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019

文章分享:


從斷層帶重新出發——大學與社區的防災、減災協力行動(上)

作者 / 林巧湄

震盪的大地與人心

2016年2月6日深夜,寒冷的氣溫讓被窩顯得更加溫暖。要過年了,這是除夕的前一晚,許多離家打拚的遊子提早返家與親人團聚;島嶼在年節的氛圍中熟睡著,尚未察覺災難的腳步已漸漸逼近。時間是3點57分,天色闃暗無雲,突然一聲巨響,伴隨著天搖地動,人們因此紛紛驚醒,倉皇失措,路上俱是手機鈴響與談話聲,此起彼落,傳遞著尚待確認的各方消息;街燈閃爍,照亮許多探出窗外驚恐察看的容顏。

這是206美濃大地震發生當晚的情景,此次地震規模為芮氏6.6,震央位於高雄市美濃區,隨後在臺南市引起的雙主震,最大震度高達7級,不僅造成臺南市內多棟建築物倒塌或毀損,部分區域也面臨土壤液化的困境。其中情況最嚴重也最令人悲痛的,就是臺南市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倒塌,造成115人罹難的事故。這個繼921地震後最嚴重的震災,銘刻在每一位臺灣人心上,傷痛之餘,也喚醒了社會各界對於建築安全與震災防範的意識。


圖:地震過後的建築物需要進行總體檢,才能確保民眾生活環境的安全。圖為「玉井儲蓄互助社」的社區志工在培訓過後,帶領成大學生進行劣化建物觀測。(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提供)

當年3月,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的「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成員,受到科技部的委託,邀集校內建築學系、都市計劃學系、心理健康與諮商輔導組成員、校外長榮大學社會力研究發展中心等組成跨校跨領域團隊(以下簡稱成大團隊),協助災後重建的調查與支援工作。預計從「有形的」與「無形的」兩種災損面向著手,從瞭解建築物與土壤,到關懷心理創傷與恐懼,提供社區與學校更多專業的支持。

成大團隊首先將重心放在各個社區中受到地震影響的建築物,希望能透過為建築物檢測的過程,一方面協助社區民眾重新體檢自己的生活環境,包括自家住宅,以及生活周遭,如社區裡因地震而受到損傷的硬體建物,另一方面也達到教育宣導的效果。


圖:社區工作坊中,居民在居家空間平面圖上標記建物可能受損之處。(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提供)

深入社區,災後體檢

在206美濃大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就是臺南市永康區,這裡有多棟高層集合住宅與倒塌的維冠金龍社區由同一建商興建。計畫甫始,團隊成員就將此一區塊視為高度潛在危險區域,因此協同建物結構安全領域的專家學者,與該區域具潛在風險的高層集合住宅管理委員會接洽,希望能為這些建築物進行結構安全檢測,同時帶領居民認識大樓安全。

無奈,這個立意良好且具有高度專業的構想,在踏出第一步時,就遭遇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困境。這些社區的管理委員固然樂見成大團隊帶來專業服務,為社區安全施行總體檢;但同時,管委會亦擔心檢測結果若是相對負面、或評估為具有危險性,將可能為該區房價帶來不良影響。另外,即便有居民願意聆聽也表達理解,但畢竟建築物的檢測工作有其專業與複雜度,往往是需要耗費時間的工作,對於社區居民的生活可能形成某種程度的「打擾」,在多方考量下,各個社區紛紛拒絕了這項計畫。

事實上,進入社區工作是很難以一時成敗來論定。即使成大團隊在永康區不得其門而入,但他們所造成的擾動,反而成為一個契機,提供人們更深一層地去思考當前社會大眾對於「居住」這件事,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想像。在與高層集合住宅社區溝通的這一層,住民存著「被標籤化」、「影響房價」的恐懼,並以此為理由拒絕團隊進入社區;這樣的狀態,揭露了天然災害所帶來的、另一層更資本化的隱憂,也讓長期關心居住安全的團隊成員,在實作過程中理解在學術專業之外,臺灣社會的另一面。


圖:搭建公部門、社區與大學三方的資訊及經驗交流平台,也是成大團隊工作的一環。圖為邀請臺南市政府災防救辦公室參議,到課堂上分享公部門參與經驗。(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提供)

被拒絕的成員們,藉由團隊夥伴轉介,進入另一個災損區:玉井區。玉井區在此次地震後,被判定為「黃紅單」的危險建物有211件(全數579件),其中玉井國中的校舍也受到波及,有嚴重的毀損。與商業密集的永康區不同,玉井區是一個環境相對單純的農業社區,這裡的居民一開始對外來團隊懷有不信任感,不願意與之對話,也不願意自家屋宅被檢視,凡是與震災補助款無關的工作,居民們大多無暇關心。

而後透過在地組織「玉井儲蓄互助社」的協助,引薦有參與意願的社員擔任種子志工,長期觀察並記錄玉井區建築物的狀況,與團隊及專家學者們一起建立「建物劣化自主檢測」的機制。日積月累,在地居民看見成大團隊的努力,慢慢卸下防備;更重要的是,透過志工的協助,終於有家戶願意讓研究者進入震後損壞的住宅,進行透天厝建築物受損狀況的各項調查與檢測。


圖:志工與成大團隊進入小學,測量建築物劣化情況。(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提供)

經由工作坊的辦理及實地操作,除了逐步建立地區性的建物災損紀錄,社區居民在與團隊共同學習建物劣化自主檢測的知識與方法後,還能協助測試建物自主檢測的工作手冊,提出具體回饋。團隊老師因此深受鼓舞,另以手冊內容為基礎,進一步開發「建築劣化自主檢查APP」,希望藉由數位工具輔助,方便一般民眾日常使用。


圖:由建築系與電機系師生合作開發的「建築劣化自主檢查APP」。(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提供)

成大團隊的耐心與專業,逐漸帶動玉井地區對震災的重視,參與培訓的種子志工成為社區第一線的防災生力軍,不僅熟悉防災知識與技巧,也能在災害發生初期協助檢查社區建物劣化狀態,加快緊急應變的減災腳步。培力行動體現了社區工作當中,「人」永遠是最重要的關鍵。計畫總有一天會結束,經過專業訓練的在地人組成互助社群,更能長久守護自己與社區的生命財產安全。(待續)


【延伸閱讀】

從斷層帶重新出發——大學與社區的防災、減災協力行動(下)

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7,〈206震災重建─成大震災重建團隊的在地經驗〉。《成大校刊》256: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