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614

文章分享:


相招來辦桌:臺中舊城區跨文化社區餐桌行動・人物篇

作者 / 余炘倫(「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推動與協調計畫博士後研究員、前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除了以「年菜食譜」、「食材情報誌」等內容來呈現越南、印尼兩國年菜料理背後的社會文化與時間節奏之外,在《遷移的年味:跨文化年菜飲食專刊》中,東海人社團隊也希望透過進一步介紹兩位「跨文化社區餐桌」主廚的人生故事,讓讀者能夠更近距離地了解在臺移民/移工的生命經驗及故事。

參與跨文化社區餐桌的兩位主廚子晴與Pindy分別來自越南及印尼,她們最初均以移工身分來到臺灣,並在居留期限到期後離開。但她們與臺灣的緣份並沒有因此中斷,子晴的先生當時得知她離開臺灣後,立刻追到越南求婚,於是子晴於2004年以新住民的身分再次來到臺灣;而Pindy則在離開後三度以移工身分回到臺灣,並機緣巧合地開始向彰化的楊清仁師傅學習捏麵人技術,並以學到的技術捏製印尼各地的風土人物與文化器物,最終在臺創業,取得臺灣的藝術及創業個人簽證。

不同於過往其他媒體對她們的採訪都聚焦在遷移的生命經驗上,筆者與東海團隊同仁試圖從飲食的視角切入來介紹子晴與Pindy。儘管她們來自不同國家,但都不約而同地將食物視為連結故鄉的童年經驗與在臺人際網絡的媒介。子晴透過經營餐廳[1] 、參與美食競賽和校園美食講座找回並分享童年跟著家人在菜市場賣甜點的經驗,並藉由推廣北越料理來調合自身原有的越南認同與新構的臺灣認同;而Pindy則以印尼食物來號召同鄉朋友,一方面通過定期餐會相互打氣,慰藉思鄉情懷,另一方面也藉由餐會來號召同鄉的朋友組織移工淨川團隊(Team Kuning),和臺灣人一起為生活的社區環境貢獻心力,打破人們對印尼移工的刻板印象。(相關報導內容詳見《遷移的年味:跨文化年菜飲食專刊》第10-11頁)

除了採訪跨文化社區餐桌的兩位主廚以及簡介其他主廚的飲食生命經驗(詳見《遷移的年味:跨文化年菜飲食專刊》第12-13頁)之外,筆者也希望通過採訪東南亞移工去解答「東南亞移工在臺灣怎麼過年」這個在心中存在許久的疑問,包括他們怎麼在臺灣社會的時序節奏中過自己文化的節慶,以及他們在臺灣如何度過農曆新年假期。當筆者在團隊例會上提出這個問題,很快得到團隊另一位博士後研究員炯志的回應。

當主流社會的對移工權益的討論聚焦在他們每週、每月該有多少休假日時,人們似乎從來沒有想過,假期的「意義」除了身心的休息需求外,是不是也該包含文化的需求?不論身處哪個文化的時曆節奏,節慶的意義不單單僅是為了滿足「休息」的需求,還包括了讓文化/社區中的成員得以在特殊的時空節奏中通過一系列協同的活動來分享彼此的世界觀,凝聚情感。因此,經過與炯志討論之後,我們設定了看護工(多為印尼籍)、廠工(多為越南、泰國籍),和漁工(多為印尼籍)三類不同工作內容的移工群體,希望通過報導他們在臺灣「過年」(過自己的文化年或在臺灣過農曆新年)的生活節奏,來介紹他們的跨文化處境。

炯志基於個人騎重機的興趣,在臉書「139追焦照」社團上認識了在彰化伸港工廠工作的越南籍移工阿河。阿河是縣道139號上的追焦手[2] ,來臺之後因緣際會在休假日跟著同事去縣道139號拍照,因此而愛上攝影,並結識了許多本地的攝影同好。因為臺灣客工制度12年居留期限的規定,阿河不得不在2021年離開臺灣。離臺前夕,他以自煮料理的餐會向朋友們道別,當時炯志也受邀出席。因此,以踐別餐會作為報導的引子,炯志希望透過介紹阿河在臺灣假日的節奏安排與臺灣經驗對他人生的啟發,來反映客工制度值得檢討之處。(相關報導內容詳見《遷移的年味:跨文化年菜飲食專刊》第14頁)


