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523

文章分享:


合作互惠與民主共治:蒙特婁街區的社會經濟(下)

作者 / 黃靖玫



圖:主持人仲庭帶領與會者進行提問與討論。

兩位講者的演講告一段落之後,與會者們紛紛就先前所談的主題提出問題、分享個人對社區工作的經驗與觀察,並試著討論該如何解決彼此遇到的難題。

觀察這幾場街區分享會的內容,如西雅圖、蒙特婁等城市,其社群組織所運作、涵蓋的空間尺度範圍較廣;對照臺灣既有的社區營造經驗,多數是以鄰里、社區作為單位,或許過往在小範圍地區裡有還不錯的執行內容,但是要如何進一步將這些經驗拓展到大範圍的區域?而在大範圍的空間中,勢必有較為多樣化的社群參與,這時要怎麼維持民主的決策過程、並保有一定的效率?

另外,在經營社區時常遇到的狀況是,專業工作者因為計畫的引介而進入社區,在執行的過程中也對當地產生情感與鏈結;但是,在計畫告一段落之後,能否讓這些專業者持續和在地保持連結,甚至願意留下來持續經營?如果希望專業者留在地方,就勢必要讓他們成立一個能夠自立的經濟體,讓他們和社區建立相互依存的關係,持續為當地提供服務、產生更多的效益。然而,我們又該如何創造出友善的創業環境,才能讓這樣的社區組織足以自立呢?

如果希望能借鏡西雅圖的社區法人經驗,期待街區組織能夠成為區域內社群的媒介或交流平台,整合各方的需求想法,當外來團隊或政府部門進入場域時,能擔負起串連與協調的角色,讓決策過程能夠順利進行。那麼公部門是否也該發展出相應的規章,讓這樣的街區組織能夠有制度地運作下去呢?換個角度思考,由於政府部門有各自的權責分工,然而社區或街區組織想要與政府溝通的問題,往往不是單一部門所管轄的權限,如果政府單位能有更高階層的組織協助協助管理與整合,面對不同部門之間的權責認定、需要釐清相關法規時,可以做有系統的回應與溝通,平時也能負責培力街區組織。

在公部門工作、具有社工背景,同時也是洲美社區居民的琬琤以參與區段徵收協調的經驗,說明社區的問題卻往往綜合了不同部門的職掌範圍。當地方組織想要與公部門溝通時,由於牽涉到的單位眾多,和單一部門溝通時,往往會因越出他們的受理範圍,而找不到對話的的窗口。如果地方上能培植出有力的中介組織時,或許政府也可以考慮有綜合受理的協調單位,協助後續的溝通與轉介工作。


圖:身兼不同角色的婉琤分享社區工作的經驗。

誠然,政府是一個組織龐大、分工精細的單位,在執行各項政策時也有效率上的壓力,即便同屬政府單位,但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也非易事。以大型建設或開發案來說,政府內部也會出現代表不同價值觀念的正反意見,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心力來對話。也希望大家能用更長遠、更貼近人的角度,來思考這些大規模案子對社區、居民的影響。

當公民意識能高度凝聚時,比較容易創造出公共討論的氛圍、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進而將這些討論的內容轉型為政策、加以執行。但要讓大家釐清自身利益以及公共性,權衡其中利弊得失,也處理人際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讓每個人的利益都能公平受到檢視,如此才能進一步討論出符合公正性的做法,體現公共性的價值。這樣的切入討論並非易事,但希望大家能從小處開始嘗試,慢慢解決這些問題。

許多與會者關心街區再生的工作中,民間組織將會面臨許多制度面的問題,擔心現行的法規有些侷限或是不適用的地方。睦怡也提醒大家,在想像一個更好的治理模式時,或許不該先急著訂下法規或制度,而是試著跳脫既有框架,採取試驗性的方案,嘗試出可能的方法,才能創建出更貼近社會的治理模式。

我們的社會裡一直有很豐沛的能量,只是可能因為各個組織之間缺乏串聯,無法形成團結而有力的影響;如果能有中介組織把大家拉在一起,共同發想議題、付諸方案執行,就能實現許多事情。從小的議題與方案開始,慢慢地匯聚一些人;當這個方案能夠成功回應問題之後,再慢慢增加各自的需求與議題。

以魁北克為例,為了實際瞭解街區內部的組成分子,街區組織可能要花上兩年的時間進行盤點,針對不同議題做細緻的訪談,慢慢累積資訊之後,才能深入討論街區的共同願景。同時也希望公部門在其權限內,盡可能釋放空間,讓民間能夠嘗試一些不同的做事方法。


圖:講者睦怡與書緯回應關於社會經濟的討論。

街區組織希望留在社區中經營與工作,資金與空間是無可避免的兩個問題。假如以社會經濟的角度尋找解決途徑,嘗試以合作社的方式,由社員們組成儲蓄互助社,或許可以解決資金的問題。若公部門能夠協助進行空間的盤點,或許也能釋出一些閒置的場所,提供社區做更多元的運用。讓社區有相關需求時,能夠委託街區組織協助處理;街區組織提供服務,但也因而得到足以維生的報酬,或是一部分的資金補助;政府與學術機構可作為輔助角色,提供補助、增能培力。

橫田克巳在《我是生活者》中曾經提到,希望人們能夠成為主動獲取「消費材」的「生活者」,而非依附於「商品」的「消費者」。藉由各種社會活動與勞力交換的過程,也能建立起人際之間的信賴感。透過改變生活的態度與習慣,創造出具有機能性的社區,進而改造社會。

社會經濟雖然還無法完全脫離資本主義社會,卻以資本主義的各種制度為借鑑,培養對應問題的經濟組織,藉由改變消費行為、生活態度,滋養社群的團結與合作意識。讓人們在瞬息萬變的資本社會中,還能讓生活中保有原來的社會網絡功能,以生活文化取代消費文化,建立人際之間的信賴與互惠關係。倚賴社群之間的互信、互助與合作,讓人們能立基在同一塊土地上,匯聚各自的想像,共同合作、共同生活。


〔延伸閱讀〕

合作互惠與民主共治:蒙特婁街區的社會經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