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7703

文章分享:


瑞士美麗山林背後,150年的國家故事(上)

作者 / 方常均

座落於阿爾卑斯山脈,森林、湖泊與人文足跡交織的美麗風景是多數人對瑞士的印象。造訪遊人徜徉於山水間、身心重獲平衡,瑞士因此得到「人間天堂」的美譽。

自古瑞士人在山林間採集糧食、放牧牛羊,取用林木作為燃料,或用以建造房屋,與自然相依的生活,年復一年地為這個山間民族鍛鍊出堅忍的性格。就算已脫離農牧社會,位列富庶西歐強國的今日,惜物愛物的瑞士人也沒有染上揮霍的習慣,反而更加努力地觀察、瞭解所居的山林。「與山共存」被視為民族傳承,如何維護這片共生的土地,更是國家級的議題。


圖:高山、森林、湖泊與人文地景,是多數人對於瑞士的印象。

一、國土面積與森林比例

自1950年代起,瑞士中央政府與蘇黎世理工學院合作,成立了一個觀測瑞士自然生態的獨立科學機構Die Eidgenössische Forschungsanstalt für Wald, Schnee und Landschaft(瑞士聯邦森林、雪與景觀研究所,後文簡稱WSL),觸角擴及全瑞士公有與私人林地,每年進行林地面積、物種變遷與繁衍、動植物生態研究、氣候變遷等宏觀式的資源盤點與研究調查,提供國家政策所需的科學數據,也完整記錄了國土上,人與自然相融的細微變化。在全球氣候變遷加劇的今日,環境反撲的力量已經超過世人想像,如何更瞭解自然生態並與之共存,專業的基礎研究數據成了不可或缺的利器。

無私的分享,讓國土更美麗

瑞士在地理上可分為侏儸山區(Jura)、丘陵區(Mittelland)、阿爾卑斯山前緣(Voralpen)、阿爾卑斯山(Alpen)以及阿爾卑斯山南面(Alpensüdseite),這五大地區的條件各不相同,天然景觀也各自美麗,同時也孕育出不同的民俗風情與地區特色。瑞士的國土面積為41,285平方公里,只比臺灣稍大一些。目前森林約佔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其中有三成為私有林地。瑞士的人均森林面積,約為每人1,520平方公尺。今日的林地仍如舊時般擁有強大的經濟功能,瑞士目前約有10萬人從事林業相關工作,「環境永續」的概念也在林地的維護管理中傳承。根據WSL的研究,目前擁有私人林地者大多將其作為個人休憩與伐木之用,持續發揮森林的經濟價值另外也有16%的人將私有地開放提供公眾休憩,與他人一同共享森林資源;更有11%的擁有者以生態保育為己任,不採取積極的介入方式,而是讓土地休養生息,希望能為後人留下永續的森林環境。


圖:森林過往提供民眾生活中的燃料與建材,至今仍有許多瑞士人從事林業相關工作。

在阿爾卑斯山南面的森林,受地中海所影響,氣候與地表景象與北面有著不同的風貌。南面不但氣候較溫暖,物種的生長也較平均,幾乎所有海拔高度都利於樹木生長,也造就了多元的生態樣貌。此區的瑞士人文景觀,也帶著濃濃的義大利風情,作物、語言、飲食、生活習慣都受到義大利的深刻影響。有瑞士人說:「若說瑞士是人間天堂,提契諾州(canton  of  Ticino)就是天堂中的天堂,物產豐饒、氣候溫和,法治與各樣設施皆為瑞士標準,而生活步調又比瑞士其他城市慢得多。」這樣的說法,把瑞士人對完美生活的想像一語述盡。

二、國家政策內的規範

根據WSL的數據,瑞士的森林總面積,自1980年代開始出現擴增的趨勢,尤其阿爾卑斯山南面(Alpensüdseite)的增加幅度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的丘陵區(Mittelland)和侏儸山區(Jura)總體來說持平,但人口聚集地區因建物增加的緣故,也有部分林地大幅減少的現象產生。

