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143

文章分享:


大臺中一日生活圈:新社宅與舊市場的日常觀察

作者 / 鄭懿婷(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一日生活圈紀實

五點的鬧鐘響起,居住在太平育賢社宅的生活還不滿一年,我卻已經逐漸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身為道地的臺中人,但是活動範圍一直只在臺中的舊市區,自從2022年搬到了太平育賢社會住宅之後,才對這裡有了更多的認識,並增添了更多的生活期待。原本較熟悉舊城區的我,對太平區的印象是地處較遠而且接近山區,直至居住在太平之後,才逐漸發現她的魅力。有別於印象中的偏僻,太平的生活機能其實已相當成熟,而太平育賢社宅所坐落的位置,更是當地新開發的地區,讓第一次在此生活的我相當驚艷,沉浸在太平社宅的神奇魅力之中。

每天一早,對於打開窗就能看到山巒,稍稍沉浸在這迷人風光後,緊接著的是馬不停蹄的行程:載著就讀興大附中的孩子準備上課,自太平出發一路向南,經過太平和大里相接的鐵路街,來到已經更成熟發展的大里生活圈。

送完孩子上學,接著轉往工作地點,位於中區第二市場風華依舊,在地組織、地方創生團體和大學機構不時在此合作舉辦活動,再加上政府一直有在關注市場活化與發展議題,想為老市場帶來新客群,因此在整個中區裡,第二市場仍像一顆閃閃發亮的吸睛寶石。工作一會兒後,我就要準備前往東海大學上課了,利用臺灣大道所建置的優化公車路線,從第二市場出發到達位於西屯區的東海大學大約耗時30-50分鐘,這樣往返住家、工作室、學校的大臺中的一日生活圈已然成為日常。


圖:太平育賢社宅於已於2020年6月完工,可容納300戶人家入住。(圖片出處:台中市共好社會住宅網站

轉移生活圈的動念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的流布,政府為防治病毒擴散,祭出了相當多的政策規定,其中影響整體社會經濟最深的是發布三級疫情警戒和居家隔離等相關規定。原本和大家族共居在西屯區的我,發現在當時的防疫規定下,舊有生活空間顯得更加侷促,就連原本可以藉由外出轉換空間和心情的調適方法,也因為防疫的各種預防措施而受到限制,造成只能窩在家中房間,不僅對成年人造成影響,對小孩的身心發育更是不利。適逢臺中市政府發布新建社宅招租資訊,便想著去申請看看,沒想到竟然能搬進自己理想中的住宅,也慶幸當時並未因周遭的阻止而放棄。

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模式,甚至改變了我的生活圈,逃離了原本相對侷促的老舊社區,轉向新區域發展。這也是因為地方政府對新區域的開發建設、交通運輸的規畫與在地社會福利的推動,每一項都剛好到位才能達成,就一位小市民的生活體驗來說,「有政府會做事」這口號的確真實體現在每日的生活中。

這幾年因應民眾需求興建的社會住宅不僅提供新的居住空間,還為許多人帶來生活模式的新改變,同時也與區域的規劃及未來發展息息相關。例如太平育賢社會住宅位於太平區的新興發展區塊,商圈相對較新,加上74號快速道路幾乎已經完成環繞臺中一周的建置工程,因此吸引了大量新移居人口,為了因應激增的學齡兒童,在舊有學區中另外設立新高國小,並繼續建設國小第二校區。由此可知,社宅周遭環境將越來越便利,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新舊生活圈的快慢風景

太平育賢社宅新生活圈的形成,有賴於政府的規劃與居民、商家的後續進駐,生活機能逐漸成熟。相較於此,我所工作的中區第二市場,卻是呈現了不同的樣貌。

中區是臺中市最早發展的區域之一,在面臨新興重劃區吸引更多人口自舊城區外移後,中區的繁榮狀態便大不如前,過去鼎盛時期摩肩接踵的盛況已不復見,留下的是充滿歷史記憶卻閒置的建築,很多在地成長的人提起小時候的回憶時往往不勝唏噓。

