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創新連線

國際潮流中的在地關懷—— 「開放政府資料和公民治理」計畫

Vol.116 作者 / 何貞青(社區工作者)

生活於網路數位化時代,透過各項APP可輕易滿足生活中的大小事,這些便利的服務背後,其實得利於政府資料開放,以及民間業者的加值運用。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學系陳小芬老師從2019年開始,帶領團隊以「開放政府資料和公民治理」為主軸,建立南投縣政府開放資料平台,並進行資料的視覺化分析,呈現南投縣社會福利及文教議題的數據實況、提出問題並建議方向,讓縣府在擬定施政政策時有更科學化、系統性的明確依據。

一起打造南投觀光首都:專訪曾喜鵬老師談「南投觀光跨域運籌平台(NTN)」(下)

Vol.113 作者 / 何貞青(社區工作者)

促成南投地區公、私部門、產業界連結與整合的「南投觀光跨域運籌平台(Nantou Tourism Networking, NTN)」,是由暨南大學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的曾喜鵬副教授協助推動。NTN藉由促成公、私部門橫向串聯、提升在地產業團體專業能力、以數據作為政策評估的「循政治理」方式,帶動產官學合作,為南投縣觀光發展帶來新氣象,不僅厚植在地觀光品牌實力,也促進地方產業的永續發展。

一起打造南投觀光首都:專訪曾喜鵬老師談「南投觀光跨域運籌平台(NTN)」(上)

Vol.112 作者 / 何貞青(社區工作者)

南投縣擁有國際知名的景點,每年吸引上千萬的海內外遊客來此旅遊,而南投觀光產業的推動與提升,除了政府部門的努力、產業界的配合之外,學界的專業投入,更讓打造觀光首都的理想逐日落實。暨南大學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的曾喜鵬副教授以大地計畫為平台,建立虛擬的「南投觀光跨域運籌平台(Nantou Tourism Networking, NTN)」,促成公、私部門、產業界的鏈結與整合,為南投觀光藍圖奠定實踐的基礎。

與地方共創善的循環和擴散 暨大的食物銀行實踐經驗(下)

Vol.86 作者 / 周睦怡(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陳文學(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助理教授)

看見問題、導入專業、集思廣益、積極解決,這是暨大營運食物銀行的方式,背後蘊藏的是開放、平等又務實的大學社會參與態度。這樣的態度落實在行動中,逐漸影響一起合作的伙伴,在食物銀行的協作過程中累積信任、追求共益、蓄積社會資本,善的循環就有機會在公民社會中流轉和擴散。

與地方共創善的循環和擴散 暨大的食物銀行實踐經驗(上)

Vol.85 作者 / 周睦怡(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陳文學(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助理教授)

大學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自己的角色和功能,也致力於將地方關注的議題及協力實踐的經驗淬煉而出,進一步影響公共政策和政府作為。本文將介紹暨大推動食物銀行的案例,來說明大學團隊的社會實踐如何對善的社會和公共領域有所貢獻。

以公民參與促進城市轉型──南方綠色公民運動分享會小記

Vol.67 作者 / 宋威穎(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冠群(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位於高雄鳳山、苓雅交界處的衛武營,從嚴肅的軍事用地,從轉變成為具備自然、生態、文化、觀光與休憩等多用途的都會公園,其中的改變關鍵點,要歸功於1992年以來一群默默推動「南方綠色公民運動」的在地居民。藉著港都社大「公民參與週」一系列的講座活動,我們得以追索在地公民運動歷史,以及與高雄的都市發展進程。

東海小棧——校園空間活化,成為學生實習與創業的練習場

Vol.66 作者 / 阿桂

2018年開幕的「東海小棧」,是學生經營與實習的平臺,也是青年揮灑創意的舞臺。小棧分為兩個空間,一邊是有中島廚房的餐食區,另一邊則是教室與商品展區,其所陳設的商品,是企管系學生實習的成果;蜂箱、弓道與攀樹設備,則是近期新開發的課程。

做好準備成為大家的舞台——訪三芝福成社區發展協會

Vol.65 作者 / 阿桂

社區發展協會必須隨時作好準備,讓新的活水進入,協會理事長在此扮演的角色有如田野中的節點,將符合其需求的對象找出來。這種看似鬆散的關係,其實是很重要的「弱連結」。也正是長期經營在地的一個重要環節,能讓學生與社區間找到真正對的彼此,學生才能真正進入社區,進行以「在地為主體」的實作。

讓食農教育走出校園—專訪「草根意識工作室」負責人劉晉宏

Vol.64 作者 / 阿桂

「食農教育」是現今中小學的熱門議題,更可以涵蓋環境教育、在地文化、產業經濟等範疇。然而推行食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對於農業有什麼實質上的幫助?除了在學校現場之外,社區與家庭對於食農教育的推廣可能更為重要,民間組織也能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統。「草根意識工作室」的負責人劉晉宏老師對此有獨到的見解。

走進萬華日常,看見社區共好精神

Vol.63 作者 / 劉乃華

「土會黏的艋舺」如何由地方生活為根基,堆疊成深厚的人文與歷史場域?萬華不僅有許多民間團體在此集結,長期關注地方的弱勢族群,讓外界了解萬華的另一種面貌,也有越來越多在地居民為家鄉挺身而出。這些努力,無不讓萬華在冰冷的都市中顯得溫暖而獨特。