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433

文章分享:


生活即藝術,日常作為展演——城市故事櫃的行動意義(上)

作者 / 高禎臨(東海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如果你有機會走進台中市中區,將會發現在舊城區的街道、騎樓、市場的廣場等地方出現了幾個不同形式的「故事櫃」。這是東海大學人社團隊從2019年底開始啟動的一項計畫,透過「將日常生活轉換為城市展覽」作為一種藝術介入社區的行動方案。


圖:位於台中市中區街頭的「故事櫃」,是東海大學人社團隊近期以藝術介入社區的行動方案。

透過「閱讀城事」作為一種認識城市的起點

故事櫃的靈感來自媒體的一則新聞報導。該篇文章介紹了在倫敦地鐵站出現的一種「故事自動販賣機」,行人與旅客可以依照自己車程的長短,按下按鈕選擇印製出篇幅大小不一的文學作品,進而在候車或坐車的時間裡讀完一篇「印在實體紙張上」的文章。

看到這則新聞引起我重新思考的一個課題是:台灣近年來出版業與書籍販售量的每況愈下是一個真實的狀況;但是否代表著我們這個時代真的再也不需要紙張印製的各種文字了?現代人是否真的完全失去對於閱讀的興趣?持續追蹤「故事販賣機」在當地的發展狀況,至今仍順利地在倫敦地鐵運作著。而事實上,故事販賣機在2011時即已推出,陸續散佈在歐美各個國家,甚至也出現在亞洲了。

我們無從得知故事販賣機實際的銷售數量,但它所創造的意義與引發的聯想,已經不侷限於一個商業策略,反而更接近是一種行動:重新召喚人們對於「當代生活可以如何進行閱讀」的想像。於是,身為一個實體書籍閱讀者以及文字印刷物的愛好者,我也希望能夠進行這樣一個與實體文字閱讀有關的實驗行動:在城市裡報導城市故事,並讓這些故事帶動人群與情感在城市裡的流動。


圖:置放在台中第二市場的六角形小卡,正呼應了百年市場中最知名的六角樓造型。

2018年中,東海大學人社計畫進入到台中舊城區之後,故事組(原劇場組)所設定的行動策略即是「以藝術介入社區」的路線。最初的構想是在中區演出戲劇,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場域觀察與小組討論之後,我們設定了一個相對緩慢的進行節奏,將劇場演出挪移到計畫的最後一年,改以田野調查、故事搜集、人物報導作為行動起點;未來仍希望以「在中區演出中區的故事」作為最終目標。但在此之前,我們希望以實際的空間踏查、人物採訪與報導書寫作為一個基礎,讓工作團隊對場域累積更多、更深入的認識,也豐富我們對於舊城區的不同發想,如此才能使「在中區演出中區的故事」有更為厚實的底蘊。

許多靈感正是在計畫進行過程以及與場域頻繁互動之下發生的。在經過一年的城市踏查與地方人物故事蒐集,並且累積了一定數量的報導文字之後,我們開始思考:既然當初進行採訪的初衷是為了讓大家藉此更加認識中區,那麼要如何讓更多人看見這些報導呢?我們訴求的對象除了中區的民眾之外,也包含外地的訪客,希望讓大家透過這些文字與影像對於舊城區有更多的認識、因此感到興趣,也增加了城市裡人們相互認識以及人群流向中區的可能性。

最初的做法是將這些採訪以網路平台的方式進行報導,我們也相信這是一個媒體的時代,網路是最快速而便捷、散播幅度最大的媒介。然而在一段時間的網頁經營之後卻也發現,網路所能達成的宣傳效益是有限的。原因在於社交平台比實體生活更容易創造一種「同溫層」,在網路上建立起的交際圈,往往是與自身現實生活內涵重疊性高的一群人。其次,人們會習慣搜尋自己感到興趣的議題,社交平台在經過演算法的統計分析之後,又會進一步推薦讀者相關專頁,因此會留意、關注我們網頁的使用者,很可能只會侷限在特定幾種族群身上;而我們所欲達成的「讓更多人認識中區」這件事的成效則可能是有限的。但我們不否定網路媒介仍有其存在的意義,例如透過轉貼與連結,確實可能引發從未到過中區的人們對這裡建立了印象,但如何讓現實生活與網路社群之間發揮作用、相互帶動,著實是一件需要再行思考的事。


