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897

文章分享:


藝術,請回桃看—專訪桃園藝文陣線

作者 / 大豆、阿桂

「小時候的書包跟制服都是在大時鐘買的。」

「大時鐘超大的!進去買東西都覺得會迷路。」

「跟同學約逛街都說,那就在大時鐘集合吧。」

在地人言談中的「大時鐘」,是創建於日治時期的第一公有零售市場,位於在離中壢火車站不遠的大同路、中正路口,由於在路旁矗立著一座大時鐘,當地便習慣以「大時鐘」代稱。早年,中壢的商圈依著火車站到第一市場的沿路開展,是南桃園地區最熱鬧,商業活動最盛的地帶。第一市場也成為當地人購買日用雜貨、逛街飲食的首選,至今裡頭還藏有許多傳承超過五十年的老店。市場的主體建築於1975年改建成現今的樣貌,也曾經衍生出各種不同的店家。

隨著時間過去,曾經繁華一時的市場光芒褪盡,地方政府遂於四年前研議拆除,攤商們歷經不斷地的陳情,仍舊無法改變官方的決定。就在計畫拆除前,桃園藝文陣線的年輕人們出於對於在地的歷史記憶與生活情感,決意為老市場留下記錄,並試著創造出更多不同的可能。這便是今年「回桃看宇宙藝術節」的發想起點。


圖:這一頭攤商熱情地分享老故事,另一頭的展間則訴說著和公部門交涉的無奈。整面貼滿公文的牆與老市場交織而成的,就是保存與開發之間的衝突拉扯。圖為徐宏愷的作品〈我不是這個意思啦〉。

「整個市場都是我的小宇宙」

圖:在地人、甚至攤商都認為已沒落的老市場,對藝文陣線的創作人來說,卻是蘊含無限靈感的創作園地。此為徐佳伶作品〈整個市場就是我的小宇宙〉、柯茹毓作品〈指引〉,透過市場占卜的概念,希望宇宙能量給予參觀者一些祝福。

「這裡的場景和歷史氛圍是渾然天成的,現場燈光打下來,就是很對。」創作人杜彥穎(小杜)告訴我們。「地方文化性要夠才可以做這個,但文化性夠的地方,通常就是政府最想整頓的地方……中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火車站那裏,還有這個舊市場。回桃看第一屆是想找回桃園創作人和表演工作者,這次則是關注我們要怎麼保存跟發揚在地的老文化。」小杜也是藝術節互動活動的策劃者,以及文史組的負責人之一,在聊天的同時,手裡還不停地擺弄著從攤商那裡採買來的舊五金,準備拿來做在地素材的手作體驗活動。

這次的藝術節當中,策展團隊以「宇宙」和「市場」作為發想元素,規劃了一系列的視覺藝術、表演藝術,以及和民眾互動的節目。部分因為參展而首次踏入市場的藝術家們,也對市場中豐沛的創作資源和能量感到驚異。市場中的獨特風情,有著攤商阿姨們的濃厚人情味,各種商品融合成許多不同的文化面貌,儼然就是台灣的縮影,化約成一座在地生活的博物館。

走進第一市場會發現,原先緊湊的一個個攤位,有幾個已經改裝成視覺藝術展場,夾雜在仍舊營業的攤商中,成為常民生活風景中的一部分。算命攤阿伯、裁縫店阿姨,除了開門做生意,不時還會出來招呼人,跟你說這裡發展的老故事、他們的生活歷練,並熱情指示你哪裡還有展間可以看作品,告訴你最近表演藝術的活動時間。甚至在看展的過程中,還會出現活生生的「展品」本人,告訴你創作人是如何用他的的攤位或是故事取材,發展出這個作品。

「當初的預期是想吸引大家再度走進大時鐘,希望這邊的攤商阿姨能成為互動導覽員,把年輕人帶進來,讓這邊變成創作的元素,但在策畫時一切都是未定數。」團隊成員阿遠說,「開展之後,發現我們慢慢都有做到,阿姨們(指攤商)回饋都很直接,她們會帶朋友來逛,說改造成這樣是他們喜歡的樣子,覺得這樣很好。這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

桃園藝文陣線的發軔

由一群在地年輕人發起的「桃園藝文陣線」,最初是緣於桃園兩位青年有感於家鄉藝文環境的貧瘠,在2014年的初夏開始在社群網站上成立社團展開討論。想不到效應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參與討論的有戲劇工作者、美術、音樂、文史相關專長等,大家紛紛發表了自己對桃園藝文現況的看法。接著透過公民咖啡館等實體活動,將有心促成改變的人們聚集起來。

