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891

文章分享:


在生活中探尋多元的日常經濟Ⅱ:分桌討論觀察篇

作者 / 段可薇、彭子威、王秉宏(東吳大學社工系學生、臺北市社造中心實習生)

社造沙龍的第二階段為分桌討論。為了鼓勵個人或團隊嘗試創新、具永續性的在地行動,台北社造中心每年遴選出區域內的優良提案,並輔導、陪伴其成為社區營造點。這次也邀請到三位社造點的夥伴來擔任桌長,分別以社區互助、社群共享、環境教育為主題帶領討論。

三位桌長雖然在身處在不同的社區場域,也有各自關心的議題,但他們的行動都呼應了「日常經濟」這個主軸,希望能讓有興趣或有相關經驗的參與者從社造點的議題發想,討論多元日常經濟的可能性及操作方法。同時也出動了三位就讀於東吳社工系的實習生,讓他們在各桌記錄討論實況,並為大家做第一線的觀察報導。


圖:第一桌的桌長琬琤協助整理關於社區互助主題的討論內容。


社區互助,多方利益的平衡是關鍵/段可薇

每個社區的發展脈絡都有所不同,而在同一個社區裡,其實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情感、利益以及衝突,為什麼要團結合作?是為了彼此的情感還是共同的利益?每個社區都呈現著不同的樣貌。第一桌由洲美社區「土也社區工作室」的郭琬琤來擔任桌長,她首先分享關於洲美社區在地的故事,這是一個在台北都會區邊陲地帶的傳統農業社區,但正面臨著士林科技園區開發案土地徵收的問題。而組員剛好有來自「蟾蜍山」的媽媽們,對於洲美社區的議題有一些回應與對比。洲美一直以來存在著在地的團結經濟 ,蟾蜍山的住民則有他們的合作模式,一個是農村文化,一個是眷村文化,但都同樣面對著土地開發的議題,不同社區所面對的利益關係是有差異的,在洲美與蟾蜍山的社區居民也會思考,身在都會區的偏鄉要如何與都會區共存。琬琤也提醒大家,或許當社區居民對於生活有更多元的想像時,才能抵擋資本主義下著重工商發展規模、累積個人財富的框架,走出另一條共存共好的路徑。

我們這一組多為社工系或相關科系的學生及相關背景人士,我覺得很有趣的是,社工常被稱為助人的專業,可是面對人的議題,同時也是在面對其身處環境的議題,因為人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兩者脫離不了關係。琬​琤一開始先邀請蟾蜍山的社區媽媽們來分享她們的經驗,在我看來蟾蜍山有他們自己的社區團結經濟,但蟾蜍山媽媽們則是先以目前社區所遇到的問題開始切入,而非直接探究「經濟」這個議題,我才發現在解決經濟問題前,各種利益關係需先達到平衡。​ 

從社區居民的需求出發,社區有它文化與生活的價值,然而對於政府或是財團來說,可能其首要考量是土地(開發)的價值,彼此之間的關係需要找到一個平衡,才能繼續往前進。當每一方的利益、需求不一樣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土地放著不動、讓它自生自滅,所以那時所達到的平衡是被大家所靜止的;但真正的平衡應該是要讓彼此有交流、有互動以及有所回饋,也就是說各方的需求都可以被滿足,或至少大家能各退一步,讓土地的價值能夠被共享。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為了追求最大化的效益,好像就必須犧牲掉少數人的權益,所以因著土地、居住空間的過度開發,很多原本的生活即消失不見。社區互助是洲美、蟾蜍山等最原始的生活狀態,這樣的關係與價值應該是可以一直被延續下去的。

我認為在社區中發展經濟,是一個很大的夢想。從洲美和蟾蜍山的案例來看,社區經濟的發展,它可以是社區最原始的生活模式,比如說在社區鄰居之間可以透過「交換」,來獲取日常所需的物資。然而因應都市化的產業結構、生活方式的轉型,大多數的人們通常是直接去市場、商店購買生活所需,從鄰居之間的往來互動,轉而偏向單純的交易行為。所以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社區經濟反而變成一種「另類」的模式,這樣的經濟模式不再只是個人利益的追求,而是混合了人際關係的團結、合作與互助行為。然而同桌的前輩也提到,當一個區域面對多方利益衝突時,往往牽涉到各自的利益與土地所有權等問題,在這些利益分配問題尚未解決之前,是很難去談合作的。而目前社區的發展通常被資本主義的框架給限制住了,透過這場討論則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我們能夠對於經濟有更多元的想像,或許就會有不一樣的方式去面對那些利益與價值,可以更團結,形成自己社區互助的模式。