圖:小報第一期以台中老甜品店「幸發亭」作為報導主題。

在城市裡與故事櫃的偶然相遇

在城市生活的人們大抵已經建立一個重複的日常路線,而到城市旅行的人,則有著按圖索驥和隨意晃遊兩種不同認識地方的方式。因此我們設想,倘若能讓人們在不預期的情況下在街道上發現殊異的文字與圖像風景,或許是一種開啟對話與交流的方式。「故事櫃」正是在這樣的思考之下產生的。

最初我們的規劃是,如果能透過團隊的力量,將各組蒐集到的採訪報導與圖像轉化爲實體文宣,並以一個具有視覺吸引力的「物質載體」置放在街頭,吸引行人的目光之後,讓他們進而留意到櫃子上的文宣與報導,因此發生了一個「深入閱讀」城市的機會。同時考慮到的是,當代人未必習慣閱讀大量文字,但不可否認的是,文字所能承載的故事內涵必然是比較豐富的;因此「以圖像帶動文字閱讀」便成為我們的思考策略之一。

圖畫與文字同時作為一種軟性的力量,其產生的效應也許緩慢,但卻可能遙遠而深刻。因此我們讓採訪文字搭配照片或插圖,並放大報導標題與圖片以達到吸睛的效果,也作為這份小報特有的編排手法;其次搭配每一次的報導主題,請美術系學生進行相關的視覺手繪,將之印製成可使用的明信片、書籤或小卡,希望以「文圖團體戰」的方式,讓行人藉著這一系列的圖文報導,在知性上建立對於該期小報主題的認識,同時也引發視覺上的享受與情意上的共鳴。


圖:搭配第三期小報主題的青草小卡系列(共九款),以結合視覺、知識與趣味為主作為設計概念。

關於故事櫃的櫃體,則是由團隊裡的李俐慧老師指導助理群,利用再生材料設計施工完成。同時也在團隊其他老師的提醒與建議之下,我們進一步將故事櫃從一個「故事百寶箱」的定位延伸出「微型展」的概念──倘若行人能先從視覺上被故事櫃吸引,進而帶走故事櫃裡的報導與明信片,或者櫃體本身視覺設計上同樣也能創造更豐富的語彙,讓行人願意在這個微型展前駐足更久,建立彼此之間更長的交流時光。因此,故事櫃除了作為置放出刊小報小卡的地方,也同時作為一個出現在城市街頭的迷你策展。

確定行動方向之後,我們陸續地洽談了幾個願意與我們合作故事櫃計畫的在地商家,分別是:幸發亭米花元五青草店,以及二市場的公共空間。此外,為了讓在臺灣大道另一端的東海大學師生對於我們在中區進行的人社計畫有多一點的認識,同時也帶動他們一起走進中區,體驗舊城的生活節奏,因此也在東海大學圖書館入口處安排了一處校內的故事櫃。

這五處陸續形成的故事櫃,我們希望帶來的效益是:讓行人在路途上與其偶然相遇,進而因為櫃體的微型策展與文宣上的圖文報導,發生了一個幾分鐘的「在街道上看展」的藝術活動。一方面讓這些中區人物與空間故事有另一個在現實生活裡得以傳播的機會,另一方面則是,如果人們不需要驅車前往特定空間去看展,而是讓藝術走進一般的生活場域,城市當然也可以成為一個最大的展覽空間了。我們希望重新定義藝術的內涵,揭示城市生活裡的藝術性,將日常故事轉化為策展內涵,讓展覽直接進入城市,成為散佈在城市裡美好的微小風景,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博物館。

在這樣的思考策略之下,我們將五個故事櫃分別定位為「城事劇場」、「城事電影院」、「城事博物館」、「城事青草植物院」以及「城事博覽會」,每個故事櫃搭配其對應的空間場域,而有不同的策展主題,;策展的方式也仿照我們在博物館和美術館裡的看展經驗,展覽主題是會定期變化的。故事櫃裡的報導與圖卡同樣也會定期更新,出刊的週期為一個月左右,在一檔微型展結束後,所有的故事櫃也會同步換展,更替為新的報導系列,希望可以讓這些微型展同時具備空間與時間的流動意義。(待續)


【延伸閱讀】

生活即藝術,日常作為展演──城市故事櫃的行動意義(下)

舊城區的巡航冒險記——楊迪與柳屋/柳美術館

夢想的發酵——以食物與空間串連人群的「米花」

昨日的剩食,明日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