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218

文章分享:


教材帶你走出教室:舊城生活變成在地文化讀本的旅程

作者 / 林韋錠(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所以這些報導除了分享之外還可以做什麼呢?」這是在執行人社計畫這三年多來,採集故事、製作報導時最常聽到的疑問。

東海大學人社計畫團隊自2018年中進入到臺中舊城區後,團隊的故事組便設定了以「藝術介入社區」的路線,以田野採訪、故事報導的方式作為實作行動的基礎,開啟了在臺中中區的舊城生活探索。經過三年多的時間,我們採訪了二十多個生命故事,其中包含了在地的老店家、新創店家、藝術行動者、里長、街友、移工等等。

在這些故事採訪的過程中,團隊持續思索的是:「我們該如何更有效地運用這些田野報導?」生活在媒體形式如此豐富的時代,故事的傳播當然也有了更多元的可能。除了將這些故事製作成電子報在線上分享外,2019年開始,我們與受採訪的場域夥伴合作,在城區內推出「城市故事櫃」的行動,期望能以更具體的形式讓故事在社區流動;2021年,我們更依照最初的規劃,把這些故事結合,加以創作成一齣「在地演出在地故事」的戲劇:《閣樓上的顯影少女》。不過,即便如此,「這些報導還可以怎麼繼續留在社區?」這樣的自我詰問仍反覆的出現在我們工作的日常中。

城市故事櫃的不期而遇

2020年的夏天,在我們推出城事故事櫃約莫一年的時候,收到了一份意外的邀約。一位任教於臺中市立立人國中的老師,被街區的故事櫃和故事小報引起了興趣,於是主動向團隊聯繫,希望能把這些故事和我們的行動帶進校園和同學們分享,甚至還引發了後續實際進入場域走讀、導覽的合作。

原本故事櫃的設計是希望能讓行經中區街頭的人們和在地發生的故事不期而遇,最後反而帶給了我們一個把故事延伸與轉化的緣分。和立人國中師生的合作過程中,我們意識到除了傳統的學科科目外,當前的臺灣教育也期望學生的學習能夠更貼近生活、更認識在地。於是我們開始思考,或許可以把這些故事發展成教材讀本,配合現行108課綱的多元學習表現,讓讀者透過教材去認識在地的故事,進而延伸思考更深入的議題。因此,製作《翻閱城事:你不知道的中城小歷史》這本集結了東海人社故事報導,並加以議題分類編輯的讀本構想就這樣成型了。


圖:東海團隊帶領立人國中學生進入中區走讀,同學們在參觀故事櫃時紛紛領取故事小報、小卡閱讀留念。

是中城小歷史也是臺灣小縮影

這些收錄於書中的人物故事,看似在寫臺中舊城區的報導,實則也是臺灣社會的小型縮影。臺中市中區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自清領、日治、戰後到當代的都市變遷。從一開始的小聚落,因為鐵路的興建、交通貿易的考量,逐漸發展成一個繁榮的街市,而後又加上日治時期以都市計畫的方式建設,遂形成了現代化的都市街區。現在看到的中區,更是在經歷戰後經濟起飛、人事興旺繁榮後,又隨著城市中心轉移而衰退沒落的模樣。崛起與沒落,都是隨著時間遷移常見的結果,其實在臺灣的各個角落,都可以發現許多經歷類似於臺中中區的城鎮。

雖然在這樣大歷史的敘述裡,我們能夠快速掌握到一個城市發展興衰的脈絡,卻無法實際看清楚每個時代更立體的樣貌,例如:在特定時代裡,這裡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流行著什麼樣的娛樂文化?享受著什麼樣的美食?這些看似瑣碎無趣的日常細節,卻是拼湊還原一個城區真實樣貌的重要線索,也是我們嘗試透過報導和讀者分享的「舊城生活圖像」。

這本書集結出版的初衷,便是分享我們的觀察、感受和詮釋,試著重新召喚讀者對於在地生活認識的興趣。希望從臺中市舊城區出發,陪伴讀者理解這些故事下的時代意義,以及這些故事延伸出的議題和當代臺灣社會的連結。


圖:2021年10月30日在舊臺中市役所首演的城事劇場《閣樓上的顯影少女》,是東海大學人社實踐計畫故事組團隊「在地演出在地故事」的新嘗試,現場來了許多在地人觀賞改編自己生命經驗的劇作。