社群共享,熟悉度與交換行為的關係/彭子威

第二組的討論主題為社群共享,帶領討論的桌長為南機拌飯的李仲庭。南機拌飯是「地下社造勞動合作社」活化經營的空間,是一個社區共享經濟的實驗基地,並聯合其他單位共駐共創,主要透過剩食分享、共煮共餐、在地市集等活動,望能串連生活中的大眾,打造一個在地的互惠共享平台。而這組的其他成員多以擁有社造經驗的大學生為主。

剛開始討論時,大家似乎不太知道該如何切入社群經濟這個主題,桌長仲庭便舉自身經驗為例子,說明南機拌飯試圖透過舉辦各種活動,漸進式地改變社會的價值觀,將受助者與施惠者變成同一層級,讓他們成為互助互惠的水平模式,並回歸經濟的本質,將經濟運作帶入生活,進而創造出社群經濟。接著也向同桌參與者們提問:每個小小的社造行動能對社區造成什麼樣的改變?在過程中如何推行共享經濟以及共好生活?社群共好的經濟是怎麼樣子?如果是我們來做社造能不能達到你想要的樣子呢?我覺得桌長透過介紹南機拌飯的背景加上對社群經濟的概略定義,除了可以加強本次討論的主題,還能讓大家去思考自己做社區的經驗,更能幫助大家打開話匣子破除尷尬的氣氛。這讓我自己進一步思考,未來如果有機會實地參與社區工作,也應該先思考上述幾個問題,確立方向目標後再執行,才能為社區帶來好的改變。

其中一位參與者接著表示,他對於上半場沙龍提到「分工」的概念有深刻印象,講者提出人們在分工之後就會有「分開」的情形,而如果在有交易行為時又會「聚在一起」,在這個交換場所之中分享彼此的想法,這時裡面的行動者就顯得非常重要,行動者可以藉由實際的作為,替在這場域的居民帶來改變,但是在開展行動之前,所具備的要件是什麼呢?隨即有參與的夥伴提到是「歸屬感」,如果行動者對這個社區沒有歸屬感,那麼他做的活動便不會和居民產生互動,於是大家開啟了一系列關於歸屬感的討論。有人提問行動者或者本來就居住在社區的民眾到底誰才對社區有歸屬感?也有人說明歸屬感如何對社區帶來影響,大家也紛紛對這些話題給予回饋。


圖:地下社造勞動合作社的仲庭(右)帶領第二桌討論社群共享議題。

本來我覺得這場討論應該著重在社群共享的經濟行為,而不是建立歸屬感等前置作業,但桌長隨即解釋,共享經濟成功的可能性,會因為人際之間的熟悉度而提升,互動互惠的情形也因為熟悉度而有大大的影響。所以說人與人之間的社群經濟、交換……等互動,其實都結合了經濟以外的行為,這些行為雖然執行上會很困難,對社區而言卻有極大的意義與助益。我才理解建立歸屬感對於各種行動方案的重要性,也很佩服桌長可以把話題從經濟這個主題延伸,還能鼓勵更多同學發表想法意見,讓我對一件事情有不同角度的看法以及觀點。

社會中人跟人之間不只會有交換的行為,還會因此產生共享的模式,人的關係是十分有趣的,所以主持人接著邀請大家分享在自己接觸過的社區裏頭,想要嘗試哪種類型的經濟活動?其中一位提到他們舉辦過免費商店,起初只有社區裡的人互相捐贈東西來做交換,然而活動訊息陸續傳遞出去之後,竟然有其他社區的居民特地開車前來參與。另一位分享他們在彰化溪湖以工換宿的經驗,從事的工作是活化社區內的老屋空間,再藉由網路宣傳吸引更多人關心此社區。

分享過程中主持人也不時提醒,不管是物質上的交換或者勞力上的交換,這些都立基在先前討論的建立熟悉度與歸屬感,共享經濟的行為會因為熟悉度而提升並且對社區帶來改變。像有一位組員提及身為一個外地人在執行社區行動時,發現在社區中許多勞力、物品等交換行為並不是以貨幣的價值單位來衡量,所以彼此間的熟悉度格外地重要。對於在地的熟悉度,也未必取決於是否居住在這裡,而是來自於人與人、人與土地的連結。在建立連結之後,才會漸漸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換行為,這些交換行為也不僅止於物質上的交換,還可以包括勞力的、技能的相互換取雖然以上這些都相當不容易,但這些行動都能對社區帶來累積與改變。

在我既有的想法中,每個人在面對經濟時,往往只會想到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但聽完以上的分享以及同桌參與者的經驗,還有桌長帶給我們社群經濟的想像後,讓我大開眼界。雖然自己還沒有在社區長期蹲點工作的經驗,也沒有真正參與社區的行動,所以距離這些社區中關係的建立,還無法在當下體會,但我覺得自己對於經濟的思考太過狹隘,應該要對經濟有更多元的想像,相信人們能透過交換分享的行為對社區帶來無形的幫助,也相信在我們日常生活週邊,真的可以構築起更多不同風貌的社群經濟!



