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629

文章分享:


一同埕心埕行,生活中的公民參與研習紀實(上)

作者 / 林晏渟(臺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後研究員、前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攝影/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

「公民參與不單單是一件好事或該做的事;事實上它會形成更好的結果與治理。當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完成時,公民參與會造成兩項重大效益: 

1. 贊助機構將可做出更好更容易執行的決定,以反映出公共利益與價值,並讓大眾更能夠了解。 
2. 社區可以發展出長期的能力,來解決並管理挑戰性的社會議題,而通常可藉此克服長久以來的差異與誤解。 」——公民參與工具箱,2017

日常生活的公民參與,怎麼做?

公民參與,是身為公民,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過程,包括發想、問題形成與了解、討論到決策執行等,也因此,除了選舉投票與政策推行外,其實還有許多其他能培養公共事務參與的能力與方式。對於以促進公民參與為主軸的舊港區團隊來說,其過程若能夠在日常中建立(everyday participation),培養居民對於在地事務和公共利益的關注、討論與行動,未來在進行政策制定或推行所舉辦的公聽會時,能將平時公開討論與溝通的習慣於會議中,將大大提升有效討論的機會。

對於公務機關而言,認識並善加運用各種公民參與的操作方法,不僅能夠了解民眾對於各項政策設施的興革意見,也讓政策推動更加貼近民眾的需求,讓政策在制定與執行上,更貼近民眾心聲,促進多樣與包容性。高雄市政府公務人力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人發中心)也因為在新作坊網站上發現了中山大學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舊港團隊(以下簡稱舊港團隊),於鹽埕區推動公民參與促進的一系列行動紀錄,遂委託舊港團隊於去年(2020)11月16日規劃並進行一場公民參與的研習課程。

為了讓學員瞭解日常生活中如何進行適當的開放式討論,進一步了解這樣的討論如何在實踐面落實,以及目前的進度成效,舊港團隊於課程設計上,將授課地點拉進場域中。上午於新浜碼頭藝術空間授課,介紹開放式會議討論方式與流程,並講解過去舊港團隊進行過的實際範例,再讓學員分組進行練習,共同決定主題並實際演練討論過程;午間用餐後,下午進行約兩個半小時的社區參訪——「埕心埕行」素人地方走讀——其中配合一小時的店家微體驗,讓學員實際走訪場域,瞭解由地方公民自發性參與的進度與成效。


圖:團隊與學員們分享過去在鹽埕老人活動站進行的策展調查表海報。

成功的公民參與:條件與元素

公民參與工具箱中,定義了何謂「成功的公民參與」,與舊港團隊的計畫執行概念頗為一致:其首要條件是需要團體有明確的目的與目標,以計畫或協會而言,即是產生營運的主軸方向,執行策略與進程、中程與長程目標的規劃;其次則是創造實際影響的機會,譬如透過開放式會議工作坊、焦點座談與公民論壇等方式來與各方利害關係人溝通與凝聚共識;在共識建立後,要能作出承諾,依照自身的能力與資源,產生集體的行動方案。因此,只答應覺得可以辦到的事,也只提供所答應的事物,不過分承諾(overpromise),就不會執行不足(underdeliver),讓利害關係人間都能清楚了解彼此的專業與界限,並作有效溝通以證明所提供的事物,經由公開討論產生的共識,能夠兌現的承諾,才會有持續性的自主參與。

因此,成功的公民參與元素,需要進行流程所需的足夠資源,人員與參與者的參與能力,清廉的環境,對公共投入價值的信念,參與其事的能力,以及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過程中的完整透明度。在大學端,舊港團隊在計畫執行過程中,定期的田野週誌與策略分析,可持續盤點社區資源與現況,並建議適當的介入策略,讓舊港團隊掌握第一線的資訊,策略施行上有所依據。與社區夥伴一同盤點雙方的合作面向,尤其是對於公共利益的部分,有助於雙方目標校正。接著,依照大學與社區人力的的屬性去作任務分配,讓適當的人專責項目,培養參與其事的執行與當責能力。提供清廉的環境,可以提高彼此的信任感,和降低私相授受的機率。以上流程若能保持完整透明度,有助於計畫施行的階段性反饋與評估,以及技術移轉的部分,提高公民自主掌控權的參與後續效應(IKEA效應)機率。

若公民參與能夠如上述落實,勢必能夠凝聚居民的在地意識,激起改善現狀的動能,共同思考所需的培力與實際的行動方案,達到自主參與,解決社區問題的目標。那麼,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公共事務的關心與討論,甚至進一步的參與呢? 也就成為舊港團隊與在地夥伴,在公民參與促進上的目標之一了。

