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Vol.75 發刊

目次

社會創新.行動中

一封寫給前鎮草衙的家書——《前鎮草衙我家的事》(下)

作者 / 陳志維(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專案經理)、李至昱(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由草衙的孩子,演出草衙人的故事給草衙人看。」中山人社團隊與在地劇團、興仁國中師生合作的原創戲劇《前鎮草衙我家的事》,以戲劇為載體,讓參與的青少年針對在地議題進行一連串的思索過程,也建構自我價值的認同感。也希望這些影響能夠擴散,進而傳達給更多的民眾,透過戲劇的製作與發酵,凝聚居民對在地的認同感。

社會創新.行動中

我們在九讚頭煮一鍋石頭湯

作者 / 徐陶真(清華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助理)

曾經是全臺貨運量第二大的九讚頭火車站,站體廢棄十餘年之後,是否還有重新運用的可能?清華大學以社區論壇的方式,邀請當地居民共同討論並參與車站的活化工作,也用身體力行的態度,號召社區居民加入打掃行列、成為共同工作的伙伴,一起在九讚頭煮一鍋美味的石頭湯。

社會創新.行動中

從地方出發:藝術季作為一種方法(上)

作者 / 新作坊

溪州黑泥季、苑裡海風季、穀稻秋聲─富里山谷音樂節,這些標舉著地方之名,洋溢泥土芬芳、海風潮味和稻香音揚的藝術季或音樂節,每年在臺灣展開。眾所皆知,辦活動燒錢、燒腦、更燒肝,即使冒著「三燒危機」,為何在幕後籌劃的青年團隊,仍「樂此不疲」或「苦中作樂」,年年筋疲力盡,卻又年年絞盡腦汁、四處呼朋引伴找資源,就是要讓這些慶典活動年年登場。這其中,想必有不為人所知的苦澀回甘魅力吧?

翻閱城事

生活即藝術,日常作為展演──城市故事櫃的行動意義(下)

作者 / 高禎臨(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攝影:高禎臨、林韋錠(東海大學社會實踐與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若有機會走進台中中區,你可能會在舊城區的市場、騎樓等角落發現各種不同形式的「城市故事櫃」。這是東海大學人社團隊自2019年底發起的一項行動,落實「以藝術介入社區」的理念,以在地的人物與故事為題材,並在中區的實體空間裡呈現出相關主題的微型展與文圖報導;企盼這些在地故事的傳播,能進一步帶動人群與情感在城市裡的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