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914

文章分享:


擾動日常:虛擬空間與現實生活交織下的部落文化傳承

作者 / 張雯喬(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專任助理)

……原住民青年,成長在一個強調多元文化且原民文化被視為代表臺灣本土特色的氛圍中,『原住民』不再是個被汙名化的標籤,而成為一種被鼓勵的抱負,甚至是必須的責任。(邱韻芳,202048

臺東大學人社實踐計畫團隊(簡稱東大團隊)剛進入臺東縣達仁鄉台坂村的啦里吧部落時,因參與收穫節與事前準備工作而接觸到當地青年組織——台坂青年會。

於互動過程中,東大團隊察覺多數青年因求學、工作等因素旅居在外,但仍試圖重拾個人、部落,以及土地間的關係。他們不斷思考要如何在當代社會,重新學習排灣文化,並探詢再實踐傳統的可能,維繫與部落、土地的連結。

同樣身為排灣族的我,學生時期也很少回到家鄉(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參與部落事務,對於自己的文化所知甚少。藉由參與人社計畫的過程中,我也嘗試探索排灣族青年在當代重新實踐文化的可能性。

為推動社會實踐,秉持著與地方共學的精神,東大團隊與部落青年擬定對策,試圖於學習在地知識的過程中,增進與長輩們的對話,並且利用社交媒體,促進部落文化的延續與實踐。


圖:當地青年於活動中心共同討論舊部落地圖。

Line群組——烏托邦

起初,由於部落青年們的工作性質各有不同,大家較難約出一個共同時段來籌劃訪談活動,於是台坂青年會的會長董又瑋(董哥)創建了Line群組——烏托邦~吾愛台坂,成員除了東大團隊外,也包括國中教師、軍人、農夫、記者等各行業的青年。

群組成為大家討論訪問內容、分享資訊,以及協調訪談時間的平台,董哥偶爾也會向大夥精神喊話:

我們在跟「耆老」的時間賽跑,記憶的時間、生命的時間,隨著時間流逝,能紀錄重現的文化資產,也將越來越有限,這也是最擔憂及迫切的壓力!!加油各位,也謝謝大家的幫忙,秉持「利他的精神」、「互惠的模式」,希望能「100人有共識的一步一步走下去,其價值性更勝於1個人獨自走100步!」

面臨著耆老逐漸凋零的急迫性,董哥希望青年能延續排灣族互惠共好的精神,一同為傳承台坂的傳統文化努力。為了把握可以向長者請教的機會,大家也紛紛抓緊腳步,安排訪談事宜。青年在事前討論出訪綱,再由諳熟族語的青年向長輩解釋本次採集文史的目的,並進行訪談;東大團隊則在一旁記錄、觀察雙方的互動,並藉由協助訪談資料的後續整理,進一步與青年加以分析和討論,思考如何將耆老的智慧於當代再現。

然而,在辦理後續採集部落歷史等活動時,參與者不僅寥寥無幾,大家似乎沒有主動閱覽整理過的資料,又正逢部落一年一度的小米收穫節,多數青年已將重心轉往收穫節的事前規劃與準備工作。因此,東大團隊決定先慢下腳步,觀察青年的動向,試圖理解他們更加重視的在地知識。

YouTube——啦里吧部落收穫節影片

收穫節期間,東大團隊嘗試透過影像紀錄為部落貢獻一點心力,並於收穫節結束後剪輯出兩段紀錄影片,由董哥在Line群組邀請大家一同觀看,希望能藉此刺激青年的想法,並集思廣益,討論部落未來的願景發展與需求。

讓青年觀看影片時,本是將影片放置在雲端資料夾中再提供共用連結,但我們意識到,青年們多數是用智慧型手機,如果觀賞影片前還要先下載APP或登入帳號等操作,對他們而言並不方便。因此改為創建東大團隊的YouTube帳號,並將影片上架,讓大家可以直接在線上觀看。


影片:2020達仁鄉台坂村啦里吧部落收穫節(上集)。

透過影片紀錄,東大團隊試圖讓青年理解到,即便收穫節年復一年的舉辦,卻可使用新的媒體而有不同再現效果,藉此突顯部落在地知識有著多種可能。影片也引發許多迴響,青年表示期望在收穫節以外的時間,大夥也能夠聚在一起,為實踐文化貢獻心力。因此,大家提議將節慶中需要特定技術門檻的準備工作,如製作花圈、釀酒,以及殺豬等事項,延伸成一系列的年度課程。

本來對於訪談活動的中止感到可惜,但看到青年因為我們所製作的收穫節影片,而有所啟發,心裡又再度燃起一點希望,期盼能夠在系列課程中,與大家一同學習排灣族的知識。

Facebook粉絲專頁——美好的地方

這一系列關於排灣傳統文化的課程,是先依照青年想學習的事物訂出主題,再按照主題找尋相對應專長的耆老或長輩擔任講師,透過課程增加跨世代交流的機會。為了有效地宣傳,東大團隊為主題課程創建Facebook(簡稱FB)粉絲專頁—Tjuavanaq:Sarenguaq α Kadjunangan(原居地:美好的地方)。         

