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309

文章分享:


從地方出發:藝術季作為一種方法(下)

作者 / 新作坊

為居民與「關係人口」打造舞臺

挖掘地方特色、串聯在地網絡之外,藝術季還是一個大型舞臺,讓在地居民、外來「關係人口」在這裡找到自己的角色,揮灑光與熱。而策劃團隊就是掌控全場的導演,巧心思考與善用地方既有的人力與資源,讓每個人都能在合適的位置登場,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去年的「穀稻秋聲─富里山谷音樂節」中,幸運的參加者也許能搶到臺鐵深受歡迎的「里山動物列車」車票前往富里,下了火車,熱情的青少年就站在車站大喊「穀稻秋聲歡迎你」。出了車站,隨即有接駁車將賓客接往活動現場。而想要慢慢走逛富里的人,還能花二十二分鐘的時間,走進聚落街道,經過老教堂舊戲院百年帝君廟,再抵達音樂節會場。

會場中,邀請的表演者不分本地、外地輪流上臺,共譜不間斷的樂聲。於是富里詩人與客家媳婦創作的客家童謠,和陳昇隨興豪放的風格民謠接連在草地上響起;樂團的山谷飆唱之後,接著是社區歌唱班與國中小學童的自信亮眼演出,都贏得滿場喝采。舞臺下,處處都有志工協助交管與指引,甚至在草原邊界還有專人擔任「捕手」,提醒參加者小心別滾落斜坡。

音樂節進入第五年,富里卻變成空城,居民全跑去執行任務。鍾雨恩說:「最感動的是村莊的人都會動起來,不管是來表演的、做野餐盒的、當巡守隊的……。」此外,寄居外地的遊子也因為這場盛事,逐漸找回對家鄉的認同感,愈來愈多人在網路上呼朋引伴,於音樂節期間回家舉辦草地同學會。


圖:2019年設計的五款海報象徵稻穀秋聲邁入第五年。(圖片出處:富里983臉書粉絲專頁

還有許多志工,從全臺各地趕赴現場支援。他們有的是東華大學的學生,有的是曾在富里做過案子的專業工作者,也有一些是參與過音樂節結下不解之緣的朋友,每年秋天都暫時放下手邊事務,在富里一期一會,為音樂節效力。而在富里983的臉書或IG中,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活動視覺設計或推廣影片,除了在地藝術家的創作外,也有這些居住異地,卻對富里懷有深厚情感的「關係人口」所貢獻。

農村的環境相對封閉,透過跨區域及跨領域的連結,引進外部人才,認識地方文化和參與社區活動,在雙方合作共學的過程中挖掘出地方獨特魅力。鍾雨恩分享備受好評的音樂節影片,一開始偏向紀實性新聞的呈現方式,這幾年持續合作之後,影像團隊對富里更加熟悉更有感情,更能捕捉到在地「人味」,為音樂節留下珍貴的專業影像。這不是從無到有的歷程,而是能思考與善用地方既有資源,又能撤去圍籬,邀請更多人參與,一起創造共鳴,建立人地新關係,成為灌溉地方活水的開源進程。

與公部門的愛恨情仇

舉辦藝術季需要人力、物力與財力,要不要引進公部門資源?地方或中央政府挹注資源有什麼好處?民間力量一肩扛起又有什麼優勢?都是籌辦者需要費心思量之處。以溪州文化季為例,活動一開始是由鄉公所發起,巫宛萍指出公所具有公信力,在活動舉辦前期能號召地方組織與社群一起共襄盛舉。不過,公所的職員雖然對於行政流程瞭若指掌,卻未必能勝任舉辦藝術季的藝術統籌工作,初期僅能仰賴外聘的專業團隊協助;加上公所經費少,鄉民代表會又易因地方派系問題而杯葛預算。因此第三年的溪州文化季便和在地組織「彰化縣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加強合作,協會也從前一年的協助與學習角色,轉變成主要執行者,寫企劃向中央部會爭取補助,媒合藝術家進駐溪州,與居民共同創作。(詳情請參巫宛萍的碩論〈逗陣巡庄頭——藝術踩街經營溪州農鄉經驗〉

