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431

文章分享:


從手作體驗自然慢活:專訪慢8樂猿土團課

作者 / 阿桂

一群人聚在一起,讀一本自然建築的書,在沒有任何大型機具的情況下,實踐書裡的理念原則,一起蓋出一間房子,這有可能嗎?

在宜蘭冬山,有一群社區居民,正一起完成這件浪漫的事。不用大型機具,所需的工具就是雙手、雙腳,以及簡單的古早工具:鐵鎚、隨手可得的粗樹枝,還有最重要的,「慢活」生活態度。

圖:眾人合力建築的土屋,是由社區大學與社區居民、鄰近小學學生的共同作品。土屋的門為圓形,內有可供穿鞋的玄關,是「慢8樂猿」女主人碧芬到荷蘭參訪時看到的設計。

透過土屋實踐社區合作共好

兩年前,位於宜蘭冬山慈心華德福學校的幾位家長,一起組成讀書會,共同閱讀介紹自然建築運動的《用手雕塑的建築》(註1),[1]大家對書中描述取法自然、工法單純的建築理念所感動,因而興起了實作建造土屋的念頭。

讀書會的成員之一、「友善生活小舖」的店長賴碧芬,扮演促成土團課的重要推手。幾年前,她在經營店鋪之餘,於冬山香和村的山間承租了一個老屋,老屋原先是作為農具倉庫,沒有任何生活設施,碧芬和夥伴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慢慢整理,從山上接了山泉水,再分別蓋了環保廁所、用火箭爐生火的淋浴間,並在屋子前後闢了花園、菜園。夥伴們將此地取名為「慢8樂猿」,作為實踐自然生活理想的實作基地。「慢」是取自慢活,「8」是由於倒過來的「∞」在數學符號是無限大的意思,表徵這裡有許多無限的可能;配上附近山裡有許多猴子,故名之為「慢8樂猿」。

土屋的基地設於慢8樂猿菜園旁,碧芬覺得老屋有山有水,環境優美,很適合蓋土屋,因此促成了這個社區自發性共築土屋的發軔。

當時正好社區內的華德福小學部開了建築課,需要一個場域來實作。由於學校空間不夠,所以慢8樂猿土屋基地也成為學校課程的校外實作場域,後來羅東社大亦表示有興趣,也在此開辦了【一起來玩土】社團。現在,慢8樂猿土團課隔週聚會一次,成員包括帶孩子一起來玩的鄰近社區家長、羅東社大的社團課成員,甚至還有的是聽到廣播節目介紹來參加的。就這樣,透過課程,人力漸次到齊,串起了整個在地資源。

作為友善生活小舖的例行活動,「慢8樂猿」土團課帶有華德福學校的「共學」色彩:「一方面是,我們在想,宜蘭很多雨,到底土屋在宜蘭有沒有辦法成形?以前的在地建築很多都是土角厝,所以是有可能的。」碧芬說,「我對它(土屋)充滿想像,不一定要有什麼用途。不過,蓋好之後,如果大家想來土屋體驗自然生活,都可以來土屋住一晚,這是團員們之間的一個默契與特權喔!。」


圖:跟著大人前來參與社大土團課的孩子。

串連社區,體驗慢活

一開始,為了彌補書本與實作的距離,讀書會成員以陳文欽為首,找到了在台南後壁「野地TOUDEI森活」的Emma老師,並跟著她學習如何建造土屋、土灶、土窯,並將技術帶回社區,教大家蓋一起土屋。

Emma老師的課程很特別。表面上是技術學習,但實際過程裡,欲推廣的是生活態度的養成。比如磨踩土團,踩土團不只是為了踩土,而是去體會踩土的時候你對這件事的感覺,抓住跟自己一起工作的狀態,在動手做中,學習與自己相處。「她很在意做每個工作時,是否真正的專注。」碧芬說。

慢8樂猿土屋的建造也接收了這樣的理念,重視的是過程,而非效率。大家跟著Emma老師先從練習蓋土窯開始,完成了土窯和土灶後,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再著手進行土屋的建造。用手揉、用腳踩,用地上的粗樹枝夯土,人手一團團地揉土,慢慢地砌上,土屋便如同真從土裡慢慢長出來似地,有了牆、有了門、四面的牆漸漸長高。現在土屋建造進入第二年,玄關才做好,土牆慢慢長成了半個人高,正要砌上窗子。

這種建造的速度、使用的人力,以一般的觀念來說,完全不符合經濟效益,但慢8樂猿土團課在此所欲傳達的理念,正是重視過程的慢活體驗。「現在都市生活真的太快速了。我們覺得,可以透過動手實作,體驗慢下來、靜下來的感覺。」碧芬說。「我希望來參與這個活動的人,都能把這份感動帶回去,偶爾可以在自己的生活空間裡頭,去回味這種感覺,去思考幹嘛這麼快呢?我到底在忙什麼呢?」

