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687

文章分享:


走進埤仔頭市場,看見他們獨沽一味的孤味人生

作者 / 李明軒、余凱倫、趙芳儀、徐葆權(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左營團隊成員)

曾有影評人針對去年(2020)當紅的國片《孤味》破題註解,闡述其片名的意義實為:「獨沽一味」,指的是為了自我的堅持與信念,專注、孤獨、而任性的追求某件事情。

在臺灣各行各業中,獨沽一味、堅持過著「孤味人生」者,不在少數。走逛在高雄左營大路旁的埤仔頭市場,我們就遇到了幾間這樣的店家,辛苦而任性的堅持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他們都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商家,創業至今的故事也都辛苦曲折,但是他們這一輩子,就這麼不忘初心,始終獨沽一味,堅持給顧客最真的產品。


圖:舊左營充滿了傳統市場、眷村與宮廟,值得遊人尋訪與探索。(圖片來源:黃黃工作室黃媛、黃莉雯設計師製作,版權所有,請勿截用)

走進舊左營,看見傳統市場的今與昔

從左營蓮池潭「入龍頭、出虎口」的龍虎塔出發, 一路沿著連綿的古城牆往左營大路走,會來到鳳山舊城的北門。望向北,就是埤仔頭路。往昔海運可從萬丹港(今左營軍港)沿南海大溝到此地卸貨,陸路而言更是由臺南府城到鳳山雙城(左營舊城、鳳山新城)的重要商路節點,因此埤仔頭一帶自清領時期便是商旅市集繁盛之地。

1907年,埤仔頭市場成立,商家、攤販、小吃林逐漸聚集,成為舊城居民消費飲食中心;光復後改為左營第二公有市場,且因不少隨國民政府遷臺的居民帶進家鄉美食,埤仔頭市場漸以餛飩湯、酥餅(燒餅)、米粉羹等美食聞名各地。


圖:經歷拆除、遷移過後的埤仔頭市場,規模已經縮水相當多,不但攤商數目僅存不多,過去熱鬧的人潮與買氣也不復見。

然而好景不常,隨著埤仔頭附近的眷村拆除、搬遷,左營人口日漸往高雄市區遷移,加上生活型態改變導致民眾越來越少到傳統市場購物,埤仔頭市場承租的攤商越來越少。2017年,110年歷史的埤仔頭市場,終於在高雄市政府不堪連年虧損的財務與租金壓力下,走上被拆除的命運。

如今,原本市場的所在地已成為一片空地,等待地主決定下一步的命運,而許多原本在市場內的攤販、小吃,則被迫星散各地。其中,若干商家選擇遷往一旁的埤仔頭路,勉強維持勾勒出一條「埤仔頭市場」的傳統市場樣貌,但是攤商與來客數量皆是大大不如從前。

這些堅守在埤仔頭市場的商家,多已是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以上在經營,雖然實際上已賺不了多少錢,但仍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開門做生意。他們的理由相當一致:除了希望守住家傳的手藝或產業外,也想要繼續提供最安心、最真實的產品來守護老主顧們。


圖:埤仔頭市場內有一家曾經紅極一時的雙吉利糖果店,架上的玻璃罐裝滿各式各樣的糖果,是孩子們流連忘返之地,連吳念真導演的電影都曾來取景。


圖:如今傳統市場落寞,人們甚少上柑仔店購物,雙吉利糖果店只剩下空罐展示,就算罐裡還存有的糖果,也已是歷史悠久、不能再食用。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玉米攤謝老闆

玉米攤謝老闆已是店鋪的第二代經營者。他的父母在60年前,就來到埤仔頭市場販賣水煮玉米。與大部分玉米攤商不同的地方在於,謝老闆攤子上所販賣的玉米,全部都是自己種植的。謝老闆在高雄北部的頂鹽田與後庄各有一塊地,每10天就會種下1,000株玉米。玉米的生長期約2個月,這樣定時的播種、讓玉米輪流長大,剛好足夠謝老闆每天採收100根玉米到市場上販賣。

