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社會經濟

厚熊笑狗:長照社會經濟創新體制的實踐行動(下)

Vol.59 作者 / 梁鎧麟(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如何運用社會經濟的價值理念,發展出解決高齡照顧所面臨的生活議題?「厚熊咖啡」透過對於在地長照需求的盤點,設計出各項商品與服務,並結合在地產業特色,試圖以多元商品做為經濟手段,打造社會經濟的創新體制,為在地帶來更多改變。

厚熊笑狗.互相照顧

Vol.59 作者 / 朱俊彥(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專任助理)

從現行的長照服務看見侷限,從而催生了「厚熊笑狗」,利用照顧咖啡館的服務與課程,進行議題推動和活動空間營造,希望藉由社群的串聯,重塑人們對於「互相照顧」的概念。

厚熊笑狗:長照社會經濟創新體制的實踐行動(上)

Vol.58 作者 / 梁鎧麟(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臺灣已然邁入高齡社會,對於長期照顧的需求也越加吃重。「厚熊笑狗」從在地社區所面臨的照顧需求與困境出發,嘗試連結大學、社區組織、專業NPO三方的力量,以社會經濟、設計思考的面向,規劃整體性的長照相關服務,共同建構水沙連地區的老人照顧網絡治理模式。

市民共有的城市:首爾街區再生的協力治理經驗(下)

Vol.55 作者 / 黃靖玫

都市更新的重點,在於讓城市中的居民能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而經濟活動的本質,也是以人為本,希望讓人們過著更好的生活。首爾於推動都市再生的過程中,也積極培育各種社會經濟體與社會企業,延續街區居民的公共生活,由市民聯手打造以生活為本的城市。

市民共有的城市:首爾街區再生的協力治理經驗(上)

Vol.54 作者 / 黃靖玫

提到都市更新計畫時,我們的想像是什麼?除了物理空間的改變之外,能否延伸街區再生議題,帶入多元化的社區經濟,引導出由市民所共同主導的街區再生模式呢?對照首爾的都市再生脈絡與協力治理經驗,或許能帶給我們不同的思考方向。

許給你我一個老得起的未來:「高齡議題工作坊」上午場活動直擊

Vol.53 作者 / 新作坊、攝影/林廣

「從科技平台、機構創業,到在地老化、漁村實踐,今天豐富的實務與理論經驗分享,相信會給大家帶來豐碩的收穫。」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主持人陳東升老師在主持【「從社區高齡照護到社會實踐的多元發展方案」高齡議題工作坊】上午場活動時,扼要指出四組案例分享的重點,也為第一場論壇「社區青銀共創到社會企業發展途徑的想像」揭開序幕。

反造我們期待的街區:西雅圖街區再生組織及社區力量

Vol.52 作者 / 廖芷妮(台灣大學國企系學生、好伴社計實習生)

都市的社區開發和街區經營,需要回應社群的真實需求。作為滾動社區力量的中介團體又如何在其間穿針引線,和制訂政策的公部門、生活其中的居民互動,藉由民主共治的原則,一起決定社區發展的未來走向呢?侯志仁與連振佑各自分享了西雅圖與台北的發展經驗。當雙城相遇,新的社區協力治理圖像逐漸交織成形,將有助於反造我們所期待的街區。

幸福普拉斯:山上山下一起過好年

Vol.51 作者 / 張育誠(臺北醫學大學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郭政宏(臺北醫學大學人社中心專任助理)

春節前夕,北醫人社團隊發起了一項名為「過好年—幸福普拉斯」的活動,透過無毒蔬果與日用品等禮物交換遞送的過程,讓場域裡的長輩有機會跨越距離藩籬認識彼此,也經由團隊內部跨組協同支援,以及社區伙伴的共襄盛舉,來聯繫彼此情誼,蓄積未來持續合作、追求共好的能量。

秋收,迎來分享與關懷的季節

Vol.49 作者 / 鍾怡婷(成功大學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媽媽們在菜園裡不會只種下單一作物,我們總是可以看見有三種以上的菜蔬以具有層次感的方式構成每個媽媽特殊的菜園風景。比較高的玉米、番茄或豆類作物會被種在北邊,向南則可能依序種上茄子、白花椰菜、高麗菜、萵苣、茼蒿等。菜園夠大,還可以栽一株南瓜苗讓它蔓爬在菜園裡,除了可收成南瓜之外,還可防止雜草叢生。這些菜多是供自家食用,愛吃哪樣就多種一些,或是為了要醃酸菜給前一年嚷嚷著想吃的親朋好友們而多種些芥菜。媽媽們的菜園展現了多樣性,也展現了各家各戶的飲食特性。

維繫人際情感與社群記憶:魁北克參訪見聞錄

Vol.49 作者 / 周睦怡

2017年4月,人社實踐計畫伙伴造訪加拿大蒙特婁當地的Odanak第一民族社區、由住戶們共同營運管理的Châtelet住宅合作社,以及透過藝術工作營造社區關係的Art Hives。希望能將國外的經驗分享給更多讀者,也一起思考如何在臺灣社會中,攜手創建出綿密的人際情感,以及更加完善的社群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