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807

文章分享:


台東聖母醫院的在地實踐

作者 / 周睦怡

在台東這個醫療資源貧瘠,就醫交通不便的狀況下,台東聖母醫院把醫療和照護服務送到有需要的地方。本著「別人不去的,我們去;別人不做的,我們做」、「有需要就開站」的精神去服務。相信在第一線醫院社工的評估,只要他們的社工評估有需要,他們就會提供,不會因為公部門的繁瑣程序而耽誤或犧牲了某些人尤其是困苦的人的需要。今夏實踐團隊參訪了台東聖母醫院,以及其下的泰源健康活力站,也有幸跟聖母醫院的陳良娟院長進行座談,得以分享聖母醫院的在地實踐經驗,尤其是針對居家護理、部落廚房、活力站、老人送餐、及安寧照護等等各種長照服務。

泰源部落活力站之源起,其實是老人家不認同一般在做的關懷據點的方式,這種方式往往是公部門計畫支持讓某個協會來運作,運作的內容和方法不太符合部落老人家的需求,更糟的是,這些關懷據點,一旦沒有了計畫的支持,這些協會往往就會停止運作,不再繼續照顧老人家了,這使得老人家感覺很受傷,於是決定由自己的需求出發來要求規劃。

在101年的時候,當時聖母醫院還沒有進入部落協助工作,老人家們就自己帶著食材還有一些家當,來到天主堂的活動中心,大家聚在一起,年輕一點的老人家來照顧年紀大的老人家,活動力好的老人家一起組成部落志工,他們覺得自己做的還不足,需要一個單位來輔導大家做得更完善。由於醫院和教會是同一個系統,因此有了參與的切入點。102年,聖母醫院就正式加入,在泰源成立健康活力站。這個活力站沒有政府的經費,老人家自己照顧自己自主管理,安排課程由老人家親自傳授技藝,醫院的社工從旁協助。活力站目前約有70位老人家,9位專職社工,和一個部落廚房附有專職的廚師(具丙級證照)和工作人員,以及30位左右的送餐志工。由於泰源部落是阿美族為主,還保留著部落特有的年齡階級制度,這種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方式就相當符合部落的傳統脈絡。


圖:台東聖母醫院陳良娟院長與團隊座談。

活力站裡有一個多功能辦公室有一名社工和一名行政助理,也會連結到醫院裡的社工一起幫忙,可以快速整合資源到部落裡去做服務,讓老人家平時有需要時都能找到人來服務他。辦公室還有的功能是,老人家也可以利用辦公室的設備,若老人家需要談話時也可以來辦公室分享心情,這裡的照護不是只根據看得到的病徵,他們對於老人家的生活、習慣和家庭狀況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提供老人家最適切的服務。這也是活力站和辦公室的存在,讓老人家與社工間的頻繁互動,逐漸累積信任,這裡是大家的共有的齊樂家園。

阿美族很重視「家」,在泰源就是社區的活動中心,大家喜歡把事情和心情來這裡一起闡述分享,有問題大家一起來解決,這就是一個家的概念。這些老人家共同打造泰源這個活力站,包括活動的地方如何佈置,用六根木頭包裹在每個樑柱上象徵著團結的力量,也計畫要在附近空地蓋傳統屋。大家把這裡當做家,從共同打造活力站的一切更加深了對在地的認同,目前有30多位年輕人也回到部落幫忙,包括居家照護服務、送餐和農事。社工說當老人對站有認同,他們就不會想要跟你要東西,他們會想要付出,為這個站貢獻他們能做的事情。在這裡,老人家自主規劃和運作他們想要做的事情,志工做的多是陪伴和鼓勵,向老人家學習,也會得到老人家的認同和信任,這對志工工作進入部落是非常重要的。


