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930

文章分享:


設計建築,還要設計生活:生態村的規劃與效果

作者 / 陳中寧
 
 

 

 

 

 

 

 

 

 

 

 

(首圖說明:伊薩卡生態村(EcoVillage at Ithaca)與環境運動:當地的小孩聲援350運動。(350org@flickr)

文/陳中寧

圖/詳圖說

 

整合性的生態村設計

生態村的設計,除要考量能節省資源、友善環境外;尚須包括人文層面。整合性的生態村設計(Integrated Eco-village Design)強調:除環境永續外,生態村的設計也應包括社會動機與文化/精神層面。例如透過住宅的集中設置讓居民更容易交流、合作;或透過共同居住(co-housing)的設計鼓勵資源共享。作為信仰中心的廟宇和具有象徵意義的一棵大樹,則能凝聚認同,照顧到文化與精神層面。

傳統對生態村的規劃會去偏向考量環境的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整合性的設計則要求生態、社會、文化三者均衡並重。同時設計者不應獨自主導設計過程,而是要整合居民及建築師、社工師、工程師、生物學者、永續設計師、農夫、園藝家等不同角色共同進行規劃。尤其是要讓居民在生態村的設計與運作上有所參與並承擔責任。

 

►伊薩卡生態村(EcoVillage at Ithaca):生態村的發展狀況。(Journal of Urban Design, 11(2),  203

 

用生態足跡檢驗設計的效果

►伊薩卡生態村(EcoVillage at Ithaca)與環境運動:當地的小孩聲援350運動。(350org@flickr)

至於設計是不是真的有效果呢?Moosa, Whitfieldb, Johnsonc and Andreyd(2006)曾對不同的設計形式進行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的測量。對生態足跡的測量包括了去計算空間使用、材料與能源耗費、以及居民的生活習慣:飲食、交通與能源消耗。其以靠近五指湖區(Finger Lakes Region)的伊薩卡(Ithaca)生態村作為測量對象,比較生態村的居住形式在生態足跡上是不是能比新都市主義(New Urbanism)式的建築跟高級住宅區有更好的表現。

比較的結果發現:生態村的設計的確能發揮效果。除耗費較少土地與建材外,其規劃形式並能夠與原本的生態系統有所連結而降低干擾。同時,生活習慣上,生態村的居民會過得更環保;例如在飲食習慣上會更偏好有機、在地的食材。當然,這一方面是因為居民在搬入之前本身就有比較高的環境意識,但生態村的居住環境確實也有助於讓他們在實踐上更進一步。例如共同居住的設計會提高車輛共乘的機會而降低汽油耗費。

 

不只是建築:生態村與生活方式

可看到,生態村的效果不僅是顯現在居住形式,更會反應在生活習慣上。居民的意識、態度跟具體建築設計同樣重要。就如同整合性的生態村設計所提到的除了注意環境永續的設計,更要考量到社會與文化層面。如果能夠透過設計,引導人的態度與行為,那在促進環境永續上自然會有更好的效果。當然,所以設計不僅是設計建築,而是要設計生活方式,引導居民去過著對環境更友善的生活。


【參考資料】

Integrated Ecovillage Design: A new Planning Tool for Sustainable http://www.gaia.org/mediafiles/gaia/resources/HJackson_integratedEVDesign.pdf

Moosa, Markus, Jason Whitfieldb, Laura C. Johnson and Jean Andreyd (2006)Does Design Matter?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s a Planning Tool at the Local Level.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11(2), 19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