其中,以海拔1,800公尺以上的森林面積增加幅度最高,在過去的20年裡增加了16%的面積。森林在自然界的功能是動植物棲息的場域,也有天然災害的防護機制;對於人類來說,森林則是木材、食物與乾淨水源的取用地。進入工商業為主的社會後,對都市人而言,森林的休憩價值更為提升,增添了人類觀點中的社會性功能。天地無言,育養無數生靈,而人類在發展經濟之時,無盡的取用卻對其他物種造成侵略與傷害。如何在取用之間達到生態與安全的平衡,便是瑞士創造自身文明的關鍵。

堅持了150年才有的成果,值得借鏡

回望19世紀,當時的瑞士仍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曾有一段將山間的良好木材銷往其他西歐強國的歷史。時至今日還有瑞士的老人家堅信,荷蘭鹿特丹這個歐洲吞吐大港,是由瑞士高山的上等木材所建造而成,這雖然是老人家美麗的誤會,但是從這樣的話語中,也能讀出對於他們對於本國林業的自信與驕傲。但世事總是一體兩面,150年前並沒有水土保持的環保概念,土石流與山洪等天然災害往往隨過度伐木而衍生,且是人民必得共同承受的歷史教訓;然而,瑞士人從錯誤中汲取經驗,發現到樹木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到了21世紀,瑞士已經擺脫販賣天然資源換取溫飽、財物的階段,休養山林成為當代潮流,瑞士的森林面積年年增加即是證明。

就在19世紀,瑞士國土飽受水土流失的災害時,瑞士人便已覺醒,促使中央政府將永續保育的概念納入當時的森林警察管制法規中,以公權力強勢介入山林保育、制止濫墾濫伐。不論是既有的農林牧等傳統產業,或是今日產值驚人的觀光業,都需要山林保育的持續維護,方能守住國民共享的森林資源。除了訴諸於道德情感之外,法規的強力執行才是保育土地的有效作法,也才能進而保障所有人的利益。世人所見進步的今日瑞士,是150年來多方合作、同時並進的成果。而WSL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在經濟利益平衡的條件下,為國家提出永續的國土保育政策。

都市規劃中不忘自然永續

在森林的分布上,丘陵區與侏儸山區的海拔較低,樹木生長速度較快,是林業伐木的重要來源地,在砍伐的同時持續造林管理。讓人口密集的城鎮邊緣,環繞著無限綠意,成為不變的瑞士意象。自然與人類發展的平衡,就體現在都市規劃的造林政策中;有足夠的森林面積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利用森林減少都市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他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水源調節等等。森林提供生命成長的無限可能,在人類的聚落中創造一處自然的空間,生命自能在此找到出路。

即便是在瑞士的最大城蘇黎世,環城的滿山綠意、沿湖的公園綠地,鬱鬱蔥蔥的山林水景,形成了有別於其他國際大城的優雅都市意象,讓蘇黎世素有花園城市的美譽。湖景第一排的美景為市民共享,而非富裕階層的私有財產。蘇黎世擁有環保、潔淨、悠閒、進步、安全等正面形象,在全球城市居住品質評比中總是名列前茅。遠離經濟數字與物質享受的競逐,人與自然再度取得和諧,成為進步城市與進步國家的新指標。

三、森林多樣性與森林永續

繁花開盡後綠葉轉紅,接踵而來的覆地大雪,是瑞士常見的四季風景。在親手觸摸土壤、撿拾落葉樹枝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培養對生命的感知,四季變化豐富了感官,森林之於孩童也成為生活必需的要素。親近山林的渴望,在生命的不同時節被喚醒,人對土地的情感與依戀綿密交融,牽繫了瑞士人與自然之間,強大且不可斷離的連結。

如何在都市邊緣造林,要優先思考的不只是人的需求,而是如何再次與自然共存。於是原生樹種的數量與比例分配,必然是栽植樹苗的重要考量。落葉樹種與針葉樹種的比例也必須模擬天然林地的組成搭配,才能維護當地的生態多樣性。有計劃種植的林地,也成為科學家研究人類聚落與生態平衡的場域。就教育層面來說,也能讓都市孩童有機會在鄰近地區,便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大自然的變化與生物間的活潑樣貌。