每天清晨4點,天還沒亮,大地充滿露水,謝老闆來到田中,穿上雨鞋,徒手拗折採收下大約100根成熟的玉米。玉米都已摘下的枝幹必須拔除、收集起來,之後由機器削成小塊,再撒回田裡當作肥料。採收下的玉米經過清洗、除去根鬚,便載來埤仔頭市場,開始水煮,展開一天的生意。

謝老闆栽種的玉米有橙黃色的甜玉米,也有糯米般黏稠的白玉米。謝老闆說老一代的人喜歡吃白玉米的口感,而年輕人則喜歡黃玉米的香甜。爐子旁邊還備著一碗鹽水和由玉米葉綁製而成的特製刷子,以供顧客依喜好自行塗上鹽水;鹹鹹的鹽引出了香香的甜味,讓玉米更可口。


左圖:早上從田裡現摘,產地直送的玉米。剛起鍋、還熱氣蒸騰,看了讓人食指大動。右圖:桌旁放著由玉米葉就地取材製成的刷子與鹽水。

100根玉米大約中午以前就可以銷售完畢,收拾完攤子、用過中餐以後,謝老闆就會再分別前往兩塊田地,展開種植、維護玉米的工作。謝老闆的田中除了玉米,還種植少量的其他蔬菜,包括福山萵苣、高麗菜、辣椒、蔥、茄子等,一旁也有土生的木瓜樹、楊桃樹、龍眼樹等,量沒有多到可以販賣,因此多為自用。

每天這樣日復一日,辛勤工作,「靠農作維生,真的賺不了什麼錢,很多人都還要有第二份工作,像我自己每天到市場賣玉米,我鄰居休耕時去做泥水工,勉強貼補著用……」謝老闆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是農民辛苦生活的寫照。


圖:質樸的謝老闆,接受採訪團隊採訪時又是高興、又是驚訝、又是靦腆。然而講著講著,聊開了,還答應帶大家到他的田裡記錄拍攝。

問起謝老闆為什麼不像其他攤商一樣,直接向中盤商購買玉米,省掉大部分的辛勞?謝老闆回答,種植玉米是父母留下來的事業,自己對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同時自己種植的玉米,有最健康、安心的種植環境,品質令人安心。把這樣的食物帶給客人,自己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且,這樣的生活沒有人管,自己規劃想種的作物,自自由由的,也是很棒啦!」

曬得黝黑的皮膚,微笑時嘴角露出的銀亮假牙,被經年累月辛勞所刻劃出的皺紋與手上的厚繭,看著謝老闆,我們看到臺灣最吃苦耐勞、生命力最強韌的一群農民。他們的辛勞,讓我們的寶島豐衣足食,比世界上其他太多國家都不用擔心缺糧問題。很心疼謝老闆的辛勞,但是也很感念謝老闆的堅持。


圖:謝老闆的玉米田,前方還種植著少量蔬果。


圖:田裡青翠欲滴的作物,都是謝老闆一手拉拔大的寶貝。右下圖是熱情好客的他隨手採收的福山萵苣、彩虹玉米與青木瓜,讓我們帶著滿滿愛心蔬果回家補一補!

幸福飄香的「杏福巷子」

距離埤仔頭市場不遠處,是幽靜的左營舊聚落,這裡林立著見證高雄變遷的百年古厝。每日近午時,便有淡淡的杏仁香充滿在巷弄間,那是「杏福巷子」的大仁哥與清詠姐夫妻倆正在煮製杏仁茶!

結褵20載,也一同創業經營「杏福巷子」20載,為什麼選擇這條辛苦的創業路呢?大仁哥回答,小時候最喜歡喝阿媽煮的杏仁茶,淡淡的清香、滑過喉嚨時稍微沙沙的口感,長大後四處尋找記憶中的杏仁茶,卻發現所喝到的杏仁茶都「太香了」,和過去阿媽煮的不一樣,原來很多都是化學粉末泡出來的……

是偏執也好,是想念阿媽也好,大仁哥毅然決然創立自己的杏仁茶小店,清詠姐被瀟灑的大仁哥的決心所吸引,兩人就此栽進去,成為一輩子的結髮夫妻,也成為互相抵背依靠的創業夥伴。


