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7059

文章分享:


「咱的預算,咱來決定!」:參與式預算簡介

作者 / 黃靖玫

何謂「參與式預算」?

「咱的預算,咱來決定!」是「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最為響亮又深入人心的一句口號。也就是說,由人民來決定一部分公共預算的支出,藉由住民大會、社區代表會議、方案展覽、票選等流程,來決議如何支配這一部分的預算執行的方向與優先次序。

過往的行政決策過程中,預算編列、政策執行,皆操於政府與代議士之手,人民在除了選舉時選出各級民意代表、行政首長來表達自己的立場之外,對於切身的政策卻難以有直接的影響力。如何公開政府的決策與執行過程、避免代議制度中可能的弊端,並提高公民對於政治的實質參與程度,乃至於深化民主發展,增強公民社會的互惠連動,是「參與式預算」推行的重要目標。


圖:臺中市的參與式預算,在住民大會中展示各種方案並表決執行優先順序。

參與式預算的緣起與發展

參與式預算的實施,最早始於1989年的巴西愉港市,由甫掌政的巴西工人黨推動,將市政預算的其中一部分交由市民來決定分配如何規劃與執行。在當時愉港的社會進步氛圍之下,有顯著的成效,讓政府資源有效地將轉移至較為貧困的社區,挹注在公共設施與社會福利的比例也大幅提高。除此之外,由於在決議的流程中,需要由轄內所有行政區分別進行會議,以及市民參與的各種主題會議,因而也促成基層社區組織的蓬勃發展,使公民結社活動蔚為風潮。

愉港市的成功效應很快地擴散到拉丁美洲與北美地區,而參與式預算的實施方式也在不同的城市中發展出不同的模式。如芝加哥、紐約是以社區的規模進行,由社區的住民規劃特定款項的使用方式。此外,也有針對特定群體或議題的參與式預算規劃,如波士頓便是以全市為範圍,由年輕人來設計與規劃,但提案內容則廣納各種年齡層的建議,而以青年為主體的作法,也讓公共會議發展出更為多元的討論形式。


圖:文化部現正執行的參與式計劃,其模式是參考紐約與芝加哥的方式。(圖片來源

時至今日,全球已有1500個以上的城市、社區實行過參與式預算的決策模式。另外也促成如OpenNorth這樣的機構的出現,研發讓政府資訊更為公開、容易取得的管道,讓公民在面臨社區相關問題時,能協助做出決策,並加深對於各種公共議題、預算平衡管理的了解。

參與式預算在臺灣的推行

臺灣在2000年代初期開始進行一連串的審議民主的討論與試行,也影響了參與式預算概念的推動。如臺北市北投地區,於2004年時曾針對溫泉博物館的經營與當地的開發等議題,由北投社區大學主導,帶領辦理公民會議的系列過程。在這樣的基礎下,2015年初青平台便和北投社區大學合作,在北投試辦參與式預算,由當地居民自行規劃、提案,表達對於公共事務的執行意見。

2014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中,許多候選人提出關於參與式預算的政見,遂帶起了一連串的相關討論。2015年8月,新北市新店區的達觀里,首先在社區中實際推動,由里民自行提案並決定一筆建議款的執行方式。2015下半年度,臺中市政府也在臺中市中區推動參與式預算,同樣開放由民眾提案、表決希望執行的公共事務方案,並將參加的年齡限制放寬,年滿16歲、設籍於臺中的民眾皆可參與。而由文化部主導的參與式預算實驗計畫,則是在北、中、南各有兩個社區執行,除了提案與決議相關的公共事務方案之外,也交由社區民眾自行執行。


圖:臺中市參與式預算的執行流程(圖片來源

參與式預算的功能與評價

巴西愉港市的參與式預算曾被聯合國人居會議評選為都市治理的「最佳實踐」之一,因而也被各界視作進步城市的治理典範。運用直接民主的方式,有效地讓一般公民參與決策的過程,並且有實質的影響性,讓公民參與在政治上不僅只是被動地告知或是諮詢,讓民眾的意見得以直接反映給行政單位;而透過彼此的溝通、協商過程,建立起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互動,也有助於建立政府與人民的信任關係、提高社會間的共識。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推動參與式預算的模式或有差異,其實也反映出這些地區不同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如果想要提高公眾的參與程度,勢必需要因應地方脈絡做適度調整與配合,或是發展出為更為多元的方式;而在施行的過程中,也讓居民們藉討論激盪出對於地方、群體的想像,不僅帶領大家重溫歷史記憶,更進一步塑造出集體的認同感。

交由民眾自決的參與式預算,可說是審議民主的重要實現。透過公眾參與、公開資訊與決策流程,有助於社會資源的重新分配,避免公權力遭到壟斷,彌補代議政治之不足。相較於傳統中「視民如傷」的施政態度,這樣的方式不再將人民視為幼體,而是能夠和政府彼此合作與監督的伙伴關係,建立民眾由下而上的參與管道,培養出更為健全的公民性。


【參考資料】

文化部推動公民審議及參與式預算實驗計畫

青平台

周睦怡、吳勁毅 / 公民參與和地方治理

陳中寧 / 程序之外:參與式預算所仰賴的社會條件

陳東升 / 到審議民主之路:台灣的實踐與反省

萬毓澤 / 「參與式預算的興衰浮沉」:巴西愉港的故事

臺中市政府參與式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