了,而全校師生加起來一百多人的國小生活,是我成長中最難忘的記憶,下課在稻田裡燒乾稻草、烤地瓜、抓螃蟹及奔跑,每次颱風過後爸爸就會帶我們去撿風颱筍(台語發音),因為只有那個時候,才可以撿到在竹子尾巴較嫩的竹筍吃。家裡距離學校步行10分鐘,黑狗卡隆每次都會陪我走到雜貨店再自己回家;小時候誰家的孩子做了什麼調皮事,全村都知道,走在街上也都叫得出對方的名字,阿嬤會跟社區的婆婆媽媽在屈原宮前跳扇子舞,誰家小朋友還沒回家的,在隔壁家的飯桌上找得到。而我最喜歡洲美紅磚三合院的質樸,社區的凝聚、共同生活與互相支持的畫面,彌足珍貴。

離開社工職場做社區工作,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轉折。民國103年10月,爸爸說洲美要徵收了,但是洲美已經禁建許多年,多戶人家住不下就往上或往旁邊蓋違建,違建無法申請門牌,許多人就這樣住著,也有些外地人來到洲美工作,生活了大半輩子,住的亦是沒有門牌的屋子。直到要徵收,發現政府配給居民的房子根本不夠住,更別說是那些沒有門牌的房子,我心想著「回家吧!搬回洲美住」,這個「搬回家」的動作對我而言特別有意義,雖然才離開家才二年多,但是過去回家,就是一個休息的地方,隨著年紀漸長,變得越來越少與鄰居互動,而洲美的寧靜與安穩,是一種習慣,習慣家就是這樣,不會改變。

這幾年,長輩們相繼離開,感受到與親戚及鄰居的關係已經疏離許多,那個小時候喜歡到隔壁鄰居家看嫂嫂洗衣服,邀請鄰居到家裡玩扮家家酒的女孩已不在,過去生活的型態對我而言也陌生了,同樣一條路一個巷子一群人,我無感也無需停下腳步感受,家、社區,離我好遠。而我是一個社會工作者,是一個離別人很近,離別人的家很貼,經常在社區走動拜會社區資源的社工,巨大的矛盾在心中產生,為何我無法用工作時與人靠近的樣貌,靠近自己的家人、鄰居、乃至於社區。從洲美社區與都市的距離來看,我生長在一個都市邊緣的小社區中,從小家人灌輸我們要跟都市人競爭才會出頭天的觀念,努力往外找尋屬於自己的社會位置,阻斷了與社區共同經驗環境與人我關係變化的感知,這些回看,隨著自己對家、對關係、對行動的書寫慢慢轉移視框,隨著在社區生活而變得真實且立體,我更相信,社區行動會擾動的,是一連串的裡外翻轉了。


圖:洲美至今仍然保有傳統的磚瓦古厝。

從三七五減租到洲美區段徵收

課堂內外的關聯性與歷史感,土地與人的關係緊緊相依,從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之土地改革。因著土地徵收開展了與爸爸的對話,我們討論從多數利益到少數利益,原來,土地不只是土地,歷史、政治、經濟、制度、鄰里社稷、人群關係、親人互動冷暖通通摻合在一起。

自己家的祖譜是私,自己家的土地是私,但自己家的土地怎麼成私,仔細探究,祖先到阿公到阿爸,都是想要給後代子孫一個房子住,國民政府來臺後的土地政策,讓郭家祖先賣掉農地失去地主身分,後代子孫成為佃農的情況下,又再度因耕者有其田翻身成為擁有一塊小田的小地主,足以讓阿公分家產給五個男丁延續生活,這也是阿公經常掛在嘴上的驕傲。阿爸講到徵收的公平,應該是戶籍內的人口原本有誰就應該要有誰住的空間,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是將土地化私為公後又為私,都市開發、土地徵收化私為公,但居民安置議題又與私息息相關,進一步連結到國有土地被賤賣、森林保育、開發與原住民土地的關係,公與私之間,到底有哪些政策與制度、哪些人在背後操弄,土地改革平均地權的善意,讓佃農得以翻身獲利的背後,國民政府來臺為穩固政權與大地主的合議,如同現今政府以都市開發為由,居民雖得到徵收費及安置費用,但多數是因為徵收條件不合理,壓迫其生存而站出來抗議;對於這樣的開發是否牟利財團,轉向壓迫到市井小民的生存條件,政府與財團靠攏,我們以為的私問題,很可能是被公壓迫到原本生存的空間,而我們又如何在私與公的梳理中回看家族土地紛爭的新視框,以及回應這些公共議題。


圖:左邊是專案住宅,右邊是已徵收的民宅。

洲美的保存行動

一天上班路上,停下機車,拍下這張照片,我告訴自己,「再不做就來不及了,再不保存,就留不住了,面對開發與徵收,洲美人出現了不同聲音,有些人認為長期禁建的社區終於被政府看見,想要更進步、更加都市化的生活空間,有些人則想要保存洲美原有的樸質與寧靜,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回到整個開發案的政策,一些換不到房子、付不了專案住宅貸款的洲美人,將被迫離開住了大半輩子的洲美街,對我而言是最不想見到的,但也發現每個居民對於生活想像的不同,激起我想把這些細緻與矛盾看得更清楚,因此成立了「洲美互助好住站」臉書社團,希望讓洲美人想起自己的家與歷史,並提供各種對家的對話與想像;保留洲美歷史與拆遷前的相關活動只是開始,最終希望有個永續經營的空間,能串起洲美人的情感,老人小孩可以在這裡互相陪伴與照顧,像過去一樣,要醬油隔壁借就有,不用到超商買,老一輩的居民自然地聚在一起,不用特地去機構碰面,青少年喜歡在自己家門口玩,小孩能有自己的托育班,家長上班不用擔憂。更重要的,對我們的土地,更有意識與力量去保護我們想要的生活,把洲美人留在洲美。


「洲美互助好住站」不時分享充滿回憶的老照片


*本文由十二道人情味授權刊登,謹致謝忱。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