圖:前臺的清詠姐(右一)負責研發口味、廣告行銷與接待客人,夫妻倆各司其職、同心協力。

每二到三天,大仁哥就要煮製杏仁茶一次;整個過程,都是粗重的體力活。先將整袋的進口杏仁豆研磨成粉,置入一口大鍋後,加入RO逆滲透水開始熬煮,隨著奶白色的杏仁茶開始咕嚕咕嚕的滾起,杏仁的香氣充滿整個廚房,外溢到百年的古巷弄中。

由於堅持不添加防腐劑與任何香精,大仁哥的杏仁茶保存期限很短,短到甚至必須在熬煮至最為滾燙的時候馬上濾渣。只見大仁哥像古代戰士般,雙手各拿起一個大杓子,一勺一勺的將滾燙的杏仁茶舀進過濾器濾渣,冷卻後再將一缸缸的杏仁茶端進冰箱保冷。濾剩下來的杏仁豆渣細白滑膩、亮如絲綢,可以用來做餅乾,也曾有朋友異想天開,放在身上搓揉以去角質。大仁哥說,歡迎有心人一起來開發杏仁豆渣的再利用產品。


圖:煮製杏仁茶整個過程,都是危險粗重的體力活,由大仁哥一肩扛起。熬煮時須將滾燙的杏仁茶一勺一勺舀入過濾器中濾豆渣。他說,進了廚房,就不能怕熱!


圖:滾熱得香味四溢的杏仁茶,而濾下來的杏仁豆渣,是做餅乾的好材料,也是去角質的美容聖品。大仁哥與清詠姐歡迎有心人來一同開發更多潛在的用途!

「不是每一個賣杏仁茶的人都拿得出豆渣,用粉沖泡的攤子就拿不出來!」大仁哥驕傲地說。但是,也就是因為對「天然」的這個堅持,讓大仁哥的杏仁茶成本居高不下,售價也著實不低。談到這裡,大仁哥靦腆地說,「杏福巷子」的杏仁茶售價幾乎等同於一個便當,早期常常被被客人埋怨、甚至翻臉大罵,以致於大仁哥和清詠姐看到客人上門時反而會害怕,得小心翼翼的向客人解釋價格為什麼比較高。

高昂的成本與不被市場接受的價格,大仁哥與清詠姐幾乎被逼到邊緣,困境卻在臺灣爆發幾次食安風暴後出現轉機。食安風暴教育國人們何謂天然食物、何謂加工食品,不少民眾開始轉往追求天然食物,也開始了解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因此「杏福巷子」意外地成為這場風暴下的受益者,自此客人對於價格的接受程度好轉許多,甚至有重視食安的客人遠道追尋上門。

如此費時費工所製作出來的杏仁茶,口感如同豆漿般綿密,在清詠姐的開發試驗下,無論加入湯圓、紅豆泥或是芝麻餡,都是絕妙搭配,也可以放涼之後做成Q彈的杏仁豆腐,或與麵茶粉一起加入剉冰,口味變化無窮,吃完齒頰留香。

大仁哥與清詠姐的杏仁茶堅持不加一滴化學物質或香精,提供給顧客的產品是「敢給自己幼幼班的寶貝女兒照三餐吃」的食物。堅持做「對」的事,這樣的堅持使得夫妻倆始終賺不了太多錢,手頭並不寬裕,但他們賺到了消費者的佩服與感謝!


圖:吃完令人口頰留香的杏仁湯圓。

粒粒皆不怕辛苦的利成米店

走在埤仔頭市場中段,不斷聽到「沙~沙~沙~」的聲音,像是在炒些什麼。走近一看,是利成米店的老闆娘在「炒米」!