圖:志工騎車出發送餐;後方則是部落老人家們一起佈置的共餐場地。

有感於許多老人家對中餐都不太看重,往往是隨便吃早上的剩菜或罐頭,造成營養不均而危害健康,醫院利用神父的宿舍改建成部落廚房,負責東河鄉的老人家的餐食。泰源活力站每天供應100位老人家便當,送餐志工不只是送便當,也趁機慰問老人家的身體狀況。每週一三五醫院的物流會把廚師訂購的食材送來,作業流程符合衛生局的規定,醫院營養師會定期來檢查菜單是否營養均衡。泰源的老人家看聖母醫院那麼辛苦張羅食材,自願把地捐出來,活力健康站共有九位年青人服務,領導的是武贛,泰源部落青年,東華語傳系畢業。年青人(九位志工加上返鄉年輕人)加上活動力佳的老人家一起捲袖下田種稻種菜,捐出來的地越來越多,出產的恩典米也廣受歡迎,有空地就種菜種稻,部落廚房的食材幾乎都可以自給自足,不夠的還有聖母健康農莊能夠提供。部落廚房的廚師都是有丙級證照的廚師,先到聖母醫院本部進行進修,學習少鹽少油卻美味的烹調方式,再回到部落的廚房服務。每天中午的送餐,不只是投遞,而是結合居家訪視一起,還有很多健康的老人自願擔任義工,加入送餐的行列。便當除了有在地化的特色外,還做到客製化。不僅能夠按照老人身體的狀況調整,還能把偏好納入。連碎食餐,都是一樣樣菜分開打碎,而不是飯菜混一起打,讓不便進食的老人家還是能夠享受各種菜餚的滋味。


圖:部落青年,也是泰源活力站的工作人員介紹社區廚房如何運作。

基於「需要」而提供服務是聖母醫院的宗旨。偏鄉有太多需要,但是資格未必與政府定義的「弱勢」相符合。政府出資大概只供應500人的餐,而且每月供餐量隨預算與撥款進度而有變動;而聖母醫院實際送餐達900人,無論政府支援多少,一律每月24餐,週供6日,風雨無阻。不看政府臉色,也不浪費太多時間在完全沒有接觸偏鄉的審查委員身上,相關的社福計畫,能申請就申請,不足的地方就想辦法募款。陳院長說,醫院不會賺錢,但是恩典夠用,只要有需求,我們要提供的服務不會少。「反正錢最後就會出現,不多不少,就是要做事情需要的額度。」這些服務,不會因為補助計畫結束就結束,也因為長年累積的信譽,在部落推動相關的工作,並不會受到教派或宗教差異的影響,大家都會願意參加。陳院長說,聖母醫院做事情「以做為主,以錢為輔,以人為出發點」,更確切的說是以培養人的能力為主,把人員訓練好,能提出令人贊同的方案,便會出現願意資助的捐贈者。

關於長期照護的政策中,我們特別談到偏鄉人力如何取得證照的話題。陳院長認為,取得證照的方向是對的,專業訓練保障照顧者也保障受照顧者的品質;換個角度來看,提供照護的機構便要擔負起輔導照服員取得證照的責任,另外機構也應考慮照服員本身在工作上的需求。以聖母醫院自身為例,白天照服員可以帶被照顧者到活力健康站來,照服員可以扮演帶動所有老人活動的角色,被照顧者換由健康站的人員來陪伴,甚至是其他老人家來陪伴,大家在情境轉換中可以適時的休息與充電。在不久的將來也將設立小規模多機能針對失智失能老人的失智家屋。這將與居服、家託、活力站彼此成為部落相互支援的體系,大家在這個網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是各自獨立作業。聖母醫院照服員的流動率只有8%,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支持網絡在,讓照服員在工作時不至於感到孤立無助。「在家鄉家裡做自己本來就要做的照顧工作就可以賺錢」,對於照服員而言,是可以感到開心並且上手的事。

失智家屋的設立,概念來自於讓失智失能的老人在部落「住不同的房子」,穿梭於中心與自己家,而沒有「被送去某個地方」的感覺,這才能夠真正做到在地老化、部落人照顧部落人。提供具有民族特色的在地老化服務,在這裡宗教很重要且必需時時反應老人家的需求。將老人視為有價值的服務者,長者傳遞知識和智慧給年輕人或志工,而年輕人或志工服務長者做其因身體退化而無法自身完成的勞動或自我照顧的部分。在這樣的模式下,是符合部落的文化照護方式,長者不是被照顧者,而更強調其知識傳遞的角色,除了活得長更重要的是活得有尊嚴。

泰源活力站的運作方式是極為出色的實踐工作,而對於實踐團隊來說,更深刻的反思是:計畫或許有結束的一天,但是當外部的力量抽離之後,能為在地的社區部落留下些什麼?建立可長可久的機制,需要在地脈絡的支撐以及參與,這也是實踐團隊嘗試完成的重要目標。


圖:拜訪台東聖母醫院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