圖:阿河回越南後仍然持續在假日帶著相機和鏡頭拍攝街上路過的機車騎士,彷彿身體還記著在臺灣假日的生活節奏。(照片提供/阿河)

除了炯志通過自身的人際網絡帶出阿河的故事之外,助理珈汝在專刊的動腦會議上也表示,如要採訪看護移工,可以試著約訪照顧她阿嬤的印尼看護工阿心。於是,某日上午,珈汝開著車帶筆者回后里老家探望阿嬤,順便採訪阿心。不同於城市的看護移工往往被困於城市的「水泥雜草叢間」,阿心和珈汝的阿嬤住在后里鄉下的三合院中,因此,一推門出去就有田地可以供阿心種植東南亞的香料與蔬菜。此外,也因為珈汝的爸爸愛吃印尼菜,因此珈汝家的年夜飯往往臺灣菜與印尼菜各半,甚至會拿阿心煮的印尼菜去拜祖先。筆者也開玩笑地對珈汝說,在她家,阿心的印尼菜不僅僅只「跨文化」,還「匯通天人之間的界線」。(相關報導內容詳見《遷移的年味:跨文化年菜飲食專刊》第13頁)。


圖:阿心充份發揮過去在印尼蘇門答臘時的食農經驗,利用雇主家的田梗與空地種植各種東南亞香料與蔬菜,讓自己更容易取得烹煮印尼料理所需的食材。(攝影/余炘倫)

完成了廠工和看護工的報導,接著團隊就開始煩惱該如何訪問外籍漁工。為了探查外籍漁工的生活處境及工作狀況,炯志幾度跨上重機,自願前往梧棲漁港進行前期田野調查,並定期向團隊回報所見所聞。累積了一定的認識之後,筆者與炯志找了一天下午一起去梧棲漁港進行較正式的訪查。我們一到漁港,正好看到一艘從宜蘭來靠港的漁船失火,漁港消防隊正出動消防水車在岸邊救火,而各種國籍、身分的群眾也都圍在岸邊關切。

把握這個特殊的情境,我們立刻轉換身分,從採訪者變成看熱鬧的鄉民,隨機與旁邊同樣在看熱鬧的漁工、船老闆攀談,藉此進一步了解他們的身分與工作內容。「看完熱鬧」之後,我們「食髓知味」,繼續前往漁港旁的魚市場,利用買海鮮的機會訪問市場內的魚攤老闆,了解漁獲來源、港內拍賣、販售漁獲的節奏,以及各漁船僱用外籍漁工的狀況。這一趟在梧棲漁港的調查,我們訪問了三位漁工與兩攤魚攤老闆/老闆娘,更具體地掌握梧棲漁港的運作生態與漁工們的工作節奏。

基於這次調查對漁港與漁工工作節奏的了解,團隊決定下次要「夜襲」,利用漁工傍晚的休息時間進行訪談。於是,幾週之後的傍晚,筆者與炯志、助理欣儀帶著翻譯再次造訪梧棲漁港。這次,我們終於突破困境,獲得了基於了解而得來的「幸運」。欣儀與翻譯試著和從漁船裡探頭出來打量我們的印尼漁工說明來意之後,我們便被熱情的印尼漁工們邀請上船共進晚餐。