課程講解與實作並重,提高參與動機 

11月16日的課程當天,首先由筆者介紹開放式會議的基本精神與討論方式,強調過程中的參與平等:每個人能夠輪流各抒己見,擁有意見發言權。由於在場的學員多為第一次接觸公民參與,在授課設計上以淺顯易懂的內容為主,將公民參與定調為日常生活中的社會參與,也就是以貼近日常生活的活動,培養有關社會參與的能力——知情(Information)、表達(Expression)、採取行動(Taking action)與公共參與(Public participation)——就是在接收到相關的社區事務資訊後,能夠說出自己對於該議題的意見,同時也能聆聽與尊重他人的想法,之後才有機會進一步對政策面的議題進行審視與討論。討論之後,可透過投票,進行聚焦,或決定議題的重要性/可行性的順序,確認關係人對於議題順序整體的想法,注重表達的公開與公平性。簡言之,就是集合社區各方關係人的知能與智慧,「大家揪團做有益於在地的事」將「參與眾人之事」成為生活慣常。


圖:課程中學員針對議題進行討論與資訊搜尋。

接著介紹團隊過去在舊港區的實作案例,如與新浜碼頭藝術空間的文化部提案「鹽埕抒憶: 金工工作坊 」中的遊戲式田野調查,與新浜一起進行鹽埕老人活動站的埕樂會成果展的策展調查,還有近期對鹽埕研究社的提案工作坊與素人走讀培力。三者的共同之處,均是將調查和提案方法轉譯為親近在地文化的方式,從腦力激盪階段就盡可能納入各方利害關係人意見,除面對面討論外,也混搭線上共筆提案討論,提高參與意願,一同盤點手上的資源,定位組織與組織間的競合關係;也由於地方反饋,讓計畫團隊更容易以研究專業結合地方智識,設計出符合場域需求與文化的執行方案,經過一系列共學共作的考驗後,才能增加彼此的信任感與可能的合作面向,甚至對於未來的計畫研究方向,和地方組織營運方針上能有更深入的修正與助益,形成正向的反饋迴圈。

大學與社區凝聚共識,共學共作的過程

課程中提到,由於共識會依照不同的情境,及與會的利害關係人,產生不同的結果,所以需要深化成為慣常的公民參與,進行持續的討論與聚焦,人民才會對政策制定與施行,跳脫狹隘的個人,進入公共利益的框架,並透過以上方式來傳達自己的意見。

接下來讓各組思考主題,產生了兩組學員自身關切的主題——港都空汙問題,與公務員退休制度更改,其他組別則以促進鹽埕走讀為主題,進行集體腦力激盪,過程中,學員自行查找資料,將觀點寫在便利貼上,再針對意見逐一討論,並透過投票聚焦組員認為的重要性排序。由於時間上較為匆促,無法讓各組進行交換主題討論或評估其他組別意見,便交由各組選出的組長進行統整報告。


圖:小組成員進行腦力激盪,將觀點寫在便利貼上,並進行歸納分類。


圖:學員分享小組實作討論與結果。

大學與社區之間共學共作的感覺是如何? 想像現在正與社區夥伴練習雙人舞,選定曲目後,要先適應曲子的旋律與節奏,之後編排舞步,把擅長的部份各自展現出來,不過,與此同時,要放下一點點的自己,維持兩人一來一往間的韻律與和諧,才不容易自亂陣腳。在練習過程中,持續地熟悉彼此,建立信任,最後能流暢地彼此前進、後退、轉圈,完成一段雙人舞蹈,讓彼此在默契、舞步上相互精進、成長,就是一起共學共作的感覺。

小結

由於團隊持續在新作坊進行分享,引發高雄市政府人發中心的關注並主動邀請,使舊港團隊針對各級學校與公務機關的學員,設計了此次公民參與研習課程。本著由下往上的操作方式,在團隊持續耕耘兩年半後,發現到:原來維持一貫理念,持續實作,也是能讓地方公部門主動接觸參與的!舊港團隊除了能夠感到榮幸之外,基於理論與實作相互裨益的概念,也樂於利用授課與實作讓學員練習討論,一窺學員想討論的公共事務議題,與素人走讀主題與設計上的意見。


圖:上午課程結束後講師與參與學員合照。

前期規劃上,除了課程設計部份,舊港團隊也需要與鹽埕地方引路人、公部門與攝影團隊進行來回討論,故借重數位軟體的便利性,設立LINE進行即時資訊更新與溝通。約兩周的密集籌備當中,除了需要安排路線與試行、選定午間用餐店家,以及與負責微體驗的店家共同討論規劃時程與內容。核銷規劃部分,由於本研習有人發中心分攤部分講座鐘點費用,加上計畫自身經費,使得核銷規劃需要事前更細心的處理,在執行上才不會增加公部門、計畫團隊與地方的行政負擔,也期待有效的規劃統合與協調,提高地方與公部門的參與度。最後,藉此課程讓學員理解,若能提供適當的討論機會與空間,人人都能夠針對社會議題抒發己見,以自己的能力、資源與方式,成為公共參與實踐的一員。(待續)


【參考資料】

Public Participation Guide [公民參與工具箱].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

Norton, Michael I., Daniel Mochon, & Dan Ariely. (2012). The IKEA Effect:When Labor Leads to Love.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2(3): 453-460.

周睦怡、熊慧嵐、陳東升 (2018)。在地社會創新網絡:以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在地實作為例。臺灣政治學刊,22(2),147-202。

【延伸閱讀】

一同埕心埕行,生活中的公民參與研習紀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