右手臂上貼著沙隆巴斯貼布的老闆娘,從地上的米袋中先舀出一斤白米,放在一片大圓盤中,再從另一個袋子中舀出半斤糙米,也置入大圓盤中,接著就開始左搖右晃大圓盤、不時用手進去攪動;經過好一會兒功夫,終於完工,炒出一盤營養的寶養米──白米加糙米。原來有位老主顧想吃「白米加糙米」,但是又擔心兩種米買回去自己攪拌不均勻,影響咀嚼時的口感,所以貼心的老闆娘特別幫顧客「炒米」。


圖:正在「炒米」的老闆娘,因為工作常需處理重物,因此肌肉常常拉傷,必須貼上貼布減緩發炎。

利成米店從開店至今已經逾70載,「阮店從阿公年少時開始做,到我現在第三代!」李老闆解釋。早期利成米店規模相當大,是「土礱間」(碾米間),厝邊頭尾與附近的農民都會將自家的稻米拿到利成商行用「米軋」(碾米機)處理。後來隨著政府政策改變,大賣場、便利商店都允許賣米,競爭激烈,加上消費者購物習慣改變,所以像利成米店這樣的傳統米店逐漸關門;過去全盛時期高雄約有900多家糧號,至今大概剩不到百家。而這些僅存的傳統米店,大部份經營者也如同李老闆一樣,已是60、70歲,該退休的年紀。

這麼多傳統米店都收了,利成米店李老闆有沒有打算也將店收起來了呢?李老闆說,當然曾經想過,畢竟夫妻倆都已經70高齡,每天還得扛著一袋一袋的米上下貨車、堆疊在店內,筋骨拉傷簡直是家常便飯,但是有一個念頭一直讓自己放心不下,因此至今仍堅持做下來。

原來,李老闆擔心的是市面上很多包裝好的米,因為不能打開來檢查,因此有時候可能會用劣質品混充、或是標示不實,讓消費者吃得不安全;而李老闆自己多年來對於米的了解已是爛熟於胸,任何米的種類來源、是不是混充米,一眼便知,經過自己的手賣給消費者的絕對是純正來源的臺灣米,這樣比較安心。

就是因為這一顆感念老主顧的心,以及想要照顧客人的胃的念頭,讓夫妻倆撐到現在;再加上三個女兒都已各有穩定的工作,雖無意接手,但也不需要再操心,因此夫妻倆這個米店事業,想說「生意雖比以前淡得多,但能做多久就做到多久吧!」


圖:沒有華麗的裝潢、也沒有文創的包裝,就是一家樸實無華的百年米店。

目前利成米店主要客源,三分之二來自散客,多是老一輩、仍舊習慣上菜市場買菜的世代,另外三分之一則是小吃店、便當店、餐廳等,「例如轉角的冰店賣的米糕粥,就是跟我們家進的糯米」!

只見一旁的老闆娘一直不得閒,招呼著不斷上門的客人,還有過來串門子的老朋友:「老闆娘,這周末我家孫子要回來,買哪一種米給他吃比較好?」「老闆娘,這十穀米要怎麼煮?要不要泡水?」「老闆娘,這款米是從哪裡來的?」「頭家娘,啊妳的手有沒有好一點啦?」

一間小小的店面,充滿著稻穀香與人情味。即使利成米店風光不再,但如同店裡那個陪伴第三代老闆長大的骨董磅秤,利成米店就是日復一日、無怨無悔的供給消費者安心真實的白米,盡忠職守、盡心盡力。


圖:目前的利成米店,只剩下一小片店面,與一臺1946年出產的鎮店之寶骨董磅秤。


圖:店裡販售的「十穀米」,色彩豐富、營養十足,十分受到客人歡迎。

用任性的堅持,守護臺灣的美好

全臺灣各個角落,都有許多商家始終秉持著善念,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他們的故事,讀來總是人情味濃厚,他們的食物,吃起來也總是能夠感受到那股做人的善念與對顧客的誠意。他們獨沽一味的任性與堅持,卻守護住了臺灣的善良與美好。

謝謝您們!


*本文為國立中山大學所承接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計畫左營團隊計畫成果之一部份,原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另有圖文並茂的電子書版本,歡迎讀者於線上閱覽。

**作者們感謝受訪攤商的分享,與「杏福巷子」大仁哥的帶領與引介。採訪團隊夥伴包括政經系副教授李明軒、研究助理徐葆權、余凱倫、趙芳儀,攝影師鄭崇文。「舊左營逛市場」地圖由黃黃工作室黃媛、黃莉雯設計師製作,版權所有,請勿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