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764

文章分享:


以公民參與促進城市轉型──南方綠色公民運動分享會小記

作者 / 宋威穎(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冠群(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讓孩子們和草、和花、和樹一起成長,讓相愛的情侶在樹蔭、花草間徜徉,讓老人有個地方休息、散步、運動,讓都市居民有個溫暖的綠色夢境。

──衛武營自然公園宣言

衛武營公園運動的源起

衛武營公園前身是國軍衛武營區,位於高雄市鳳山區與苓雅區交界處,鄰近中山高速公路及中正路,早期是國軍南部重要的軍事訓練空間及新訓中心所在地,後來因應政府政策不再作為軍事用途,從嚴肅的軍事用地,轉變成為具備自然、生態、文化、觀光與休憩等多用途的都會公園(黃暉榮,2017)。然而,樹木成蔭、歡笑嬉戲的背後卻歷經幾番波折,衛武營之所以能在高雄城市發展過程中有如此遽變,並擁有南部第一座國家藝文展演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除了有賴國家文化政策的推動,更要歸功於1992年以來一群默默推動「南方綠色公民運動」的在地居民。沒有他們當初的堅持與努力,衛武營恐難見到今日都會公園的光景(王淑芬,2018);高雄或許也無法成為六都之中人均綠地占比最高的城市。

「衛武營公園運動」是大高雄地區第一次出現非政治性的市民運動。不同於其他公民環境運動,衛武營公園運動的特殊之處,是臺灣軍事用地轉換為公園用地的首例。這一運動不僅改變了高雄這座城市部分的景觀發展以及市民的生活型態,更重要的是連帶影響後續環境運動的推動,開創了高雄工業城市的轉型之路。

或許是年代久遠、記錄疏漏之故,現存和此運動相關的文獻資料甚少,難以爬梳事件的發展沿革,以及倡議經過。不過今年四、五月間,港都社大黃暉榮主任於高雄港都社區大學規劃為期一週的「公民參與週」活動,以衛武營公園運動為主題,邀請當初參與的幾位核心人物──曾貴海醫師、盧友義建築師、蔡幸娥老師及魯台營局長等人──辦理一系列講座,期望透過分享當年參與運動的過程,讓更多人了解當時如何在剛解嚴的氛圍下,成功推動公園綠地轉型。


圖:衛武營都會公園市民運動休憩的一景。

此次活動第一場講座,主題為「衛武營的前世今生」。時任媒體工作者的蔡幸娥老師提到,衛武營公園運動與高雄市當時整體時空背景環境有很大關係。「印象中,高雄市以前真的滿醜的、公園也滿少的,當時我們的公園綠地面積可說是全臺數一數二的少。」早期政府政策是重北輕南,也因為中央產業政策關係,高雄市以重工業發展為主體;高雄民眾對環境權意識普遍較低落,大家認為這就是高雄,很少人思考高雄有無改變的可能。也因為這樣,一群有志之士相繼投入,促成了「南方公民運動」,也很慶幸這個公民運動的成功,才有後續的城市轉型和翻轉。

從老師的說明可以了解到,高雄從工業城市到如今漸次出現設計翻轉,發展過程有其歷史脈絡。早期因為國家政策與區位發展考量,使高雄成為重工業的重要發展城市,城市中缺乏綠地景觀與空間。而解嚴後不久,民眾的公共意識尚未成熟,對於城市綠地的反思、想像與要求未成氣候。後來衛武營公園運動的出現與成功,為後續南部環境運動的蓬勃發展領頭,像是後來的柴山推動自然公園運動愛河整治運動以及美濃反水庫運動等,均和衛武營公園運動有所連結。


圖:蔡幸娥老師講述衛武營的前世今生。

蔡老師也提及,過去「公園」這兩字不會存在中央及地方的想像當中。衛武營營區在1992年即將搬遷時,時任高雄市長的吳敦義希望將該地作為大學用地;而時任高雄縣長的余陳月瑛,則希望將此一空地供作興建世貿中心或國宅使用。從中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側重大型建設與經濟發展等思維,很少反思高雄是一個被石化及重工業危害的城市。而公園運動推動者的想法是:既然沒辦法立刻遷移工業區或改善其所造成的環境問題,或許爭取興建公園是最有可能、也最能帶來即時效益的做法。至少,公園可以提供小孩和居民一個休閒遊憩的地方。因為這個想法,才有1992年衛武營公園促進會的成立,以「綠色之夢」為方針,希望喚起市民想像在工業城市中有個綠地,進而支持認同此一理念。

衛武營公園運動的實踐過程

除了衛武營公園運動緣起與精神,公民週活動的第二場講座,邀請曾任屏東環保局長的魯台營老師及港都社大的黃暉榮主任回顧「衛武營公園公共性與透明性」。魯老師提到,衛武營公園運動一開始是由幾位高雄在地知識分子開始號召推動,成立「衛武營公園促進會」。推動過程中,協會逐步融合各行各業、各個族群的人共同參與,藉此過程讓更多人理解、進而支持這項運動。

運動核心的衛武營公園促進協會,採取不同於過往街頭社會運動衝撞體制的方式,而是藉由遊說地方重要政治人物、定期辦理論壇、寄發信件與新聞稿等方式,以倡議論述的方式爭取認同;並結合各類利害關係人(包括:民意代表、學者專家、媒體、一般民眾及非營利組織團體)提出訴求,透過不同組織夥伴間的公私協力合作,逐步改變衛武營命運。


