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640

文章分享:


「從一塊舊船板玩起」 前草於遊戲中再現昔景

作者 / 李至昱(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前鎮草衙區博士後研究員)、 吳友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學生)

拾起過往拆船業遺留下的記憶碎片,透過遊戲與當地的景物、人物互動,看見已經消失,卻曾深深影響前草居民的拆船業文化。中山大學科技部灣岸創生計畫(簡稱HISP計畫)前草團隊經過將近兩年的駐點耕耘,不僅重新詮釋了在地的勞動價值,更以相關的田調資料為基礎,與前鎮國小等單位共同籌備地方課程,捨棄傳統教學模式,帶著謎題手冊走出室外,利用實境遊戲帶領學生認識從前的前鎮草衙。


影片:2018年中山大學HISP團隊製作的前鎮草衙紀錄片【落腳的故事】前導短片。

新草衙的繁榮源於拆船業和加工出口區的興起,工廠也如雨後春筍般一一成立於高雄,甚至自1969年起拆船量達世界第一,吸引臺各地的「五路人」(包括雲林、嘉義、臺南、屏東、臺東等)來到這裡創業與謀生,而小港的大仁宮碼頭就是當時全國最大的舊船解體場,周遭約有卅餘家拆船解體公司,更有萬名拆船工人在此工作,相鄰小港區的草衙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相關產業和拆船工人的聚集地,生活中環環不可缺少的消費使這個社區興盛起來,也孕育各種不同行業的「工夫人」,形成富有創業精神的「落腳城市」。

「砰!」一聲巨響改變了前草的一切。1986年大仁宮拆船碼頭發生卡娜莉油輪大爆炸,造成16死107傷,再加上環保意識抬頭及產業政策逐漸改變,政府決定廢除碼頭,昔日繁華光景也因碼頭的消失而蒙上一層陰影,許多人面臨失業及轉行的危機,經濟弱勢最終使工人家庭無法給予後代良好的學習環境,接踵而至的問題影響當地居民對草衙的認同感。

但是「工人」或是「黑手」只能是唯一思考或視角嗎?中山大學HISP計畫提出這些被貼上「藍領階級」、「工人」或是「黑手」的人,其實是具有產業技藝、「能鑽」的人際網絡與社會關係,以及能在實作中勇於突破、創新與開創等價值的勞動者。因此,希望透過新的社會實踐方法「城市遊戲」,以遊戲的沉浸、實境連結方式進入社區,顛覆早「已被穩定」的在地居民,特別是前草的下一代莘莘學子們,前鎮草衙不應放任熱鬧光景留於老照片中等待追憶,而是能接續前的老故事繼續發展,結合新思維、創意及創新,使整個社區可以重尋肯定,找回草衙人的榮光。


影片:2019年配合「前草功夫活」展覽,所推出的居民生命故事紀錄「陳啟清/拆船神手」。

因此,前草團隊與前鎮國小討論過後,預計從校定彈性課程共備著手,共同設計出獨一無二的前草鄉土課程,豐富校內教材,讓學生在學習新知、向外拓展視野時,不忘腳下土地上發生過的種種一切。中山大學HISP計畫團隊開始推動之後,便成立田野調查小組至草衙與當地人面對面訪談,歸納並整理在史料上未記載的草根故事,從一段段前輩們的口述回憶中拼湊出不同面向的前草。

其中簡碖的人生,即是當時居民各式勞動的縮影,訪談中她述說著最常穿的三套衣服分別用於三種不同用途:抽油、市場收攤租管理員、與大老闆談生意,三樣工作串起她的一天,忙碌而充實的生活,充分反映了過去產業繁盛的樣貌。許多如簡碖豐富精彩的人生建構起草衙人的生命故事資料庫。最終團隊與遊戲設計公司合作,經討論後精簡成12道謎題,印刷出以廢船板為故事起源的實境解謎遊戲手冊,並以此作為前鎮國小鄉土課程教材;參與遊戲者只要走訪前草各地就可以獲得解答,再至後方填答頁塗上答案將拼湊出輪船圖案,遊戲有趣且富有教育意義。


圖:實境遊戲試玩活動出發前的說明。(孫晨馥攝影)