共餐的聊天過程中,筆者試著切入文化節慶與假期的話題,結果立刻引起大家的興趣,熱烈地討論起往年在臺灣過開齋節的經驗。漁工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不似看護工或廠工可以在開齋節請上一整天的假去參加市政府或清真寺舉辦的大型開齋節活動。他們不敢跟老闆說要放假,幾次嘗試跟仲介講也得不到支持,反而被質疑到底是來臺灣工作還是來放假的。雖然他們都表示希望開齋節可以放假,但對他們來說,這個「假期」並不是為了享樂或休息,而是為了實踐自身的宗教信念。也有人回憶說,有一年印尼的新住民帶了開齋節的食物Ketupat(印尼編織粽)來和大家分享,讓他至今仍感念在心。


圖:結束工作之後,印尼的漁工們提著水桶要前往公共淋浴間沖澡。據受訪漁工說,臺灣不是每座漁港都有提供熱水淋浴間,因此相對來說梧棲漁港的工作環境十分舒適。(攝影/陳炯志)

結束在梧棲漁港的採訪,隔天回辦公室之後,筆者和炯志決定以臺灣除夕夜餐桌上的「年年有魚」和印尼漁工們每天晚上在甲板上的食物來作為相關報導的切入點。通過介紹梧棲漁港的工作節奏與幾位受訪者的故事,帶出較為生硬的「移工假期」問題。即便沒有直面地批判印尼漁工不合理的假期安排,我們希望讀者通過閱讀去了解自身文化節慶(農曆新年)對於「年年有餘」的想像背後,其實是另一個文化的人們犧牲自身歡度文化節慶的機會而得來的(相關報導內容詳見《遷移的年味:跨文化年菜飲食專刊》第15頁)。

基於這樣的經驗,2022年開齋節當天,炯志與欣儀還特意帶著剛出版的《遷移的年味:跨文化年菜飲食專刊》和Ketupat(印尼編織粽)到梧棲漁港分送給當時接受團隊採訪的印尼移工們。即便沒有辦法放假,我們仍然希望他們能夠藉由吃到開齋節的節慶食物來撫平在異鄉無法過節的失落感。


圖:東海團隊博士後研究員陳炯志與助理卓欣儀於2022年開齋節(西曆5月2日)當天送印尼編織粽(ketupat)到梧棲漁港給專刊中受訪的印尼漁工,慰藉他們的思鄉之情。(攝影/卓欣儀)

總而言之,在《遷移的年味:跨文化年菜飲食專刊》中,通過一系列跨文化社區餐桌主廚與移工生命故事的報導,東海團隊希望在食譜與食材情報誌之外,以更多元的視角呈現不同文化的人群與食物之間的故事,讓讀者更深刻地體會在臺新住民與移工所經歷的跨文化遷移處境,進而思考食物在此遷移過程中對人們認同形塑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從這系列跨文化社區餐桌的活動到年菜專刊的編輯與出刊,我們希望以食物作為媒介,促成族群間的理解與交流,讓不同文化經驗的族群能夠共同打造豐富而多元的臺中舊城街區文化。(全文終)


[1] 2017年在臺中市成功路開設的越南餐廳「Hello Vietnam河內美食成功店」。為了經營好餐廳,子晴還到嶺東科技大學就讀EMBA碩士班,並以論文〈在台越南餐廳品牌經營與行銷策略之研究〉取得碩士學位。2022年8月,Hello Vietnam河內美食成功店入選《2022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子晴經營餐廳的理念可參閱〈相招來辦桌:臺中舊城區跨文化社區餐桌行動・交流篇〉

[2] 追焦手指的是一群基於興趣或練習需要而自願站在路邊為每位經過的重機騎士或超跑民眾拍照的攝影愛好者。他們不一定認識經過的騎士或民眾,但通常會將拍到的照片上傳至固定的網路相簿或臉書社團供騎士/民眾下載,有時兩方也會因為此機緣而成為朋友,並定期聚會。


【延伸閱讀】

相招來辦桌:臺中舊城區跨文化社區餐桌行動・共餐篇

相招來辦桌:臺中舊城區跨文化社區餐桌行動・交流篇

相招來辦桌:臺中舊城區跨文化社區餐桌行動・節奏篇

記社群移工劇場:海的彼方與遠方(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