取法自然、順應自然的建築理念

自然建築運動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於建築過程環保,沒有過多的耗材與剩料,並且在製程上與自然和平相處,不使用有毒的材料。因此蓋土屋的土材,主要成份是泥土、砂石和稻草。依照比例加入水,大夥兒站上土堆踩,將這些土材充分攪和成泥團。在活動過程中,盡量避免大型機具與一次性耗材的使用,強調運用雙手、雙腳就能完成許多事,而不講求經濟效益。過程,才是重要的事。

由於雨水會侵蝕土屋,因此的地基須採用石頭,大夥兒開挖了數十公分的溝,再從附近山上撿拾石頭,將石頭倒入溝中,以此作為土屋的地基。接著每次人們聚會,便是用手捏揉土材,或作成土磚,或揉成土團,慢慢地砌上,夯實土牆的工具,是周圍林子裡取得的粗樹枝,人們用兩手握著樹枝,或搥或敲,慢慢夯實泥土。     


圖:拿來夯土的工具,就是周圍撿來的樹枝。

陳文欽目前擔任羅東社大與慈心華德福學校土團課的指導教師,他告訴我們,土屋有冬暖夏涼的特徵,由泥土中有空隙,不若水泥的堅硬密實,土牆至少有30公分厚,冬天亦能擋寒。在土團製作過程中混入稻草強化支撐,搭配一體成形的設計,讓房屋更加穩固。這些並不是新的知識,而是先民傳統的智慧,這種就地取材的建屋方式,在世界各地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不同的風土民情、氣候地形條件下,而有不同的面貌。

帶走一份簡單的生活態度

雖是隔週一次動手實踐的課程,但課程所傳遞的價值觀使來參加的人們在各自的生活裡,能以自己的方式實踐。比如陳文欽在接觸了兩年的土屋建造後,開始自己動手改造他原本水泥房的家,在客廳三面牆敷上黃土,並且以裝潢剩料黏合製作家具,現在家中的許多物品都是回收剩料再利用的成果,例如床、櫃子等等。

使用這種環保再利用的方式,時間可能會花久一點,但都是可以自己實踐並且完成的。又有個來自宜蘭的學員,在土團課中學會自製汽化爐後,在家中後院自己找豆花桶來做了一個,她回饋說效能非常好,木材只要一點點,也不會產生很多煙,現在每天泡咖啡都會使用。

「如何能看到一個東西再利用的價值?又不失他的美感,這是一個練習吧!把這些觀念或多或少傳遞出去,是我們辦這個活動很重要的想法。」碧芬說。

眾人的創意

這一天土團課,在開始蓋土屋前,大夥兒又先做了一個三口灶。大家推來一個裝有輪子的木架,再拿回收的奶粉桶、豆花桶,做了三個汽化爐。這種灶的三個爐子連通,在第一個爐子裡生火,熱氣就能傳到另兩個爐子,是節約能源的一種設計,也是早已從現代建築中消失的傳統廚房設備。大人小孩一起,從泥堆裡用手揉成一個個土團,以固定三個火箭爐周圍的位置。


圖:土團課集結眾人的創意與經驗,大家邊做邊討論,一個加裝了輪子的行動土灶就此成形。

有人建議要做個煙囪,大家便開始討論如何利用現有的剩材做煙囪,有人便從老屋後方拿來一支回收的鐵管比劃著,大家邊做事、邊討論,做好後再拿來各種鍋子,生火、試煮、再調整,就這樣,不到十人的人力,一個早上,就做好了一個行動土灶,一次可以開三個爐。大夥兒告訴我,這種灶在小時候的鄉下隨處可見,他們是將記憶中古早的物事,用土團做一個出來。

正當還在討論如何修整外貌之際,就有人推了一車的回收的碎磁磚來,眾人拿起槌子,乒乒乓乓地把土灶用磁磚貼了起來,既防水潑,也能防止煮東西時泥土跑進鍋子裡。以後來這裡上課,這個灶有輪子,隨時可以推出來野炊。

結束了一日的土團課,大家再次圍坐了下來,聊天、討論之後的規劃。有人拿出兩扇別處撿來的完整窗戶,討論著如何安裝在土屋上。邊談笑聊天,收拾環境結束後,各自賦歸,兩週後再回來繼續。

土屋建造需要極高的自然建築技巧,不採用大型機具,因此需要較多的人力,社區居民們在合作、手作的過程裡,加入各自的經驗與創意,彼此聯絡感情,一起工作、生活,共同完成目標,也增進了彼此的關係。藉由讀書會,凝聚共同的理念,在實作的過程裡,彼此分享、共同創造、手作實踐,過程裡與彼此對話,也與自然對話,和自己對話,慢8樂猿土團課的成果,不僅是串連社區的人們、通力合作完成一座土屋,也是更是傳遞一種取法自然的生活態度。


圖:實作自然建築,也凝聚社區、聯絡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藉由共同參與手作建築的過程,有了新的連結。

〔延伸閱讀〕

放下專業的高度——與義築協會簡志明談傳統自然建築


[1] 自然建築運動起自1960年代,主要理念在於回歸自然簡單的生活,取法古老的智慧,捨棄機械,採用人力施作,強調創造力,建材亦盡量取自大自然,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本文所提及的書和自然建築運動的相關議題,可參考荒野保護協會〈自然建築,回歸與創新〉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