社區就是前草子女最好的教室,踏出校園前往破解教材中的各式謎題,使前鎮國小學生不必借助二手資訊,親自去觀察自己的家鄉,也利用五官去感受在地風情,聽見或看見那些未曾去了解過的文化,發現故鄉的不一樣,並讓草衙在所有人心中不再是產業沒落的代名詞,而是富有精彩事蹟的文化藏寶箱。

「我都不知道這些店家含有這麼多精采的故事耶!」前鎮國小二年級班導表情略顯驚喜地翻閱著手上的遊戲書,好像發現什麼新大陸。她坦言,剛來前鎮不滿一年,對周遭景物以及當地故事不太了解,透過此遊戲可以駐足停留於平常不曾注意的店家,或因題目需要與店主聊聊,都讓她更快認識當地文化。其實,即便是在地的國小,因為職務輪調的緣故,並非每位教師都熟悉社區,遊戲進一步讓前鎮國小的各科目教師、主任連結,體驗「熟悉的陌生社區」。


圖:透過手上遊戲書,體驗「熟悉的陌生社區」。(孫晨馥攝影)

解題過程中,一群人跟著答題的順序來到了168燒冷冰品,老闆熱情招待,看見我們沒有位子坐,便立刻放下手邊工作把藏在裡面的椅子拿了出來,還貼心地喬好風扇吹的方向。試想幾十年前的場景,或許就是因為有這麼一位親切的老闆,才讓汗流浹背的工人們得以輕鬆地坐下來,聊聊天、吃著冰,緩解一整天的疲勞。看著招牌,依照題目「前鎮是好地方,花了一點點錢就能買2杯飲料」及輔助提示解出了2杯冬瓜仙草的價錢,嚐過店內招牌後,一群人就帶著滿足的心情繼續前往下一站。

前鎮國小主任提到,實境解謎除了認識當地以外,它的附加價值不僅可以使參與者一窺前草過去拆船業的面貌,也可以於學習在地文化中延伸新的教學主題,像是至興仁國中解謎底焊雕藝術品「穿奧黛的女孩」時,可以搭配新住民課程,例如:越南傳統服飾、飲食文化等,認識同樣成長於這塊土地的跨國移民婚姻第二代,學生獲得的知識內容不止步於對過去工業昔景的追溯,還有如今於此地生活的各式人景樣貌。

經過此次試玩活動,中山團隊收集所有回饋,並進一步邀請前鎮國小各科教師,以各科本位作為起點進行遊戲的修改與跨領域設計。在第二階段的修正過程中,改善遊戲的文字敘述、選項排版、遊戲關卡等問題,重新審視所有謎題景點想帶給學生的學習重點,調整更適用於低、中、高各年級的教材內容,做出最符合教學現場的課程教材,使成效接近原先製作目標——讓學生可以因為這本實境解謎遊戲手冊,而動身前往認識及探索這個最熟悉,卻也最陌生的社區。


圖:與前鎮國小教師交換實境解謎遊戲運用在課程的意見。(孫晨馥攝影)

事實上,解謎遊戲是地方故事的連接點,將把昔日記憶傳至後代手中,讓學生們能在闖關中了解在地文化並產生社區認同。前鎮草衙隨著時間流逝、拆船業的沒落,許多拆船工人已轉職於其他行業,與拆船業相關的老店像是侯澄三國術館等仍然持續為里民服務,一個個伴隨海洋工業起家的社區居民依然憑著一技之長生活在這個曾經繁榮過的地方,前草人民沒有忘記他們的根,說不完的故事就從這本謎題手冊逐一被發掘。

未來,前草團隊預計在2020年底開啟「前草生活節」,將前草的故事與相關的轉譯活動集結,包含前草遊戲、前草戲劇、前草策展、前草音樂、功夫商展等,讓民眾感受以拆船產業展開的前草生活點滴,把人流帶回當地,也讓所有人看見前草的無限可能,生活節後還可以再續前草文化,重啟經濟繁榮的扉頁,更充實莘莘學子的藝文素養。


【延伸閱讀】

拆鐵變現餵飽上萬家庭,時代榮景徒留老師傅見證

當年高雄的拆船業,其實是成就十大建設的大功臣之一?

拆船碼頭的黃昏 大仁宮拆船碼頭的故事和侯聰慧的工人影像

一封寫給前鎮草衙的家書——《前鎮草衙我家的事》(上)

一封寫給前鎮草衙的家書——《前鎮草衙我家的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