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739

文章分享:


營造大學與地方的社群力:專訪暨南大學江大樹學術副校長(上)

作者 / 郭怡棻

蹲在本壘板後的優秀捕手,總是穩健面向全場所有人,沉靜掌控比賽節奏,導引投手,指揮野手,適時提振士氣,讓團隊伙伴安心,令身後教練團放心。通常,他也把功勞歸給隊友,將責任留給自己。

大學的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工作中,面對動態的地方社會和複雜的在地議題,很難隻身上場應戰,往往需要不同學科專業組成團隊,和地方伙伴協力出擊或防守。團隊組成後,如何經營與維繫,更考驗領導者的智慧與遠見。訪問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主持人江大樹副校長時,就讓人觀察到帶領大學團隊的領導者,有如棒球隊裡的捕手,熟悉學校和場域生態,上下場指揮若定,穩定前線軍心與後方調度,為大學和地方伙伴關係配出一場又一場的好球。

在暨大師生與社區伙伴齊聚交流的「第二屆水沙連學研討會」當天,新作坊特別邀請大樹老師抽出時間受訪,分享過去幾年帶領暨大團隊參與人社實踐計畫之歷程,並暢談他以「社區/社群營造」觀點導入團隊運作,和地方共同建構「水沙連學」的獨特作法。

從「預約水沙連的春天」起步

「所謂的『水沙連的春天』,是埔里在地原本就有好山、好水、好生活,未來應該更具備持續性的創新發展。在這樣子的創新發展過程中,暨大可以參與什麼?可以貢獻什麼?」

水沙連,是清代以來臺灣中部以日月潭為中心周遭地域的泛稱,也是暨大從埔里起步,連結周遭鄉鎮,共創好生活的區域治理範疇,以及和所有參與者聯手打造的地方品牌。2013年,暨大以「預約水沙連的春天:宜居城鎮的轉型與治理」為主軸,獲得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經費補助,開始走上校內外的整合與協作之路。

回顧2012年底提案申請的情形,大樹老師指出為了創新與實踐,最初著手的是學校內部整合,先積極盤點哪些老師有意願參與,對什麼議題有興趣,接下來也對埔里居民進行意見調查,了解地方的迫切需求,進而媒合雙方,從環境、產業、社會福利三個面向共商行動方案。另方面,在尋找駐點社區時,也特別關注實踐場域是否可以提供給暨大師生學習和參與改變的機會。

在起步階段,除了籌組團隊,2013年5月成立的「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人社中心)則扮演統籌聯繫校內外公共議題的窗口,並透過如同公民論壇的「埔里研究會」,提供大學、公私部門與在地居民交流地方事務的對話平台。


圖:2016年8月1日,水沙連人社中心正式升格為校級中心,各方伙伴齊聚慶賀。(照片來源:水沙連人社中心)

實踐團隊有賴社群營造

「我都是用社區營造或是社群營造的觀點來思考這樣的一個計畫,怎麼推動才能夠比較順暢、比較具可持續性。」

從校園走到社區,由學術走向實務,大樹老師觀察到大學師生一開始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摸索,尤其老師還肩負課程設計與場域溝通的責任,對於過往不熟悉的實踐工作經常缺乏自信,也認為自己的專業在運用上有侷限性。這是由於臺灣學術界過去在學術分工的影響下,研究領域或課程教學會被限制在特定的專業範疇中,而細緻化後的專業學門卻很難獨力因應繁複多元的地方社會議題。

現實的需求凸顯出大學社會實踐工作格外需要不同專業的老師加入,以團隊之力跨域集思,合體承擔社會責任,共同找尋在地議題解方。因此凝聚有共同關懷之社群,營造大家一起來的氛圍,還要不斷搧風點火,提供資源與支持型環境,這些連結和協調創新的工作便成為實踐型計畫的重中之重。

早在2012年,暨大為推動教學卓越計畫時就已制定「教師專業社群設置及補助要點」,透過徵件與經費補助方式,鼓勵老師能與同儕組成自發性教學社群,交流教學與研究經驗。而人社實踐計畫因設置實踐場域,更需要以場域為核心,結合不同專業的教師組織議題性社群。


圖:暨大校園內張貼的教師專業社群徵件海報(圖左),右上方是針對學生的「公共參與行動與自主學習獎勵方案」提案說明會海報。

兼踩油門與煞車的領航員

「我最常鼓勵我們團隊的老師,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跟過高的目標設定,只要願意參加這樣的創新課程、創新活動,基本上對場域與未來都是有幫助的。」

