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474

文章分享:


疫情中逆勢崛起的明星——瑞士的有機農業

作者 / 方常均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什麼行業最為重要?醫護人員、軍警消以及貨物運輸人員,大家都不會忘記他們的貢獻。此次疫情也將農民的能見度大大提升,農民在土地上辛勤耕種與勞動,生產友善環境的作物,在健康取向的防疫風潮中,一躍成為瑞士人眼中的一顆明星。

今年(2020)3月,瑞士政府因應疫情而實施人數限縮措施與居家工作政策,導致人們開始囤積食品與生活用品,短期間大力促進了消費。之後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非必要不可出門的政策下,容易超過五人群聚的零售商店與露天市集關閉,人們只能在供給生活必需品的一般超市、食品行或網路商店購物,消費行為隨著緊急狀態有所改變。

疫情危及人們健康,保養身體與增強免疫力等有助抗疫的基本生活態度,也促進人們消費有機產品的意願。據國家電視台的報導,疫情之初,有機商店的銷售額增加了兩倍。原本在瑞士發展興盛的有機農業,在這波疫情之中更加引人注目了。


圖:疫情之中,供給日常必須品的食品行與肉舖仍能繼續營業。

疫情之前的瑞士有機農作市場

根據瑞士有機農業聯盟(Bio Suisse)2019年的數據,瑞士一年人均有機農產品消費額已經達到377法郎(約新臺幣11,310元)的高峰,有57%的消費者在每週的購物行程中,都會主動購買有機農產品。

各類有機農產品的銷售額在2019年都有增長,其中以新鮮雞蛋佔居第一,約為有機農產品銷售總額的28.7%;麵包26.1%為第二名;蔬菜23.1%為第三名。而加工過的罐頭或袋裝等食品則只有7.4%,與新鮮食材相比低得多。但與往年相較,這類食品的銷售額也有三倍的成長。


圖:瑞士小肉舖常主打「我們清楚我們的肉品來源」的口號,以生產追溯及優異品質取得消費者的信任。

積極打開多元通路,讓人們的生活更有機

瑞士有機農作的面積與產銷,是與鄰國列支敦士登合併生產與計算的。兩國共享有169,360公頃的有機農作耕種面積,佔農業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在高山區,甚至佔四分之一的耕地。

目前瑞士與列支敦士登共同登記的有機農產品公司(農場)有7,300家,比去年多了300家。顯示這兩國有越來越多的農民投入有機農作,2019年也有一度產量高過市場需求的現象,尤其是牛奶、豬肉和部分穀物。

為解決供需平衡的問題,2019年瑞士有機農業聯盟以行銷曝光、試吃展覽會與通路商的銷售合作,成功地打入更多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中,供需再度平衡。同時也顯示了有機食品已進入更多人們的生活之中,2019年的總營銷達到了32億法郎的紀錄。


圖:超市中的在地農產品試吃活動。

瑞士有機農業聯盟所設定的商業策略中,現階段的要務是替有機農產品打開多元通路,進入一般大眾的消費系統中。舉凡街頭的小賣店(Kiosk)、加油站的便利商店、外賣公司與大型連鎖餐廳,都將是聯盟努力開發的銷售點。這一目標將讓有機產品走向平民生活的一部份,不再只是養生者和老饕專屬的食材。另一個目標則是提高有機農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希望在2025年能攻佔四分之一的農產品市場交易總額。


圖:貨架上陳列著瑞士冬季與春季常見的蔬菜,超市的價格牌清楚標示產品來源地

疫情中的有機農作價值提升

疫情為有機農業帶來了不同層面的衝擊,有機系統之下的各種領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最直接受益的是能繼續營業的有機商店與有機農場超市,他們立刻吸引了新的客戶。疫情期間,瑞士有機農產品的銷售共成長了30%,而超市與店家的收益也增加了一倍。

為了追求健康,掌握食物品質,自行烹調製作成了疫情期間的生活守則。尤其瑞士人向來重視烘焙的飲食習慣,加上長期在家防疫,以及購物不便的影響,讓烤麵包、蛋糕、餅乾等等烘焙活動大幅增加,成為隔離生活中的必要消遣。這也導致有機牛奶在疫情初期一度短缺。

在一個瑞士媒體臉書上,曾刊出一項讀者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在進入緊急狀態後的第一個月,沒在家烘焙過蛋糕的人在瑞士是少數。牛奶、麵粉、奶油等等有機農產品,成為這波購物潮中的火紅商品。疫情凸顯了瑞士人生活習性,牛奶的需求量大增,也進而刺激了生產端。這促使有機農業聯盟將更快核准符合有機條件的酪農,加入生產的行列。


圖:瑞士奶製品的豐富多元,常讓消費者難以選擇。而受到疫情影響,有機牛奶也成為許多家庭的必備品。

防疫禁令的衝擊與自救之道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有機農作受到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遭到波及的農戶多半與餐廳關閉有關,例如畜養肉牛的農戶與酒農,便是此波疫情的受災戶。

瑞士的餐廳停止營業後,無外賣執照的餐廳只能休業,連帶影響了肉品與酒品的銷售。畜養肉品的瑞士農戶雖是中央政府的直接補助對象,但牲畜的養殖也有季節性,牛隻與羊隻到了一定的大小與年紀,為了肉質的口感必須即時宰殺。農家只能先屠宰處理,放在冷凍庫之中,等待疫情結束,餐廳再度開業時銷售。

酒農也是此次疫情的重大受災戶,尤其4月的酒展與品酒會不能舉行,錯失了今年銷售的時機。而瑞士的酒類原就以國內市場為主,失去本土餐廳的銷售機會也就是失去今年最大的營收來源,除了接受政府紓困之外,只能退而求其次,更辛勤地向私人買家招手。

一家在日內瓦湖畔有700歷史的酒農Chevelley,就轉而向原本購買量較少的私人買家寄出了文情並茂的信,訴求「酒也是良藥」。在最需要耐心的時代,用一杯好酒,持續生活的原有的節奏。並利用免運費等優惠來刺激消費。

蔬菜農戶受到嚴重衝擊者,則是原本在市集裡擺攤或經營苗圃的農戶。為了減少群聚感染的可能,進入緊急狀態之後,市集不可開張,農夫必須自尋銷售通路。也因此在瑞士的臉書上也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小農廣告,提供今天下單,明天取貨的服務。

此外,自救是最快的方式,提供消費者搜尋離自己最近的在地農家、各式商店和職人的網路平台因此出現。使用者只要在名為「Local Heroes」網站中輸入郵遞區號,就能找到包括有機作物在內的各類型食材,以及餐廳、農場、酒莊、雜貨店、化妝品店等資訊,就近提供採購或送貨服務。這正反映出網路時代中,各行各業能善用網路來解決現實問題。


圖:起士標籤左下角的小花苞就是Bio Suisse的商標,為天然健康的瑞士品質象徵。

農民的共同努力成就有機商標的價值

瑞士有機農業聯盟的會長Urs Brändli在一場與農民們視訊會議上說道:「如同其他抗疫英雄一般,瑞士農民在這場疫情中一同肩負起國人基本需求的責任。」農民的重要性因疫情而大大提高了能見度,這是他從未預料到的。

近年來,瑞士的有機市場持續成長,在疫情蔓延時刻更意外打開市場,成為許多人守護自身健康的新選擇。這樣的契機,也許能讓優質有機產品出現在更多的家庭裡,變成多數人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作者為瑞士公媒Swissinfo特約記者,長期觀察瑞士,經營「美麗國度的背後:你不知道的瑞士」粉絲頁,歡迎讀者朋友交流與媒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