這些從事藝文工作的年輕人,有的是生於桃園,有的是住過桃園,他們的共通點有二:一是和桃園有深厚的淵源;二是從沒想過可以在自己的家鄉發展藝文工作。由於桃園工商發展的背景,使生於斯、長於斯的藝文工作者,創作經歷卻都在台北、台南、台中等地流竄,親友要看自己的作品,還得花上大把時間到外地去。成員在討論中紛紛提出問題:「我們能為桃園的藝文做些什麼?」「我們為什麼不把桃園當作創作園地?」「集結了這麼多人,要辦什麼樣的活動來呈現這樣的力量呢?」

透過這些討論與活動,也串聯了更多的藝文工作者。經過幾個月的經營,凝聚大家的共識與想法後,於是有成員提議:趁著人都在,我們來辦藝術節吧!

第一屆回桃看藝術節:在地創作能量的展現

2015年3月,第一屆回桃看藝術節在桃園市新民街登場。其中參與創作的的藝術家或表演團隊都是出身或曾經居住於桃園的人士,落實了「藝術返鄉」的期待。策展團隊以FlyingV群眾募資平台募款,作為全部資金來源,引起了熱烈迴響,使得原本沒落的新民老街,在去年三月天裡熱鬧翻騰,附近店家也熱情參與。

「一開始是參考台北藝穗節,在城市不同的角落把戲劇、音樂相關的表演因素帶進來,打破在制式劇場空間表演才叫藝術的這件事……但後來考慮到桃園有許多優秀的視覺藝術創作人,如果在藝術節中少了這塊可能會失色不少;另外顧及跟民眾的互動,還需要更廣的社區營造層面,所以除了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的展演外,街區互動的東西、文化資產、文史資料,也跟著慢慢加進來,第一屆就這樣越搞越大。」桃園藝文陣線的發起者劉醇遠、視覺藝術策展人徐佳伶、表演藝術策展人徐宏愷,和許許多多的的志工朋友們,一起投入了這場前所未見的民間藝術節慶。

有趣的是,不論是去年在老街上或是這次在市場內,附近的店家和居民往往不太能馬上理解這群年輕人想幹什麼,甚至以一連串「不用了謝謝」,猶如打發業務員般的方式拒絕他們。經過不厭其煩地多次說明,以及與攤商們細火慢煨地培養感情,再加上工作人員紛紛開始進駐場地,跪在地上認真刷洗打掃、布置展間,才終於讓攤商們了解這票年輕人是來真的,而從原本的觀望態度紛紛轉為支持,開始一起交換想法,甚至不時提供工作人員美味的餐食,也樂於向過往的路人與參觀民眾介紹藝術節的各種活動。

第一屆藝術節的籌辦經驗,讓桃園藝文陣線的團隊成員逐漸成形,也充分體會到進入社區、將藝術帶入在地生活是很有意義的事。充滿熱血的第一屆回桃看藝術節結束後,藝文陣線深感需要一個實體的工作據點,來進行未來的推展工作,便透過熱心的里長的幫忙,在中壢後站找到了駐點的工作站,並持續踏查桃園、中壢舊街區的故事,試圖讓文化慢慢地紮根。透過文史訪查與策劃小旅行,團隊成員帶著參與的民眾走過一座又一座日治時期街屋、傳承三代的老店,最後,藝文陣線走入了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也就是在地人口中的「大時鐘」,涵養出第二屆回桃看藝術節的能量。


圖:小女孩玩蕭遙的互動式創作:〈大時鐘家家酒〉,對面攤位的裁縫阿姨來相陪,形成有趣的畫面。

「與其說是我們改變了這個市場,不如說市場改變了我們」

對創作人來說,回桃看提供了一個新的創作場域嘗試。很多人過去的創作經驗裡面,就是在劇場、工作室、或展間裡,少有機會在人情味濃厚的地方進行社區創作。

「我從小就知道大時鐘,但從沒進來過,也是到去年參加藝文陣線的活動,才知道原來這裡面長這個樣子。慢慢走進來,跟店家交流,就發現這是很有人情味的地方。」創作人柯茹毓(小毓)說。原本已不再從事藝術相關工作的小毓,不但響應號召擔任創作者,更藉著社團成員分享得知目前在龜山的住所附近有一棟百年洋樓可以經營,未來也希望能以洋樓為基地,產生更多的作品。又例如國際知名舞蹈家余彥芳,也因為參與這次回桃看藝術節,團隊成員才在閒聊中發現原來她竟然是大時鐘附近的居民,小時候就常常來市場內玩耍。藉著這次機會,余彥芳第一次回到桃園演出,也將兒時對市場的記憶排入自己的表演當中。如同徐宏愷說的:「與其說是我們改變了這個市場,幫這個市場做了些什麼,不如說是市場打開了我們的眼界,改變了我們的藝術創作。」