不只是教材:一本學生與大人共讀的讀本

雖然這是一本以國高中課堂參考使用為出發點的書籍,但我們相信對於認識在地生活有興趣的不會只有學校師生,還有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所以在這本書的編輯上,我們期待讓它能夠更具層次感,有報導文學的鮮明流暢,也有議題面向的深化思考。有淺有深,有點更有線和面,滿足願意拿起這本書翻閱的每個讀者。

《翻閱城事:你不知道的中城小歷史》包含了十四篇田野採訪報導,並以七個單元分類。每個單元都有各自呼應的主題,例如以食物、家族記憶為主的〈舊城好食光〉是臺中知名冰店幸發亭和第二市場陳家麵店的報導為文本,講述美食背後所牽引的家族故事和感官記憶;又或是〈植物裡的秘密〉,以傳統青草店和蔘藥行為例,引領我們重溫臺灣人早期的生活習慣,也重新思考產業變遷的議題。


圖:《翻閱城事:你不知道的中城小歷史》在「讀字公民書展」舉行新書發表會 ​,由高禎臨、李晏佐​、蔡奇璋(從左至右)三位老師分享本書製作的幕後故事。

而在每個單元中,包含文本在內總共分有四個部分:〈單元導讀〉、〈報導文本〉、〈以關鍵字回應當代議題〉、〈延伸學習〉。這樣的編排是希望讀者能依照這四個部分循序漸進地閱讀,陪伴讀者一起從主題開始探索,從而認識、理解故事文本,而後能夠思考背後的議題,最後也鼓勵讀者試著在生活中實際操作。

〈單元導讀〉介紹每個單元所呼應的主題,以及最初製作這些報導的緣起和過程。〈報導文本〉則是以受訪者個人的主觀經驗出發,透過文字轉化,將真實的生活圖像印繪在讀者腦海中,一起感受這些人物生活在舊城區的生命體悟。〈以關鍵字回應當代議題〉是以文學為本,輔以人文社會科學的視角,把文本中蘊藏的議題延伸到整個當代臺灣社會的思考,這些中區故事的意義不僅僅只限於在地一個區域,其中所蘊含的人文思考更有著寰宇性、全人類共享的價值;期望讀者在理解他人故事的同時,也能對自己生活周遭的事物產生共感。最後的〈延伸學習〉則安排了「想一想」、「做做看」的活動,期待讀者帶著前一部分的思考,實際走入真實的生活場域,以新的視野重新體驗生活的真味。

四個部分的編排雖然是以課堂操作的方向去思考,但每一個環節所編纂的內容都不是教科書式的教條準則,反而是鼓勵讀者以更寬闊、更開放的思維看待這些平凡的日常,挖掘其中的深意。這本書所提供的知識,都是從這些市井小民的生活出發,所以不只是鼓勵學生閱讀,更推薦給任何年齡及背景的讀者。只要是對在地的生活文化有興趣者,相信也能依循這樣的編排方式閱讀跟思考,並且從中得到樂趣和啟發。


圖:《翻閱城事:你不知道的中城小歷史》一書中的部分「在地故事」曾以《中區浮世繪》小報與小卡的形式分享,讓來到中區的人們能與這些故事不期而遇。

缺少發現的「舊城生活美學」

儘管七個單元、十四篇報導都有各自對應的主題,但這些內容都是含括在「舊城生活美學」的概念下所發展而成,同時也是前段中所提及的「舊城生活圖像」。「舊城生活美學」想要告訴大家的是,「美」的概念不僅限縮於狹義的藝術。如同雕塑家羅丹所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美不只是被動的收錄在畫冊、音樂CD或者美術館中的作品裡,更需要我們主動透過美學的視角,去看待、探索周遭的人事物,從而感受到蘊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美與意義。

「舊城」指的並非是老舊、破舊,而是這個城市經過歲月的淘洗後,所烙印下的紋路;「生活美學」也並非是指特定的美感標準,而是理解人們面對巨大的變動與更迭時依然認真用心在經營生活,所帶給我們的感動和啟發。《翻閱城事:你不知道的中城小歷史》這本書的初衷很小,僅是希望讀者透過這本書更認識生活的本質;但這本書的企圖卻也很大,我們期望能夠提供不同的觀點來認識、理解舊城市,從而賦予庶民生活於歷史中的新意義。如果你有興趣「翻閱」這本書,我們也更樂意告訴你更多關於「城事」的生活美學。


圖:《翻閱城事:你不知道的中城小歷史》書影。


【延伸閱讀】

異托邦意義下的舊城生活美學: 中區大作戰三部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