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940

文章分享:


行人優先!瑞士的交通規範與道路設計(下)

作者 / 蔡黛華(瑞士蘇黎世大學博士級研究員)

罰款與刑責遏止交通違規

根據最近一則新聞報導指出,瑞士一名55歲男子,為了測試BMW新車的速度,在速限80公里的公路上,超速到161公里,超速的程度為兩倍,法官判斷是蓄意超速。該名男子必需面對的罰鍰與刑責包括以下三項:

  • 3,100瑞朗的罰鍰。
  • 吊銷駕照兩年,在取回駕照之前,需先經由心理醫師判斷其心智是否適合再上路。
  • 緩刑13個月的監獄刑責,如果未來兩年內有其他犯罪行為,則需入獄服刑。

針對違規的駕駛,瑞士採取的不止是罰錢,吊銷駕照與刑責也具約束力, 雖然這則新聞中沒有發生任何意外,但是立即吊銷當事人的駕照,可以有效預防危險駕駛行為。

除此之外,跟其他國家相同,超速行駛則必需罰鍰,依超速多寡累計金額。住宅區時速為30公里,甚至20公里的限制。超速1-5公里以內,罰款為40瑞朗,超速6-10公里,罰款則提高至120瑞朗,住宅區內超速多於16公里,則需要被傳喚到法院。罰款的效果有限,所以搭配刑事責任,才能使對金錢罰款無感的駕駛人不得不重視交通規則。

警方的監測超速的方式,除了固定式的照相機,交通警察藏身於障礙物後方用手持測速器量測的方式,也很常見。如圖一所示,警察藏匿於樹木後方,前方則是寬廣筆直的馬路,警方會在這種容易超速的路段進行隨機監測。


圖一:州立警察手持測速相機的拍照情況。(圖片來源:瑞士報紙Aargauer Zeitung

針對每年仍有約4成的駕駛人曾經在喝酒後駕車上路的情況,瑞士祭出懲罰酒駕者及獎勵優良駕駛雙管齊下的方式來遏止。關於酒駕的懲罰方式,依酒測值的濃度來分類:

1)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至0.39毫克(mg/L)者,如果被臨檢查獲,會收到警告單及罰鍰。
2)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至0.39毫克(mg/L)者,加上交通違規,則當場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個月,處罰鍰及罰金或併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40毫克(mg/L)以上者,當場吊扣其駕駛執照三個月,也有可能面臨三年以下的刑期,而且在戶政系統註記犯罪紀錄。

瑞士的罰款金額是依照當事人的經濟條件而訂,處罰條件也和是否肇事導致重傷或死亡無關,而是針對違規的行為本身可能帶來哪一種風險而定義,酒駕因此被視為造成公共危險的行為,並依情節裁定罪責。在獎勵優良駕駛部分,瑞士環境面向協會提出不少建議,包括保險公司推出的零酒駕可降低保費方案,獲得不少人支持,另外也積極提倡針對優良駕駛人降低汽車稅的方案。

讓駕駛人自動降速的道路設計

政府的道路設置標準會定期更新,在道路整修、新增社區或建築物整修時,該區域的道路如果與現行規範不符時,則在申請工務局核准前需一併納入考慮,整個城市的設計應該一致化。根據蘇黎世市政府最新發表的道路規範中,除了文字說明,也以實際照片和繪圖說明了不同線道的道路應該如何規劃。如圖二所示的市區二線道,在設置行人穿越道時,除了防撞桿的反光設計,也設置一個行人島在路中間,讓道路寬度在視覺上明顯縮小,視覺障礙能有效提高駕駛人的警覺心。在比較大型的路口,才會設置可按式的紅綠燈搭配行人穿越道。


圖二:蘇黎世市區小巷的行人穿越道設置方式。(圖片來源:蘇黎世市政府網站

小巷弄間或學校附近常見的是降低速限至20公里,增設路障或路邊單邊停車格(如圖三與圖四所示),甚至設立小型的圓環凸起物,讓小巷弄的十字路口減速。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道路已經不再設置天橋與行人地下道,但是為了讓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更安全,在火車站附近的行人穿越方式,仍是天橋與行人地下道。


圖三:學校旁的道路設計,採設置路障,讓道路空間縮小。


圖四:市區住宅區的單邊停車格設置方式。

從小到老的行人安全教育

一場車禍中,如果有行人在內,通常是最嚴重的傷者或亡者。行人安全之所以重要,除了是交通事故發生中的弱者,也經常是社會條件中的弱者。行人發生事故的主因,不外乎是分心、沒有注意來車或是走在危險的路上。因此教導行人注重自身的安全也很重要,而最有效的交通安全養成,就是從小教育。瑞士針對學齡兒童(四歲以上開始就讀幼稚園)加強交通安全觀念,從幼稚園開始,每學期開學初期有警察到各班級進行馬路安全宣導。實際帶領小朋友在行人優先道練習,讓小孩知道如何在穿越行人專用道時舉手與駕駛員眼對眼示意,等車子完全停止,才通過馬路。

每位行人(尤其是老人)出門走路時都應該穿顏色鮮明或具有反光功能的衣服,讓自己的能見度更高在天候不佳時,大雨、大雪或大霧時,駕駛人仍可以清楚看出路上有行人在行走,避免意外發生。因為天候因素,瑞士政府規定汽車只要在路上行駛,全天候都需開燈,可以避免冬夏時差的天色明暗不同或其他氣候條件產生的視覺差異。

目前有愈來愈多的瑞士人願意捨棄車輛,改用走路與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作為日常通勤方式。這樣的行為改變除了民眾本身具有環保意識之外,也需要有友善的行走空間、便利的大眾運輸資源、禮讓行人的交通文化來配合。瑞士透過與時俱進的交通規範制定、維護行人安全的道路設計、自小做起的交通安全教育,讓人們能安心行走在路上,遠離虎口,平安回家。


【延伸閱讀】

行人優先!瑞士的交通規範與道路設計(上)

馬路不再如虎口?瑞士「行人至上」的交通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