相對於以地方幹部為主的Line群組,FB提供部落族人更直接的參與和互動機會,例如有了私訊功能,對活動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 詢問相關問題。東大團隊也嘗試透過更友善的介面記錄課程內容,在課程結束三天內,將所學濃縮成簡短的文字,加上四到五張照片做說明,讓無法參與的人,也能透過社群網路習得部分在地知識。


圖:主題課程的Facebook粉絲專頁

持續修正做法

然而,即便已按照青年的需求進行主題課程安排,參與的成員依然只有少數固定班底。透過與青年的討論,我們推測以講述為主的課程形式,較不符合在地習慣的上課型態,如果採用實際操作為主的課程(例如能立即看到成品的手作活動)可能較能引發學習興趣。

相較於以講述文史的角度切入,東大團隊將課程轉為從現代回看過去的文化,利用當代的議題,間接檢視再實踐傳統的可能,嘗試以更具體的方式吸引人們參與。因此東大團隊以想像部落未來發展為基調,鼓勵青年自行選擇活動內容和邀約講師,促使青年擁有更多自主性。

第一次的手作工作坊,邀請到新園部落拉日革安手作工坊的嘉倫,帶領著大家以現代工具和材料製作傳統皮帽,並且分享皮帽的穿戴禮俗。手作活動開始前,也安排了賓茂文史工作者黃俊明為大家講述東排灣族的狩獵文化,以及傳統皮帽製法等相關議題的分享,初步實現了以手作體驗配合知識傳遞的目標。而透過青年團體內的相互邀約,參與者中也多了一些我們先前未曾見過的面孔。

看到一絲希望

課程結束後,東大團隊的博後蕭鄉唯順勢拿起麥克風,說明辦理這個活動的意義,是為了要了解部落工藝工法,更希望向長輩學習有關狩獵的山林知識,我也跟隨其後,訴說自己從一開始到現在對於學習自身文化的使命感。

我認為現在還能向長輩詢問過去的歷史,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如果長輩離去,那有很大一部分的知識將隨之逝去。即便身上穿著傳統服飾,卻少了紮實的傳統文化內涵,這樣的我,還能稱得上是排灣族嗎? 

我訴說完以後,也邀請每位參與者分享自己的感想,大家的心得除了論及傳承狩獵知識的重要性,也討論到課程未來的運轉方式等反思,感覺在這一刻,開啟了適合大家對話的空間。

此次的發展可以說是前所未有,先前只有少數人參加活動的的挫敗感瞬間消除,東大團隊與不同背景的青年透過溝通,聽到彼此的心意,一切和以往有所不同,開始有了如容邵武(2020)所說的「我們感」。


圖:部落青年穿戴自己做的皮帽,講述自己參與皮帽課程的感觸。

Instagram—@Sarenguaq_a_Kadjunangan

因手作課程而初次參與活動的青少年認為,在部落很難得有這類型的學習機會。然而當東大團隊邀請他們為FB粉絲專頁按讚,方便追蹤往後的課程資訊時,青少年卻表示現在沒有在使用了,我們才發覺只用FB宣傳已跟不上年輕族群。

因此在課程結束後,我們便趕緊創建課程的Instagram(簡稱IG)帳號,延續使用相同的名稱—Sarenguaq_a_Kadjunangan(美好的地方)。開始使用IG以後,的確是在青少年的階層增加了一定的曝光率。

和FB相比,IG的貼文按讚數和限時動態觀看人數幾乎是多了一倍左右,且青少年會直接在IG回覆限時動態內容,若在貼文或限時動態標記青少年的帳號,也能增加他們的關注。面臨不同年齡層的社群使用習慣,多角化的經營對於課程的推廣更有幫助。


圖:主題課程的Instagram頁面

現實與虛擬世界的擾動

從原先與Line群組的幾位部落幹部進行訪談,轉為開設與多數青年共同討論出的主題課程,並配合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軟體,讓沒有參加活動但有在關注的人,也能間接參與其中。

以上一連串的轉變,有如演示了林瑋嬪(2016)對於網路社群如何凝聚地方真實互動的論述。透過建立各種網路社群,東大團隊試圖逐步跨越現實的地域與空間,擴展社群的規模,號召青年思考傳承、實踐傳統的可能性。

我在過程中除了與青年一同學習,不僅思考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排灣族,也與東大團隊利用不同的數位媒介,藉由調整現實和虛擬世界的互動,透過各種主題活動建構在地傳統知識。

我們(東大團隊與部落青年)一起找尋原住民青年在當代的位置,共同探索部落未來的樣貌,逐步形塑大學與部落共學的可能,讓啦里吧這個美好的地方,在網路的形塑下,有了不同以往的參與。


【參考書目】
林瑋嬪,2016,〈網路‧人類學:網路、社群與想像〉。《考古人類學刊》85:1-16。
邱韻芳,2020,〈持續走在「回家」的路上:後「認同污名」時代的原住民〉。頁47-76,收入於趙恩潔主編《南方的社會,學(上):她者亦是共同體》。臺北:左岸文化。
容邵武,2020,〈計畫作為許諾: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中的會議、國家話語、與社區行動〉。《臺灣人類學刊》18(2):2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