老城風華在第二市場附近仍可略窺當年榮景,古老而幽靜的巷道過去曾經人潮洶湧,市場攤販的叫賣一如往常地充滿熱情和活力,支撐起第二市場運作的不只是充滿歷史感的建築空間及硬體設備,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所形成的關係紐帶。不同的消費族群在固定的時間出現在市場,和熟悉的攤商們打招呼話家常,生意做久了就成為老朋友,就連彼此的家庭情況都略知一二,相比因為觀光而來的外地客人,熟客與攤商間的互動更親切也更緊密。


圖:臺中舊城風華在第二市場附近仍可略窺當年榮景,古老而幽靜的巷道過去曾經人潮洶湧,市場攤販的叫賣一如往常地充滿熱情和活力。

不同的場域會有不同的特色,太平育賢社宅附近到處都是施工工地,正象徵著未來蓬勃的發展性;而中區第二市場附近的街景卻是一處處的「慢生活」景緻,在舊城區漫步散看slow down為時下風潮,兩者所呈現的風貌大相逕庭。

新舊生活圈的不同發展節奏

仔細觀察我所處的兩個不同的生活區域,就會發現兩者出現了極大不同的發展節奏。

在太平育賢社宅附近街區,可以看到林立的便利商店,揭示著現代人對便利商店的依賴程度,早餐店、咖啡廳亦顯示現代人因忙碌而衍生的新餐飲服務文化,超商與便利超市在此區代替了傳統市場,網購和通訊團購反而成為連結人與人的媒介,雖然因此淡化了人情味,但相對卻增加了商業流通。

在硬體設備上,太平社宅裡也設置了日照機構、伊甸服務中心,還有非營利幼兒園等等社會福利機構,讓這區塊的發展不是只有高樓林立,更在發展之中增添全人服務的功能,也更符合社會住宅的定位。除了硬體設備外,軟體設備的開發應用亦增加了社宅居民的便利性,例如社宅APP能讓住戶即時收到社區公告事項外,還提供了收發包裹信件的通知,而家家戶戶裡設置的對講通訊系統,更是在狀況發生時能讓住戶與管理單位立即雙向聯繫,對於居家安全有所保障。

另外,社宅裡也提供了更多的社會服務功能,例如舉辦社區的小型體驗活動、經常性的運動健身課程,還有線上學習課程,不僅豐富了住民的生活,並加深了居住者在地的情感認同。


圖:對於住民背景多元的社宅來說,增進住民彼此的認識與情感交流,是重要的軟體營造重點。圖為太平育賢社宅在社區的烹飪教室空間中舉行萬聖節活動。(圖片出處:臺中共好社宅-共同好好生活在一起臉書粉絲專頁

相對的,中區的第二市場雖有很多中老年人前來,但以商業機能為主的中區,卻少有服務長者為主的社福機構,反倒是周邊存在著許多傳統的廟宇、飲食老店以及方便看診的醫療院所,加上熟識的市場攤商,都讓「老主顧」們一再造訪。同時,富有歷史記憶、產業知識與常民生活的第二市場,更受到大學老師的青睞,成為帶領學生參觀與學習的首選。

問了許多老臺中人對中區或對第二市場的想法,發現他們心繫此地多是因為長年累積下來的記憶與情感連結。儘管中區盛況不復,他們內心對這個生活圈的認同卻不受外在環境變化影響,因此即便此處消費並非設施最新穎或最舒適便利,但是情感認同仍會驅使他們乘近30分鐘的公車前來。此外,臺中火車站及周邊乘載著移工們的活動足跡,因此異國商品、特色美食的販賣也逐漸增加,中區儼然趨向多國文化融合的生活圈方向發展。


圖:許多老臺中人心繫舊城區,多是因為長年累積下來的記憶與情感連結,即便此處消費並非設施最新穎或最舒適便利,但是情感認同仍會驅使他們遠道而來。。

所以一個生活圈的發展到底是要任其自然形成,還是要透過公權力介入形塑呢?以太平育賢生活圈而言,公權力若不介入,區域的發展或許無法如此快速形成,生活機能也會有所缺乏;但若以中區第二市場而言,若以公權力大肆整頓外在建築環境是否又能保留住在地的風情呢?看法絕對莫衷一是。儘管新興區域和老舊城區面臨的在地議題大不相同,但是在基礎設施與公共建設逐漸完備後,社區發展如何連結在地情感,並回應成員需求,由下而上創造出更加完善便利的居住空間與生活品質,或許才是生活圈中的每個利害關係人應有的共識。