身為計畫主持人,大樹老師說他主要的任務是降低團隊成員的焦慮感和挫折感。為了協助參與老師能儘快熟悉場域環境、掌握議題發展,人社中心的博後與專任助理長期在社區中駐紮,和居民、公民團體、公部門互動,適時穿針引線,與老師們共同開發行動方案,引介課程及學生入場。大樹老師則透過人社中心的定期會議及場域走訪,清楚掌握執行動態,並以豐富的地方協作經驗,協助老師們判斷自身及團隊的能量是否能回應場域的期待,再設定哪些議題該優先解決,規劃行動步驟,藉此減緩成員們的不確定感。

尤其實踐型計畫的重點在於理念擴散與行動深化,現實社會不像在實驗室內可以設定明確的條件,在執行過程裡難免會不如預期順利。作為團隊的領航員,大樹老師並非一路帶領眾人向目標狂飆,反而不時為大伙兒踩煞車降速。他經常提醒成員們投入專業未必就能解決問題、帶來改變,期待越高可能失望越大;更重要的是,和社區民眾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問題,以務實態度通過摸索過程的顛簸。

信任感,讓社群更有力

「我們做了很多校內老師的分享活動,還有校外場域的共同參訪,透過這些活動去凝聚老師之間彼此的信任感。」

大樹老師認為經營教師社群最重要的關鍵是「凝聚力」。為了讓個人相互連結成社群,朝相同的目標邁進,計畫首要的工作是將參與者共同的理念與想像初步勾勒出來,在地方創新議題的基礎上相互對話,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動機。當社群集體願景被描繪出來之後,個人才會湧出動力持續去參與。

共同目標浮現後,更需要強化社群內部的信任感,暨大團隊常透過非正式的鼓勵、餐敘、工作坊交流、校外參訪等方式,營造成員互相分享、共學的氛圍。藉由活動設計,讓不同專業的成員對話,在對話過程中,每位老師會知道彼此的專業優勢和他人獨特的思考模式,也能了解原來自己只要負責的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用把所有解決地方問題的壓力都背負在自己的身上。並在共學共作的共同體驗歷程中,維繫社群成員間的信賴關係,累積團隊的信任感。


圖: 大樹老師在人社實踐計畫跨校場域參訪活動中,與大東原地區的農友交流。。

「交錯性行動方案設計」獨門心法擴散社群力

「不要完全把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精力都鎖定在單一的場域上;每個場域就像一個社會或一個家庭,總是會有突發的狀況,或者人際衝突需要溝通協調。如果有比較寬廣的想像與多元的場域,以及比較具有彈性設計的學習型態,我們的教師社群、師生參與,也比較不會有那麼大的計畫執行壓力。」

當校內教師社群穩定發展後,經由場域議題研討和活動參與,讓暨大的老師能與業師、社區居民、地方組織幹部一起互動學習,形成更大的場域社群。老師需要學習轉換學術語言和社區溝通,轉化專業知識貼近日常需求;而來自場域的在地智慧、創意與活力,也會反饋到老師的教學和研究。

由於社群的互動會因不同專業、不同場域、不同議題,擦撞出新的火花,拓展出多重想像。加上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工作面對的是變動的社會、多面向的場域議題,需要多元視角與各種專業共同協力。因此在社群的經營或是駐點人員的任務分工上,大樹老師採取的是「交錯性行動方案設計」。


圖:2015年的埔里無車日中,暨大師生與在地公民團體一起演出「PM2.5街頭偶巷劇」,前排左二為大樹老師。(照片來源:水沙連人社中心)

所謂交錯性行動方案設計是指單一老師、單一駐點人員不能只做單一的事情,或者只熟悉單一場域的議題,而必須交叉參與。大樹老師鼓勵團隊的老師因應場域議題設定階段性協力目標,譬如共同開課、一起設計方案、跨社群分享場域經驗;駐點人員也會視場域發展需要,邀請不同教師社群入場協作。藉由跨領域、跨社群、跨議題的交錯性協作與經驗分享,不論是個人或者社群的視野就不會只侷限在自己的想像上,也能分散執行計畫所承受的時間、經費與成果等壓力。而隨時能變化的彈性團隊組合也能立即對接地方與時俱進的新需求。

交錯性協作的方式也延伸到場域的經營。執行人社實踐計畫七年多來,暨大的場域設定,從桃米社區、籃城社區、眉溪部落三個據點的實作,擴展到社區之間的議題性共學,譬如桃米社區的生態人才培育經驗,就透過校內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團隊擴散到蜈蚣社區。在這樣的進程中,不僅暨大師生學習與實作的場域能從原先的據點拓展到其他社區,原本場域的社區也能與其他關心類似議題的後進社區或部落交錯合作,共同學習成長。(待續)


【延伸閱讀】

營造大學與地方的社群力:專訪暨南大學江大樹學術副校長(下)

天下雜誌696期-暨大彌補921裂痕變身南投智庫

地方創生、社群協力與大學社會責任: 暨大營造「水沙連大學城」的續階行動

大學的社會實踐--以營造水沙連大學城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