圖:桌長毓仁代表第三組報告分組討論的內容概要。

環境教育,思索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可能性/王秉宏

第三桌討論「環境教育」,由「善步。地方教育工作室 」的夥伴曾毓仁擔任桌長,「善步。地方教育工作室」是一個專業的微型教育團隊,想培養下一代關愛環境與社會的心,以天母社區為基地,設計好玩有趣的課程,帶領孩子細緻的觀察探索、深刻的反思、創意發想並具體行動。同桌討論的夥伴來自各種不同背景,也包括上一輪的講者「萬華社區小學」負責人德君。毓仁活潑的帶領方式掌握了整個團體動力,讓原本不認識彼此的大家開始踴躍發言。我原本參與沙龍是想透過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每個人的想法,但在這樣的氣氛下不知不覺也變成一位參與討論的成員,以學生、在地青年的角度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毓仁會將每位成員的發言重新整理出重點,讓成員們都可以進入討論的脈絡中。

其實大家一開始對於「環境教育」這個名詞就有不同的解讀,所以討論出來的內容面向很多元,有些人關注的是環保行動,有些人在乎生態環境,也有些人把環境教育解讀:為利用社區生活周邊的所見所思,來作為教育的素材。而我的解讀則是:由於人與環境的連結會影響到自己對於環境的認同,因而需要將自己生長的環境和教育做一個完美的結合。

這樣的討論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使不成熟也沒關係,桌長也能有效地維持討論熱度;但也出現了大家的想法太分散,甚至與本次沙龍的大主題「社區經濟」距離越來越遠的情況,推測是因為大家對於經濟和環境的關係,也有認知上的差異。像是我一直嘗試將發言重點與社區經濟結合,討論如何運用在地特色來創造屬於社區的價值,但也有些討論內容偏向經濟發展和環境保存要達到一個平衡,或永續發展等議題。

例如有人認為環境教育是發展經濟的前提,我們在環境生存,而經濟又是生存的產物,如果我們的環境被破壞而失去生存的環境時,自然而然便不會有經濟的產生,所以環境是發展經濟的基礎。也有參與者以小琉球為例,那兒帶來的觀光人潮創造了經濟收益,卻也帶來了許多垃圾與生態的破壞,小琉球的居民遂發起「海灘貨幣」的行動,希望旅客能協助撿拾海灘上的廢棄垃圾,換取繪有海龜圖案的社區貨幣,再用來消費或折抵當地友善店家的商品。這樣的行動不僅能讓大眾認識、保護環境,也能支持當地的友善環境店家。她認為:資本主義是無法被取代的,但可透過時間與創意創造出不同的消費型態與可能性。


圖:第三桌夥伴發表各自發表並協助記錄對於環境教育的觀點,開啟更多對話與討論的可能。

聽到前面沙龍的幾位老師分享關於經濟的看法,我自己也有一套想法,那就是我暫時還是無法將經濟跳脫資本主義下商業模式的印象,目前雖然看到很多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嘗試創造社會經濟的模式,但我覺得經營這些方案還是需要相應的、可維繫的資源。例如我之前接觸過的一個公共空間──古風小白屋經營團隊就表示,因為他們有免費的空間(資本)才能創造出現今小白屋的樣貌,所以我覺得在嘗試建立社區經濟,或是以經濟行為改變社會的方案時,也要考慮自身的資源與規模,如果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無法找到獲利與生存的模式,就很難有效解決他們當初針對的社會問題,並且實踐其社會價值。

我覺得這次的討論有助於參與者省思環境教育與社會經濟的關係,也能讓不同背景、不同年齡層、不同想法的人能有互相交流的平台,從大家丟出來的想法中看到每個人的價值觀與對環境教育的態度,也開啟了溝通與對話的契機。討論會是傳達社會經濟和環境教育理念的方式之一,但是單次性的討論會,能實際參與、影響到的只是少數人,更重要的是廣泛培養群眾的公民意識,以及對於經濟的不同想像。必須讓一般民眾對經濟的認知跳脫資本主義下的商業模式,因為這些社會企業和非營利組織除了相關政策的支援外,也需要有一般民眾、民間組織的認同與支持,才能連結相關的人脈資源,進而實踐社區經濟。

以身為一個學生或社區居民的觀察角度,我想還有很多人尚未認識社會經濟的概念。如果要讓大眾一齊響應這些行為,未來還需要努力透過教育管道,或是各種不同資訊媒介宣傳,讓大家理解原來自己身邊的生活舉止、看似平凡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一種經濟,並從中成為一個對生活、生命有感覺的人。像今天這樣的討論,從我們身處的環境為出發點來思考經濟議題,就是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