社宅的新生活圈提供大學實踐的場域

那麼大學團體若加入社區實踐行列又會有什麼樣的新面貌?以梧棲社宅為例,社宅以打造全齡式居住宅為主要目標,弘光科技大學受市府之邀在此經營社會服務站及觀海溫室菜圃,另有日照機構、高齡者服務設施、托嬰中心以及社區公民團體等也相繼進駐,以服務社宅及鄰近居民的生活需求。

這裡也指出了一項新思考方向,在最近大學與地方連結進行社會實踐的趨勢中,新落成的社宅似乎提供了相對單純且阻力較小的實作場域。這是由於社宅在興建前期已由地方政府經過調查,並與在地團體溝通,達到一定的共識,在硬體設備俱足的狀態下,考量社宅入住的居民背景、年齡多元,租屋期限三年一簽,最多只能住六年,以及社宅本身的社福特色和創新示範色彩,都提供大學團隊與社區或在地社群共創及協作的空間。

比起老舊社區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在地議題,雖然在社宅中進行社會創新實踐更有自由度,不過大學團隊若僅止於社宅內推動實踐計畫,未免像是在無菌的實驗室裡進行實驗,有點可惜。因此如何從社宅內部擴展至周邊社區,橫向連結社宅居民與外部鄰近社群,關心共同生活圈的發展,照顧區域的需求,可能就是接下來的目標。


圖:弘光科技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承接接梧棲好宅的社會服務站及屋頂溫網室,提供好宅住民及周邊社區居民相關社福諮詢、園藝治療、活動參與等多元服務。(圖片出處:弘光科技大學 USR臉書粉絲專頁

舊城生活圈中大學實踐場域所面臨的挑戰

大學實踐計畫在舊城生活圈中所面臨的挑戰是更加多樣,前述新建的社宅定位明確,大學多聚焦在社福相關的實作議題上;而在舊城區進行推動計畫,大學面臨的是在地深耕團體各有主張,要如何串聯合作、號召更多具有在地情感認同的居民一起參與公共事務?當地方政府對舊區域的未來規劃與居民商家及大學成員的想法不同時,該如何有效溝通,取得共識?

以中區的第二市場為例,當大學團隊以科技的方式介紹及推廣市場時,面臨的是老年族群的「不置可否」。數位科技的運用是年輕人的優勢,對於吸引更多年輕人走入老市場有所助益,但使用門檻卻讓高齡長者成為科技的「文盲」,無法享受這項行動方案所帶來的好處和利益,只能眼睜睜的看年輕人「變啥魍」(pìnn-siánn-báng,臺語,表示搞什麼鬼、耍什麼花樣)。這時大學團隊需要將更多人的需求納入考量,透過分眾教學或友善介面來降低使用者的門檻。

另外,大學團隊對於在地議題的看法有時未必與公部門一致,比如地方政府傾向以都更的方式全面改善舊城區的環境,但大學團隊成員卻可能偏好維持現有都市風貌,並從中找出新發展的亮點,同時還必須兼顧在地團體多樣化的發展訴求。以中區而言,有訴求保留在地歷史文化的團體,有積極發展商業利益為目標的團體,有創新並亟欲改善舊城風貌的團體,也有尋求地域功能便利性增加的團體,還有新加入的新住民團體。大學團隊如何與這些團體持續溝通,突破因目標不同而產生衝突的歧異,進一步共同合作,著實都比在新興社區實踐的難度更高。

影片:《東海.舊城.實踐(精華版)》。東海大學於2018-2022年間在臺中市舊城區,執行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與在地社群及社區居民協作,本片為這段協力共學的社會實踐歷程之紀錄。

不同場域的未來願景

儘管新舊社區的發展所面臨的難度有所不同,社區間的獨特性也各有千秋,如何在「地方(居民團體)—政府—大學」三者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循環,並結合成「有機體」,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絕對是未來能努力的方向。

政府端出政策、挹注資源,地方團體盤點需求、提出訴求,大學提供專業人才、知能與技術,串聯在地社群與組織,共同開發地方議題的社會創新服務機制,並從實踐經驗中提煉出政策建議。這不僅是上下協作,亦是橫向連結,點線面形成穩固的三角合作模式。持續讓合作循環往復,或許是地方發展未來的理想願景。


圖:「政府—社區—大學」於社宅的三角協作關係。(筆者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