圖:前屏東縣環保局魯台營局長分享衛武營公園公共性與透明性。

港都社大黃暉榮主任分析,衛武營公園運動具有幾個特徵,分別是政治人物不分黨派、媒體不分藍綠以及參與者來自不同階層。首先在政治人物部分,當時支持公園運動推動涵蓋22位立法委員及23位國大代表,所有人不分政黨,幾乎都支持衛武營改建成公園。在媒體部分,當時只要是衛武營公園運動相關的訊息、新聞稿,媒體幾乎一定刊出。例如當時很有影響力的《民眾日報》,就曾經連續二十多天將衛武營公園運動以半版或全版方式刊登在每日頭版或重要版面,以當時報紙條件來看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樣版面的刊登費用以當時來說相當高,且少有報紙會以專欄方式進行主題報導)。也因為媒體如此支持,讓衛武營公園運動訴求,從地方議題逐漸演變成全國關注的話題。而在參與者部分,除了協會的主要核心幹部,過程中也有超過上百位學者專家共同聯署支持。後續甚至有更多認同理念的民眾參與其中,讓不同身分背景的民眾都能提出不同意見進行討論,進而凝聚所有參與者的共識。就如黃暉榮主任回憶:「當時的時空環境下,一般人怎會有意識去思考軍營變公園的可能?但我們就是一個願景和使命感去做,結合大家的力量去推,最後才有辦法走到這一步」。


圖:港都社大黃暉榮主任分享當時衛武營公園運動的爭取過程。

活動第三天,則是由當時衛武營公園促進會的召集人曾貴海醫師、盧友義建築師分享「衛武營公園促進運動的過程」。曾醫師認為,當時公園運動之所以會成功,歸功於四大要素:社會結構改變、生活品質低落、知識分子覺醒與民主協力推動。當時國家剛剛解嚴,正逢國家體制、社會結構的轉變時期,讓民眾有提出自身訴求的機會。加上過往高雄因重工業的密集發展,致使工業污染以及空氣汙染異常嚴重、生活品質低落,面對日益惡化的居住條件,有志之士遂開始思考如何改善所處的城市環境。由於知識分子對環境權的覺醒與重視,認知到高雄在承擔社會發展下犧牲環境,剝奪了居民的生存權,因此著手改變現況,帶動民主協力的推動,不分黨派、不分族群、不分媒體地納入各方利害關係人。最後,再以民主討論的方式形成共同的目標和執行方法。

盧建築師也補充:「社會運動不難,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我們的訴求表達出來。過程中,我們一直以同理的角度去說服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例如當時向吳市長溝通遊說的過程,曾醫師就是先用城市綠地面積比的角度讓市長理解,當時高雄市民所擁有的綠地面積在全國敬陪末座,不僅不符都市計畫法所規定的10%,市民承擔工業城市所帶來的環境衝擊更是不言可喻。藉此讓市長理解除了將衛武營規畫為大學用地外,對於城市發展的想像還有更多可能。加上協會同時透過新聞媒體和多方遊說等方式爭取認同,社會輿論遂逐漸轉向支持將衛武營轉變成公園綠地。最後不但吳市長逐漸改變其原本想法,余陳縣長也改變其原先興建貿易中心的構想。


圖:衛武營公園運動召集人曾貴海醫師及盧友義建築師主講運動推動過程。

除了這三個場次之外,公共參與週也規劃了其他不同內容的講座,像是介紹衛武營藝術中心的建築設計與空間美學、邀請參與運動者現身說法分享心得,並安排現場解說行程,帶領大家走進衛武營公園,以現地導覽的方式,說明公民倡議的歷程,以及成案後公園改建過程。另一方面也推出公民參與影像展,蒐集整理當時的手稿、影像與相關資料,讓民眾透過實體資料,了解公民運動的歷史與城市發展進程。

結語

衛武營公園運動的公民參與過程,在高雄城市轉型發展過程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軍事用地轉化為公園,對市民而言不僅僅是多了一片47公頃的綠地,更重要的是,此一運動為南部環境運動寫下重要的里程碑,也帶動了日後諸多環境運動的發展。當時若沒有衛武營公園促進會提出「綠色之夢」這一方針,若少了公民參與實踐的勇氣,哪有現今衛武營公園讓老人、小孩都可以休閒遊憩的綠地?更遑論高雄工業城市的轉型發展了。 現今高雄市民能夠意識到公民應有的環境權、生活品質,以及關心城市產業轉型,均與衛武營公園運動有著深厚淵源。

回顧促進會採取的方式以及相關活動的推動精神,正如德國社會學者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一貫主張,在溝通理性、溝通能力、自我反省、自主和諧等基礎下進行社會理性溝通。運動過程中,協會幹部透過富含同理心的解說方式,逐步凝聚不同黨派、族群與媒體的力量,讓多方利害關係人慢慢成為認同運動的一份子,以由內而外、由私到公的協力方式,共同打造屬於這個城市的綠色願景。這一奠基在溫和倡議、理性論辯、相互溝通的公園綠色運動,既為綠色革命以及公民環境運動播下種子,更足為現行環境運動乃至各類社會運動的借鑑與參考。


圖:講座參與者和諸位講者的會後合影。

【參考資料】

王淑芬(2018)。衛武營背後隱藏的南方綠色革命,中央社。

李育琴(2018)。高雄綠地六都之首 民團訴求要森林城市、提高綠覆率,環境資訊中心。

黃暉榮(2017)。衛武營公園運動,綠色之夢-衛武營公園運動

衛武營自然公園(2019)。衛武營都會公園/夢境公園區設計理念,衛武營自然公園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