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684

文章分享:


對話互惠.交流共好: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季會報導

作者 / 新作坊

現時有許多大專院校相繼投入社會實踐與地方創生的行列,期待能履行大學社會責任,為地方社會帶來好的轉變。在這些不同的計畫補助案當中,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特別強調在地的實踐行動應該與研究議題相互整合,不僅回應地方的需求,同時也著重學術研究與理論發展,希望跨領域的研究團隊,能在社區嘗試創新的行動方案,並梳理出相應的模式,以供其他類似的個案作為參考。

在實踐行動與建構理論並進的過程當中,人社實踐計畫的總辦公室設計了每三個月一次的季工作會議,提供執行的各個學校團隊交流分享的機會,除了瞭解伙伴學校的實作與研究概況,得以對照自身的執行經驗,同時能藉此整理團隊目標與方向,反思自身在場域工作狀況與研究議題。

前瞻性×創新性×實驗性×學術性

本次(10/21)的季工作會議,人社實踐計畫的主持人陳東升老師在致詞時,特別指出計畫的特質,強調研究與實踐的整合,人社實踐計畫團隊之於大學,應是屬於社會實踐研究發展的單位。同時也說明研究成果並不限於傳統的學術論文,如電子集刊《新實踐》中所收錄的文類,包括記錄田野經驗的實踐紀要、對研究議題進行初步分析的研究手札、回顧相關研究的文獻評述與書評等等,也都屬於研究成果。陳老師還特別標示出前瞻性、創新性、實驗性、學術性這四種特質對於計畫的重要性,也期待各團隊在場域推動的方案或配合的課程,能因應場域的特性,至少要具備這四種特性的其中一到兩種特點。

而這四種特質要如何落實在課程導入、行動設計、理論建構等不同層面呢?陳老師提出幾個可能的發展方向供大家思考:

  • 面對地方社會未來十年或二十年的關鍵性問題
  • 面對目前社會重要但需要更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 面對進入地方社會實踐課程遭遇的問題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 面對校內推動社會實踐課程遭遇的問題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他指出過去計畫不斷強調駐點實作場域的重要性,對於瞭解在地議題或掌握地方生態,應該有更深入的認識,才能與社區伙伴發展出良好而對等的協力合作關係。同時在學校內部扮演研究發展的單位,當某個議題發展出成熟的操作模式後,嘗試將其移轉到學院或各系所,普及至通識和專業課程中,讓實踐行動成為為全校性的工作。


圖:陳東升老師說明計畫執行方向時,各校伙伴紛紛拿起手機記錄。

行動研究的規劃、提案與落實

而在場域之中,面對發散的議題、地方需求紛異,如何收斂凝聚、形成共識,又能兼顧社區和大學的能量,激盪出創新方案,號召更多人參與投入,復能持續校準修正,讓行動與研究繼續持續呢?種種問題濃縮成「實作場域的行動研究如何規劃、提案與落實?」的大哉問,則由中山、清華、暨大、臺東、東海五所伙伴學校,分別提出各自的實踐經驗來回應。

中山團隊現階段的實作工作,是期待透過學術團隊擾動,進行研究並反思計畫進行中的創新和能量如何導入社區。在行動過程中,充分授權給各個場域的博後、助理和老師執行相關的方案,在規劃行動方案時,必須思考方案對於自身和社區實踐的意義、對社區的幫助、以及地方參與和延續性。每月的團隊例行會議中,可以一起討論相關反思,進行下而上的修正,讓行動策略能對社區產生正面的回饋。

清華大學的報告中則提到,希望能從在地的需求出發,建立永續發展的系統。以行動設計研究(Action Design Research,ADR)的角度,從診斷(diagnosis)、設計(design)、建置(implementation)、演進(evolution)四個面向,來看團隊中各個子計畫執行的可能性。主持人林福仁老師也從服務科學的眼光分析,可能透過實務經驗、學術方法的傳播與累積,建立更好的模式。清華團隊目前已經有找到可能的著力點,未來為努力嘗試進行。

暨大團隊則以執行中的行動方案進行分析,在行動規劃的階段,必須先評估場域中的關鍵課題,並進行實務觀察,確立議題後界定場域內的關鍵行為者並盤點相關資源,進而建立彼此合作的關係。而到了執行階段,可能需要建立相應的資源網絡,引發更多關鍵資源與能量投入。在過程中也要持續傳達計畫與方案的工作目標和價值理念,讓在地居民產生信任和認同,進一步吸納新的合作者,再轉化出共同的價值理念,帶動後續的議題發展。