圖:瑞士對於學童的自然知識與環境教育十分重視,也打造讓孩子親近自然的空間。

城市造林,人們才有機會在都市生活中調養生息,這是生存之必要,也是生命教育的傳承。即便科技一日千里,也無法抹去瑞士人對大自然的記憶。善待環境就是善待自己,是瑞士自然科學教育的重點;人不能以真空狀態生存於世,與萬物和諧共生,是人類必須走上的道路。在瑞士,即使是城市裡的孩子,對大自然也有一定的知識涵養,環境保護與熱愛鄉土的思想深刻地劃入生活細節中。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環境清晰地為瑞士人民指出國家應該前進的方向,造就愛山、愛樹、愛自然的瑞士國民,絕非偶然而成。

森林對人的重要性,也可從德語裡看出端倪。自中世紀開始,人們在阿爾卑斯山區大量栽種歐洲山毛櫸,此一樹種高大挺拔,甚至可達30公尺以上,樹冠更是自由地向外伸展如帽。由於歐洲山毛櫸的樹幹質地緊密,自古就被運用在器物製作上,甚至可以切片作為文字記錄的書寫載體。因此,德文中寫做Buche的歐洲山毛櫸,也被借用為德語的書本Buch之意。從語言文字的發展中,多少也呈現了歐洲人類發展史對森林依賴甚多的現象。

樹不只是樹,更是生活中的必要存在

瑞士有55%的森林立於海拔1,000公尺的山上,今日櫸木林佔瑞士森林面積的29%,雲杉、冷杉等松科植物與落葉樹種也都很常見。森林是樹木自然生長的區域,瑞士為運輸而沿森林修建的道路,總長約30,500公里,越往高山上去,30公尺以上、挺拔入天的高大樹木越是可見。在挺立強壯的大樹之下,人類是如此地嬌小與虛弱、既不高大也不長壽。存於天地之間、靜默不語的巨樹更有冷靜沉著之感。環繞森林的出入道路,也正是劃分出保育區與人類聚落之間的界線,在人們的來去之中,留予自然發展空間。

瑞士東南方與奧地利、義大利相臨的格勞賓登州(Graubünden)曾經有過一棵名為潘娜拉(La Panera)的傳奇雲杉,活到250歲高齡的她,高達58公尺,被譽為歐洲最美麗的雲杉,更是瑞士著名的神木之一。根據歐洲樹種專家的說法:「潘娜拉得天獨厚地,在阿爾卑斯山一片森林裡佔了一個陽光照耀、水源充足、空氣清新的好位子。除了挺拔高大之外,她錐狀的樹型,枝幹平衡均勻地朝地面生長,冬日大雪後如同穿上一襲華美的雪白袍子。她不只是歐洲最高的樹,也是最美的樹。」

潘娜拉自1971年起,便被納入瑞士自然紀念碑的保護項目中,前來朝聖欣賞的人絡繹不絕,然而在2018年初春,遭受樹皮甲蟲的侵襲,枯槁而死,不再長青。2018年,大雪紛飛的12月,在上百位居民的圍繞道別中,巨大的樹幹從底部被鋸下,躺在雪地裡,自此成為當地的紀念標的。前來道別的居民對潘娜拉滿懷情感,有人甚至難過得落淚,有人安靜地追憶,相伴而居的人們不捨她的離去。在大片的森林邊緣,一位居民表示:「沒有了她,這裡顯得荒涼空無。」潘娜拉已完全超越「樹」本身的意義,她的赫然倒下,對在地居民而言,宛如失去了精神象徵,以及一個堅實守護的背影。


影片:上百位民眾齊聚,一同悼念名為「潘娜拉」的雲杉樹。(影片來源


*本文作者為瑞士公媒Swissinfo特約記者,長期觀察瑞士,經營「美麗國度的背後:你不知道的瑞士」粉絲頁,歡迎讀者朋友交流與媒體合作。

〔延伸閱讀〕

瑞士美麗山林背後,150年的國家故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