這屆藝術節中,藝文陣線給創作人的提示,是希望創作人能就地取材,使用市場內的素材進行創作,並且以「市場」或「宇宙」做為發想。為什麼呢?「大家一直思考討論桃園的文化元素這件事,到底什麼是在地化?台灣的文化元素本來就很混雜。有些人覺得作為特定身分就會有特定的意識形態,而產生既定的標籤。例如族群、客家文化、眷村文化。可是我們希望來參加的創作人能夠自己去感受,實際進到在地去看這邊的人如何生活,所以我們盡力避免給他們既定的主題,或貼上所謂的標籤。」因此在展覽中不但有餐飲、算命、裁縫等等以店家為題的作品,還有關於在地族群、生活經驗的探討,另外也出現了像是招財貓、賣藥電台這樣的市場風景,透過創作人的觀察與重新詮釋,呈現出繽紛而多元的風貌。

持續深耕:「藝術返鄉」與「在地文化」

不管以成員年齡或成立的時間來看,桃園藝文陣線都算很年輕的團隊,敢衝敢做也就成為這個年輕團隊的一大特色。第一屆藝術節的規劃,便是因為想抓緊團隊成員的情緒與人氣,抱持著「沒有錢也要辦」的心態,無論如何都要將好不容易集結起來的能量凝聚、呈現出來,於是選擇將時程排定在大家能參與的時間點,經費方面則是盡可能地去募集。然而第二屆藝術節,藝文陣線也細緻地考慮到捐款者可能會產生疲乏感,決定藉著申請相關的計畫補助,讓自行籌募經費的比例降低。由團隊成員鄧惠如擔任計畫總召,協同視覺藝術策展人徐佳伶、表演藝術策展人徐宏愷等幹部,一起努力讓大時鐘在面臨可能的拆遷命運之前,在當地民眾的心中留下更多回憶。

回桃看藝術節固然是藝文陣線傾團隊之力籌辦的活動,然而「藝術返鄉」的初階目標達成以後,還需要持續的耕耘在地文化資源,打造出良好的藝文發展環境,才不至於讓桃園民眾再度成為藝術展演與歷史文化的異鄉人。因此,在兩屆藝術節中間,團隊成員持續關切在地藝文發展議題,並針對桃園、中壢的舊街區進行文史踏查。此外還積極進行文化資產提報、社區營造工作,並參與環境與生態相關議題。這些看似發散的各種公共議題,其實都環繞著一個同樣的關懷:地方的歷史脈絡與文化資源。「我們會去關注老市場的拆遷行動,或是藻礁等環保議題,因為對我們來說,惟有這些東西保護下來了,這個環境才會變好;一定要整體的環境是好的,桃園才能變得更有趣更精采。」劉醇遠這麼說。


圖:藝文陣線成員蒐集老地圖、老照片,以及地方口傳的故事,一步步走出了中壢舊城的小旅行地圖

談到桃園,甚至台灣許多地方,都正在遭受一種「開發主義」的攻擊,可是開發並非只有一種想像,活化舊有傳統也是一種創新的可能。所謂的發展並非全盤毀去原本的樣貌,如果傳統的價值被捨棄了,文化的內涵就很難保存下來;一座城市的進步面貌,應該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片面的符號以及標籤。庶民的生活文化與共同歷史記憶也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

「在過程中我們有時也會感到很失望,比如當我們發現,不管是某處的老房子,或是小巷內的鐵窗花,像這種很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地方,可是它正在慢慢流失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很痛苦。為了要保存這些舊有的美好,所以我們必須讓更多人去關心這件事,我們做的所有事情其實都是環繞這個主題。」許多人對於藝術或文化的想像,常常是侷限在廟堂之上的樣貌,而不會浮現出庶民生活與在地歷史記憶的面目。其實文化也不該僅止於廟堂之上的陳列品,更應和我們的生活融合、從生活中去探尋。「我們把藝術跟文化帶到你的生活當中,用我們的方式告訴你什麼是文化,什麼是藝術,這就是我們所在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