臺東大學的伙伴分享中提到,在認識地方的過程中,想要找出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對大學和社區來說,都是在考驗彼此的耐心。大學如何得到部落的認同?怎樣的節奏與進度是合宜的?大學團隊與部落互為主體的情況下,應如何避免過度干預?又該如何找出具有公共性的議題?這些都需要持續的反思。在師生投入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大學團隊成員希望能向部落成員傳達持續陪伴的意願,彼此的及行動步調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東海團隊則說明目前團隊內部的各組的研究議題,以及現階段串聯整合的內容,從而拉出團隊的行動軸線,發展經營跨社群的資源共創、共享機制。再以目前進行的6號合作社與魚菜共生的行動方案,說明如何與場域行動者建立關係,並結合大學自身的專長領域、社會實踐的願景與目標,凝聚場域議題,進而擬定行動策略。目標是達到團結經濟的支持功能,同時也反思對於場域脈絡與合作對象,這樣的方案是否具有創新性,以及是否建立起合宜的伙伴關係。

跨校交流:擊退研究與實踐並進過程中的大魔王 

本次季會最後一個場次為綜合討論的時間,除了對於各校團隊報告發表反饋或回應,總辦公室也於會前先行蒐集團隊伙伴在工作中所遇到的狀況與疑問,並整合出幾個主題,希望能夠真實呈現伙伴們的困境與挑戰,並能集結眾人的智慧討論出可能的應對方式。

首先是關於研究理論與實踐工作結合的問題。由於許多伙伴主要都在場域駐點實作,需要時間爬梳才能對應到相關的理論文獻,從而進行對話。對此,人社實踐計畫的催生者鄧育仁老師提醒大家,人社實踐計畫的初心是面對全球化與資本競爭造成的社會失衡,而希望以在地社區需求作為出發點,提出回應全球社經發展負面效應的方案;如果退後一步,用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場域,可以問出什麼重要的問題?是否可以創造出創新的方案與模式,是我們要重新思考的。

中山大學宋世祥老師回應,由於團隊內有不同學科領域的伙伴,為了建立彼此對於工作目標的共同認知,讓不同學術專業能在同一個基礎上形成溝通共識,因此在團隊溝通過程當中,需要透過理論來調校目標,保有行動的一致性。

陳東升老師接續說明,實作與理論的結合,包括怎麼問問題,以及如何思考正在做的事情,目的是為了持續進行反思。如果已經較為成熟的實作內容,應該嘗試與一些重要的文獻理論進行對話討論,才能用更寬廣的方式理解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

其次是團隊內部的溝通狀況,包括工作分配、行政運作、團隊內各組的橫向溝通,以及如何達到團隊共識等等。過去人社實踐計畫的季會中也曾經針對不同的團隊角色進行分組討論,試著從大家的發言與討論中描繪出理想的團隊運作模式。針對這個主題,陳東升老師也再次強調充分瞭解團隊狀況,以及實際溝通與回應的重要性。他指出有些問題或許無法即刻解決,但是當團隊成員提出問題時,領導者必須要正視問題,並做出相應的、大家可以共同接受的回應。

在實踐工作中,計畫團隊與實作場域的關係也是重要的議題。不管是導入課程、引介資源或是匯入人力等工作,在在都需要建立良好的機制,才能維持互惠平等的共好關係。

江大樹老師分享暨南大學的場域合作經驗,是每個學期依照場域,鼓勵老師們組成教師社群,並請駐點的博後或助理協助掌握場域的狀況,瞭解社區的議題與需求,由教師社群的召集人統合與社區的互動。如此一來,不管是新加入或持續經營的老師都能更精確地和社區對焦,社區端也知道進入場域的師生的工作目標。另外主持人或執行長則會處理社區額外的需求,當社區產生新的議題需求時,需要負責找到新的團隊成員來對接,提供專業諮詢或是人力資源。

至於課程的師生進入場域,必須要注意基本的學術倫理,對場域應該有基本的理解和知識。比如暨大進入眉溪部落合作時,當時駐點的陳文學老師便建立了基本資訊,讓師生能瞭解部落的狀況與應該注意的細節,並且學習與社區互動的技巧,才能避免對在地造成困擾。

一直以來,人社實踐計畫都希望能團隊成員與社區民眾之間能夠建立對等的伙伴關係,以互惠、共好的方式進行合作。然而一旦面臨團隊與社區之間,甚至是社區內部可能有的衝突關係時,應當如何化解?暨大的伙伴也提醒盡可能避免正面衝突,維持後續合作的可能性,並且積極地溝通協調,嘗試從地方以及團隊的意見中找到地方的公約數,作為彼此協力合作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