去年(2019)7月的黑泥季,是在地方首長政黨輪替後,首度由協會自行辦理。少了公所的參與,資源頓時銳減,彈性與自主性卻大增。活動以「農村產業行銷推廣」理念為核心,結合農創藝術、農產加值、文化體驗三項元素,在休耕的水田與樹園中辦起自備餐具與購物袋、不使用化學清潔劑及一次性包裝的「零垃圾挑戰」市集。並且首次採行「門票制」,參加黑泥季的民眾能「門票隨你付」,自由決定門票價格,再入場逛市集、聽音樂會,到水田裡玩泥巴、撿福壽螺,順便認識田間生態及了解福壽螺如何侵擾農田。門票所得將透過社會企業「溪州尚水」採購友善農產,再捐贈給社福團體。金流透明公開,使用者付費後,能看見自己的消費是用於支持友善環境與社會福祉的行動。


圖:2019年黑泥季活動現場。(圖片出處:我愛溪州 I Love Hsichou臉書粉絲專頁

沒有行政力的介入,由地方組織和在地社群籌辦的黑泥季,除了繼續推廣在地文化與農村經濟外,也經由活動的規劃引領參加者關注友善理念及回饋在地環境。此外,少了來自公所可動員的人力之後,反倒招募了一群對黑泥季認同感更高的鄉親來擔任志工。民間的自主力量較無公部門「人去政息」的問題,尤其在地組織會有其成立的宗旨與追求的價值,而能維持地方藝術季的品質與可持續性。但話說回來,如何培養新生代接棒,並且持續整合資源,也將是在地組織舉辦藝術季的後續挑戰。

藝術季過後

當熱鬧的藝術季結束,關於藝術季之於地方的意義、操作知識的系統化和未來行動的深化,這些需要花時間討論及釐清的議題,也隨著核心成員的分享繼續向外傳遞,並經由交流逐漸聚焦而清晰。在接下來三位講者與大學團隊的分組互動中,的確能看到大學伙伴們特別關心藝術季的Know-how細節、藝術季開展的新社群網絡之發展、藝術季可持續方法的探究。

譬如藝術季核心團隊與公部門合作時,如何保有自身的立場與價值,同時又能與作風不同的對象協作之經驗。在居民參與部分,小組成員們也討論出藉由田調轉譯地方特色,持續向下扎根建立「地方學」,並透過社群或組織間的串聯,拓展地方的社會網絡,才能擴大居民的參與。另外,藝術季所累積的「社會資本」是否能有機會轉化為實際的經濟效益,還有內外部資源的盤點運用、財務計畫的擬定,以及核心團隊內部的緊密連結,都是影響地方藝術季能否持續的重要因素。

而回歸大學社會實踐的角色,大學成員們也關心像三位講師這樣的青年,在返鄉與留鄉的過程中,大學可以有什麼更積極的作為?若就藝術季來說,大學應該要扮演的是號召人、策劃者,或是能貢獻大學資源,成為陪伴青年團隊的協力伙伴呢?


圖:講師與人社實踐計畫大學團隊進行分組討論。

擾動地方就有機會改變現狀

以上各種在短暫緊密的交流中所拋出來的想法,因情境不同,未必只有一種正確答案。然而,對於生活在地方或工作在社區的所有討論者來說,這些問與答的拋接,都讓地方舉辦藝術季的意義與方法更為明朗。

正如同鍾雨恩分享的:「也不知道這樣做下去對不對,擾動它就有機會改變現狀」、巫宛萍提到的:「黑泥季,更深層的意義是在造鄉的行動」、劉育育所期待的:「不只藝文季,當發生公共議題時,在地願意一起公民參與」。舉辦藝術季這樣的慶典活動,之於地方來說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地方的能量在此匯聚及對外展現,更催化出居民重新認識和參與自己日常居所的新契機,而能相偕守護地方,共同開創未來。


【延伸閱讀】

從地方出發:藝術季作為一種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